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家训家传

家训不能忘 理想在别处

2010-12-28 12:15     来源:海峡之声网     编辑:徐维彬


陈佩瑜和父亲陈英男

  海峡之声网专稿,作者:王倩

  光阴流转,二、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两岸开放探亲之以来,带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大陆创业的台商们,如今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建工立业,但是岁月的印记也无情的印刻在他们的脸上。当初的风华正茂、年富力强,如今的饱经沧桑、垂垂老矣,岁月在给予这些商界精英财富的同时也收走了他们的斗志与活力。而那些拥有海外教育背景、思想开明、观念新颖、眼界开阔的台商第二代也开始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他们将接过父辈的旗帜,成为这个家族企业新的希望。在他们父辈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这一刻,父与子之间将共同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交班,还是不交”?成为一代台商心中最为纠结的难题……“接班?或是不接”也成为台商二代不得不面对的抉择。

  一代深味创业之艰辛,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创立起来的事业,加之“子成父业”的传统观念,接班似乎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但是不同的年代、殊异的想法,二代保持着与他们父辈截然不同的理想,规划着不同于他们父辈的人生。在接班的这条路上,父与子将会展开一场怎样的搏弈?

  “对第一代来讲,这企业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是他们一手创造出来的,就像一个小孩一样。他看着它从小长大,对他来讲是生命的一部分;但对二代来讲,那感受就是不一样了,那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就是,我跟它是息息相关的,但是不像生命那么重要了。”

  陈佩瑜,瑞邦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台商第二代,公司由其父陈英男于1995年在福建连江琯头建立。瑞邦主要生产电气接线盒、农机用泵类配件、水表、输油管阀门配件、压路机配件、风力发电机配件等金属铸造、加工产品,95%以上产品出口到美国、欧洲及日本市场。

  1991年10月前后,陈珮瑜陪父亲陈英男到福州考察投资环境,那是她第一次到福州。2000年初,当时瑞邦正为通过ISO认证而努力,陈珮瑜应父亲的要求再次来福州,完成“任务”后又返回了台湾。父亲的用意也很明白,就是希望她能熟悉工厂的作业流程与经营状况。从2000年至2002年陈珮瑜赴美读书前,父亲又陆陆续续地要求她到连江“走走”。也许,早就在那几次“走走”的过程中,悄悄埋下了那颗“落脚连江”的种子。2004年,父亲已是65岁,陈珮瑜几番思量又再度回到福州,她想为父亲减轻些许压力,或许替父亲分忧的心思早已本能地深植于这个女孩的心底。父女间在工作上达成了一种默契,可他们也并未探讨接班的话题。

  2010年,陈珮瑜在连江已经生活了6年,而她的父亲也已经是71岁的高龄了。看着父亲每天依然在工厂里忙忙碌碌,陈珮瑜的心理酸酸的

  “一个人到70岁还能够对一个企业这么坚持、这么执着是非常难得的,在我们身边多少70岁的老人,他们现在所做的就是泡泡茶、打打牌,每天早上起来就是健健身啊。可是在我父亲的身上这些并不多,他还是很执着的在他的一个企业上。”

  看到父亲的辛劳、坚韧与执着,陈珮瑜在深受触动的同时也只能默默的工作。关于接班的问题,她还没有和父亲认真的聊过。陈珮瑜在家中排行老二、她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哥哥负责台湾那边的工厂,妹妹则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将来企业究竟由谁接管?哥哥还是自己?”陈珮瑜心中并不清楚。当年关于谁要来大陆接管工厂的问题,父女之间、兄妹之间有过长达一年的沟通。

  2003年,陈珮瑜在美国读书回到台湾后,曾经学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学,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她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想通过进一步的学习考取医师资格,从事有关心理学方面的工作。但是这一理想却和自己的家族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冲突。原因是当时父亲在大陆的工厂需要他们兄妹中的一个人过去,父亲在反复靠量后决定让陈珮瑜到大陆来。

  父亲一纸令下,陈珮瑜只能放弃自己的理想,她同时要放下的还有与两个女儿朝夕相处的时光

  “其实这就是为什么从03年从美国读书回来之后,我停滞了一年没有到这边来上班。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不能陪在两个小孩身边。”

  最终,陈珮瑜还是听从了父亲的安排,带着对两个女儿无限的不舍与眷恋来到了大陆。2004年,陈珮瑜正式搬到了连江工厂的宿舍里,就此开始了“以厂为家”的生活。

  从04年到08年四年的时间里,陈珮瑜父女俩一直共用一间办公室,父亲的一言一行都印在陈珮瑜的眼中,陈珮瑜的一举一动也都在父亲的监管之下

  “早期我在台湾读大学刚毕业的时候,他还没来福州投资的时候,我们两的办公桌几乎是紧挨着的。我就坐在他的办公桌前面。所以所有的事情他都会看得到。从04年来到这边之后也是一样一直都在一个办公室,两张办公桌几乎是并排的,所以他讲电话,我讲电话都可以彼此听得到。一直到08年的时候我们才分开各自的办公室。”

  办公室的分开似乎意味着父亲对于女儿的全然放手。然而,陈英男依然没有回到台湾,一是他和女儿之间并没有确定“接班”的问题,二是对于这个自己辛辛苦苦创办起来的企业,他还不能放手。在谈到何时退休的问题时,陈英男说

  “她也不是学这种专业的,在管理上当然她是没问题,但是在这些技术性的问题,那她就是没有这个经验,那就比较难的。因为我们目前在管理生产方面已经也非常紧张了,所以到目前还比较少学这种专业的人才,所以我一直没办法退休啊。”

  “扶上马送一程”是许多一代台商的心愿,但是究竟要送到哪里才是终点陈英男心理还没底,用他的话来说恐怕要等到八十岁了。

  像陈英男一样在焦急等待的还有增益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李喜崇。李喜崇有一双儿女,这个创办了三十多年的企业如今也面临着新老交替的问题。“增益”早在90年代初就将业务拓展到了大陆的长三角和珠三角两个经济活跃地区。2001年,负责苏州地区业务的正是李喜崇的小女儿李静宜。这个在英国学习了10 年建筑的女孩对父亲李喜崇来说有些叛逆。早在读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李静宜就执意要选择自己所热爱的建筑行业,而且一定要到英国去读书

  “我和爸爸的性格很相似,所以我很可惜自己是个女孩子,如果是男孩子性格肯定不一样。我坚持出去念书,我的直觉告诉我那很有用,那也是在革命。我爸爸就跟我说不管我了,说我一直很叛逆不乖,说你要出去念书就自己去年吧。那时候我十六岁吧,也是一个人,他把我放在机场,我就自己转机去了英国。”

  女儿执拗的性格虽然让父亲很挠头,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让李喜崇在女儿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当年在大风大浪中指挥船员前行的他从小就将勇敢、魄力、胆量以及豪情传递给了女儿,因此在李静宜小小的身躯里蕴藏着“翱翔世界”的壮志

  “我爸妈对我的教育方式和别的小女孩都不一样。长大后才发现,这是一种独特的经历。在独立性和思考上和别人的不同。”

  虽然同意女儿留学英国,但是在李静宜学业有成后,李喜崇一纸令下,让女儿回到台湾帮助管理公司

  “从小我爸就带我出席各种场合,积累在这个业界的人脉,很多人都是从小就看着我长大的。我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外向活泼,我哥比较内敛,那时候他在念博士,所以我先回来。其实那个时候我不想回来,是我父母押着我上的飞机。”

  被押回台湾的李静宜并没有安心做一个乖乖女,渐渐的她越来越无法忍受一成不变的生活,于是趁父亲外出的机会,她竟然逃离了公司

  “那时候很顺利地进了一家比较有名的拍卖公司。我爸正在上海开会,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火,取消了行程,第二天马上飞回来了。我们有很多这样的冲突,我们性格很像,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知道要说些什么,有什么打算。”

  父女俩的矛盾就这样僵持着。直到有一天,父亲病倒,公司一位元老和李静宜的一次长谈,让这个叛逆的女孩开始认真的思索起关于家族企业的未来

  “公司一个年长的人和我谈公司的需要。我们在上海的一个办事处当时要扩张,那是2001年。他说大陆是未来一个很大的市场,越早去卡位越好,和我谈了很久。后来我爸爸生病了,我就回来了,后来把苏州当成我们的分公司和办事处。”

  经历了两次的逃离,李静宜终于明白自己不可能像其他女孩那样过着平淡的生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她身上背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正如陈珮瑜所讲述的那样,“我们这一代,从小就被赋予了与这个家族企业密不可分的使命。长辈就是帮你安排好一条这样的路,那就是顺着这样走下去。”

  “走下去,究竟能走多远?”父一辈在期待,子一辈在努力。对于陈珮瑜来说,“创业靠的是机会,但是守成除了机会还有智慧”

  “创业靠的是一个机会,有这样一个机会把这个企业做起来。但是守成除了机会还有智慧。它不止这样一个机会,还有智慧能够把这个企业永续经营,而且能够经营的很好。这除了有这样一个机会还需要这样的智慧。所以其实守成我会认为更难。”

  李静宜如今已经不在父亲的公司上班了,她的哥哥学成归来,担当起了家族重任。而她则在上海和朋友共同开办了一家艺术设计公司,做起了自己喜欢的事。只是,偶尔在和父亲相聚的时候,她的心理会有隐隐的酸楚

  “前几个礼拜,我父亲也来上海办事。我离开公司后,很少和他坐下来对话,我感觉我们的话题少了,有了隔阂。以前我们在公司,讲一些公司的事情,现在成了单纯的父女关系,而我喜欢的一些艺术,他又没有兴趣,他也不想知道,他希望我能给他帮忙,或者是回到家里来。”

  陈珮瑜现在在工作之余,开始默默的关注职业经理人的选择,她始终认为,一个家族企业永续经营的动力不是世袭,而是寻找更适合的人。不过,有关“接班”的话题父女俩还是没有谈及

  “我会觉得他年纪这么大了,那如果我现在不帮他,可能有一天我会后悔,最起码我现在做的,有一天我会很庆幸我曾经在他人生最后阶段,是和他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的。既然是第二代,势必就有第一代,所以这种关系是不可抹灭的,这种血缘是不能抹灭的。”

  因为延续家族事业而在两代人之间垒起的生疏、隔膜,决不是天天为五斗米折腰倒也其乐融融的家庭所能体会的。但是无论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里,我们深刻感受到的是——比“理想”更为高远的是“亲情”!

【订阅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