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台湾

蒋介石生活25年的故居首度公开亮相

2011-01-10 10:14     来源:人民网     编辑:徐维彬

  1月2日,台北士林官邸正馆部分开放,蒋介石在台生活25年的故居首度公开亮相。

  景色清幽,三面环山,易守难攻

  在台湾,士林官邸几乎尽人皆知,却没有多少人可以一睹芳颜。1949年,蒋介石抵台后,先住在台北市郊阳明山上的第一宾馆,现称“草山行馆”。1950年3月搬入士林官邸。士林官邸原是一个园林试验所,整个园区占地25公顷,草木葱茏,景色清幽,且三面环山,易守难攻,这也是它雀屏中选的原因所在。

  从此,除了夏季到“草山行馆”短期避暑外,蒋介石一直住在士林官邸,直到1975年去世。随后不到半年,宋美龄即赴美定居。1986年她曾回台参加蒋介石诞辰百年纪念,以及后来侄女孔令伟病危,宋美龄回台期间都住在士林官邸。其他漫长岁月,虽然主人不在,官邸仍有专人管理维护。

  蒋介石在台湾的行馆,据1989年《自立晚报》报道,全台湾应有47座。目前,大多已开放转为他用。1996年,陈水扁担任台北市长时,也将士林官邸外园区解禁,供居民休闲踏青。不过,整个园区最为神秘的正馆始终紧锁大门。游人仅能通过铁栅栏看到绿树簇拥下的灰绿色建筑,隔着栏杆拍张照片而已,无法窥见当年蒋宋生活的真实面貌。2011年是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日,也是两岸怀古思远时,选在这个时候开放,主办者自然别有深意。

  开放部分属于接待区,装饰中西交汇

  不过,此次开放的只是一层局部,面积不到全馆的四分之一,属于接待区。蒋宋居住过的二层卧室、起居室、书房及画室仍是禁地。主办方称二层“物品多、空间狭窄,现阶段基于文物保全、参观动线较难规划之考量下,暂不开放”。

  由于女主人兼设计者宋美龄从小在美国接受教育,士林官邸中西交汇。玄色大门镶着金色狮头门环,进门迎面是兼俱屏风功能的大型蟠龙吐珠木雕。

  穿过门厅进入穿堂,两侧设有红木雕花太师椅,供访客候见时暂坐。穿堂最引注目的是墙上宋美龄的画作,一侧是一组四幅的梅、菊、竹、荷,另一侧是大幅的兰花,据说是为蒋介石73岁生日时所作。国民党党史馆馆长邵铭煌介绍,目前挂在这里的都是复制品。

  过穿堂是小客厅。一组白色沙发、茶几,壁炉上方挂着蒋介石母亲王太夫人的画像。小客厅旁边是餐厅,陈设极为简洁,除一张大餐桌和十几把餐椅,别无他物。据介绍,这是蒋家日常聚餐或举行宴会招待外宾的地方。

  邵铭煌说,蒋、宋均喜欢看电影,因为不便到外边观看,常把小客厅与餐厅合并,充当临时电影院。因此,官邸当时还设有“电影科”,三个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放映电影。蒋介石在日记中也常记录看电影的心得,比如1963年曾观看黄梅戏《梁山伯与祝英台》。

  最后是大客厅,1952年在原建筑基础上扩建出来的,主要用于接见外宾。据说,尼克松任美国副总统时、艾森豪威尔任美国总统时,都曾在此做客,甚至下榻二楼客房。

  为了让游客尽览无余,台北市文化局把官邸曾使用过的几组沙发都摆在大客厅。有中式的太师椅,也有西式沙发,大多为深红实木配大红饰面,衬上整片红地毯,显得喜庆而隆重。大客厅除了落地窗外,在四角还分别设计了圆形玻璃窗,外面的风景如画映入眼帘。其中一面因为隔壁是壁炉,装饰了一幅宋美龄所绘的兰花,邵铭煌说,这是目前正馆展示区唯一一幅真迹。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馆中的装饰瓷器多为“牛舌红”色,只在大客厅的一角有几只青花瓷瓶。邵铭煌说,这是因为蒋宋均爱“牛舌红”。不过,1991年,宋美龄黯然离台赴美时,据说带走了90几箱的行李,包括书籍、衣物等各种生活用品,可以想象,留下正馆内的这些物品或不便携带、或并非至爱。

  另一个特色是,邵铭煌介绍,正馆几乎每个房间都有壁炉,蒋宋在大客厅最常坐的地方也是壁炉附近。1975年4月5日晚蒋介石魂归天国时,蒋经国匆匆赶到官邸,据身边人回忆,他当时也是在壁炉一角暗暗抽泣。这个西式设计无形中成为蒋家很多记忆的组成部分。

  对于没有开放的二楼,台北市文化局提供了数张图片及简单介绍。卧室、起居室、书房等,多为中式木制雕花家具,色调以柔和暖色为主,与一层的热闹大红风格截然不同。

  多年神秘,游人最想看的是安全通道、卫生间

  1月2日上午,台北市政府为士林官邸正馆开放举办了一场名为“关键年代的风云史诗”的揭幕仪式。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台北市长郝龙斌均出席并致辞。蒋介石的孙媳蒋方智怡也参加了开幕式,因为日前的蒋介石日记继承权风波,她成为蒋家主张公开历史的代表人物,不过,她并未现场发言。

  郝龙斌致辞时说,开放士林官邸,意在回到历史现场,还原历史原貌,让人遥想发生在这里的点点滴滴。不仅把此地作为观光景点,更成为历史回顾之地。马英九则表示,既然蒋对历史做了重大决定,当然也要负最大责任,认为要就事论事看历史。

  时光流转,今人怎么看待这段历史,很难说清。台北市计划今年上半年士林官邸采取免费预约参观的方式,每天限860人参观。1月2日开放的当天下午共发放260个预约号,市文化局原以为会一抢而空,未料,花了45分钟才发完。文化局认为或许是宣传不够所致。不过,耐人寻味的是,在开幕式现场,两位年轻的台湾记者为宋美龄到底有没有子嗣莫衷一是。

  不仅如此,一位早六点就排队领取预约券的退休教师陆坚贞,对台湾媒体表示,她最好奇的是故居到底有几个不为人知的通道,因为听说西安事变后蒋介石房间一定要有五个以上出口。一位台湾媒体人说,对于士林官邸,他最想看到的是宋美龄神秘的卫生间。几年前,台湾记者到江西庐山“美庐”采访,也是狂拍卫生间,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一位女性游客最想看到的是宋美龄的衣柜。因为盛传喜爱旗袍的宋美龄,一直有一位专职裁缝,勤奋地为她缝制各种旗袍。宋美龄常用穿的旗袍并不多,可是却喜欢把所有旗袍收集起来。如今旗袍虽然不在,衣柜却仍留存,可以一解外界好奇。

  当然这些想法暂时都不可能实现,因为卫生间、卧室都位于目前不开放的官邸二楼。

  蒋宋曾经礼拜的“凯歌堂”已对普通民众开放

  开幕式结束后,郝龙斌、蒋方智怡、辜严倬云等还来到士林官邸外园区的小教堂。这个名为“凯歌堂”的教堂,面积不大,却不同寻常。蒋介石在南京时居住的“美龄宫”中有同名教堂,蒋家儿孙受洗以及长大后举办婚礼也都在这个教堂。

  蒋介石虽是受宋美龄影响加入基督教,但信奉虔诚,在士林官邸二楼的起居室里,他除了供置母亲遗像外,悬挂的就是孙中山先生和耶稣画像。在士林官邸居住时,蒋宋也每周也到凯歌堂礼拜,相伴的还有张群等国民党重要人物、蒋家知交。特别值得一提的,幽禁多年的张学良首次公开露面,也是在这个小教堂。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张学良接受宋美龄建议修习圣经,并由当时凯歌堂的牧师周联华为他讲解,最后受洗成为基督徒。外界猜测,一直积极帮助张学良解禁的宋美龄,在劝导张学良入教的时候,就为他设想了这一步——通过这种方式让他自然地重现公众场合。

  在凯歌堂,记者见到一位在此义务弹钢琴40多年的老太太。老人已经90余岁。她说,周联华牧师依然健在,也已步入90高龄。凯歌堂自宋美龄离台,现已对普通民众开放,每周日仍有主日活动。当年蒋宋就坐的首排两只大红沙发仍在,张学良与赵一荻曾坐过的最后一排椅子也仍在,而故人已去。

  走出士林官邸是福林路,这条曾经号称台北最平整的一条路、曾经禁止闲杂人等通过的道路,现在人车川流不息。与士林官邸一样,旧时王谢堂前燕,俱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订阅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