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大陆

民俗专家谈厦门宗祠:一座宗祠团结成千上万人

2014-03-04 09:49     来源:海峡导报     编辑:李典典

  昨日民俗专家郭坤聪接受导报记者专访,谈了他对厦门宗祠的理解和看法。

  厦门宗祠清代最为兴旺

  宗祠习惯上称祠堂、家庙,里面摆着牌位,供奉祖先神主。“每到清明节,后人们都会到宗祠去祭拜,缅怀先祖。在闽南地区,人们一直很重视清明祭奠先人。”厦门民俗专家郭坤聪说,到宗祠拜拜先人便是清明祭拜很重要的一种。

  郭坤聪说,厦门的宗祠,从明代开始逐渐较多涌现,清代时最为兴旺,民国仍有大批兴建。

  宗祠的修建,主要由同姓族人捐款集资。一些同姓氏的大家族,还会合建跨地域大宗祠。厦门有许多华侨,民国时期建设的一些祠堂,便是由华侨回乡捐建的。

  目前,陈、林、黄是厦门的三大姓氏。根据之前厦门市姓氏源流研究会的统计,这三大姓氏占了厦门常住人口的三成左右,每个姓氏都有十几万,甚至二十万人。

  “这三大姓氏在厦门有不少宗祠。”郭坤聪说,每个宗祠的形成时间不同,分布地点也都不同。

  家族对祠堂都有管理规则

  宗祠不仅是一个家族的象征,也记录了一个城市早期开发的历史。比如厦门港、中华片区一带,是厦门文化命脉所在,历史上厦门许多名人都生活在这个区域。郭坤聪说:“厦门老城区曾兴建了不少宗祠,它们不仅是这个家族、这个姓氏的象征,更记录下城市历史。”

  为了维护宗祠的神圣和庄严,保持祠堂的整洁和香火,民间各家族对祠堂都有一套管理规则,比如族人不允许有损害祠堂的行为。一些大的家族,还会设置专门的人来负责祠堂的日常管理和打扫上香。

【订阅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