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大陆

东石黄氏家庙

2009-01-04 13:02     来源:晋台宗祠及其姓氏源流     编辑:贺晨曦

 

  东石黄氏家庙黄氏在国内是个古老而人口众多的姓氏。按我国人口总数比例排列的《新百家姓》,黄氏列第7位。其姓源据《史记》云: “伯益之后,赢姓分封,以国为姓,有黄氏”。黄国即伯益子孙所建的古封国,在今河南潢川地区。历经夏、商、周,至公元前648 年被楚国并吞,黄国贵族散居各地,以国为姓。 黄氏代有贤哲,早期的名人如战国时楚相春申君黄歇,相楚二十余年,食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被誉为四大公子之一。又有黄霸,汉阳夏人,字次公。宣帝时累官颍川太守、扬州刺史,治行称天下第一,后任至丞相。黄香。东汉安陆人,字文强,年九岁失母,事父至孝,夏日扇枕席,冬则以身暖被,博通经典,能文章。京师号日“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官至尚书令。故黄氏历来以联句“颍川治平古今第一,江夏孝友天下无双”,纪其祖德。

  《郡望百家姓》云:“黄氏出江夏郡”。江夏,汉高帝所置郡。相当于今湖北省武汉一带,治所在安陆,即今湖北省云梦县。晋江黄氏分别有紫云黄、金墩黄等流派,“江夏”为其共同的渊源。

  紫云黄氏在闽南人数众多,其开基始祖为黄守恭。相传东晋之时,八姓衣冠人闽,其中有黄氏开闽一世祖黄元方仕晋为晋安太守,传至九世黄滔(或日滔之),滔生仲(或日芳),仲生冲,冲生二子,长黄岸,由侯官人莆;次黄崖,由侯官入泉。崖生二子,长守恭,次守美。守恭居泉州城西门内(时晋江尚未建县,地属南安郡治丰州东郊),小时研习诗书,博通经史,为人仗义疏财,乐善好施,人称“长者”。唐垂拱二年(686),僧人匡护向其求施宅院及桑林之地建寺,守恭夜梦桑开白莲,遂施宅建泉州开元寺,并舍田三百六十庄奉佛。建寺时有紫云盖地,人咸称奇。故殿名紫云。守恭娶妻李氏、司马氏,时有四子:经、纪、纲、纶。使后代历练,家族昌大,守恭遣子分赴南安、惠安、安溪、同安,各自开辟一方天地。临行时赋诗一首以勉:“骏马登程往异乡,任从随处立纲常;汝居外境犹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朝夕勿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苍天有眼长垂佑,俾我儿孙总炽昌。”,又将铜钹一个,破作四片,各执其一,作为日后认亲物证。是谓 “四子分四安”的传说。又云,黄守恭夫人司马氏又生一子名纬,分居诏安,是谓“五子分五安”。五安黄氏不忘乃祖《示儿》诗意,共奉黄守恭为开基祖,在开元寺后殿檀樾祠奉其神位,每年二月十八日轮流值当祭享。而以“紫云”作为家族的堂号。

  据《东石紫云黄氏渊源简史》载:守恭次子“纪公,居惠后边乡,传七子,至三世仁裕公,有女名婉姑为皇后,生太子唐僖宗,冠年同母回惠谒祖省亲。自城东门二十里铺锦至祖祠,乃改后边村为锦田,以荣美其乡也。十一世章公由锦田迁居来东石,为东石肇基始祖。传至四世资和公,人郡庠廪,贡生出身,匠首传家。明永乐间奉旨督造皇城宫阙,周旋王事,五年告竣,旨赐六品军工,带职还乡,荣归后复营私第,在宣德元年丙午年(1426) 起盖本宗祠。”“四世资和公……舍地与神,新兴嘉应庙,自宅凿井,得玉如瓜。延请明师,捧吉点地,建筑本宗。”

  黄氏族谱与东石许多族氏的谱牒一样,因为经受明嘉靖倭乱和清顺治、康熙迁界的兵燹,关于明代的世系记录大多缺失,后来重新修谱,对这一时期的人物行述多语焉不详。黄氏族谱仅记其开基祖黄章徙自惠安锦田,生三子:元立、肇立、本立,传衍为东石黄氏三个房份。

  五世黄敏斋(1428—1417),字成观,号守敬。“公善运筹,为子孙后世计。”又仗义好善,与西郊蔡氏同修嘉应庙,以至“庙中之送神接神,惟吾二姓轮流接办,异乡之赛神、请火者,入庙香仪与西郊轮收、轮桩(神像)。神鼓东至,必先宗庙中谒公而后请火以行乡……然则公之名与功世世不朽也。”

  七世黄思泉(1547—1627),讳明,字存爱。“遭兵燹危难 ……荧荧孑立,生计维艰,乃涉惠、潮岭海以治生计,迨囊橐稍丰,乃挟资吴会,与缙绅先生游。令名胜都往往有车马迹焉。”其弟思敬(1554—1587),讳性,字存显,“因贾商船东河路,舟覆身亡”。

  九世黄国宝(1547—1585),字友琼,号玉吾。“公善会计,先人产业,守以遗后,而又有经营以增益,守成创业两余……公以妣之母老,即擘妾自广归,以期终养,何期于路染疾,抵家不起,寿仅三十有九。” 就以上残断的记录,可知黄氏一族得东石濒海之便,世代从事海上贸易,南抵广东,北上苏杭,颇有资本。

  清顺治年间,郑成功据福建沿海抗清,且以东石作为一处军事要点。黄氏家族不可避免地被卷入郑、清交战之中。时在郑军中任职的黄赓鸿兄弟。黄赓鸿(1602—1666),讳日炳,字继登,思泉次子。“甫弱冠而游粤东,才艺优敏,乐善好施,见知于总戎。公因祖母思慕,别归定省。后以征途屯蹇,遂谋终老。隆武君登极于闽,太师郑公庙算征兵,国患无良使不辱君命者,时有荐父(指赓鸿)堪称斯任者,又云恐为亲老,未必赴召。郑公日:英雄侠气,为义而往,渠必受,遂题荐父游击职衍,奉命出使……舟至宁波冲破,为虏所执……有常山县及典史以曲全,以致人众俱得完身及归家。清已人关矣。父方谋隐计,又为锦衣郑公拔以从事。辛卯岁,清隅两岛,父见国势不振,始避迹江湖……郑公闻之,知父忠正贤能,遂使任掌保库,发洋船务。文奔驰不暇,使弟冲宇代掌库事……郑公侦知父为乡人感服,催为总约,加为沿海都总约,理正副、兼理文武饷务等事……因客潮舟,道至平和,感疾卒于客寝。”黄赓鸿兄弟之后,随郑氏迁居台湾。

  其时投向清廷,建功受赏者亦不乏其人,如谱记黄氏二房长支九世“石庵,衷正公长子,清康熙丙午年(1666)诰封奉议大夫。”“沧洲,生万历乙卯年(1615),清康熙戊申年(1668)诰赠文林郎。”“鹤洲,衷正公三子,清康熙己酉年(1669)诰授中宪大夫。”“穆甫,衷正公四子,生天启乙丑年(1625),清康熙乙卯年 (1675)左都督,匾书大镇国。”虽然石庵四兄弟在清康熙初年都荣赝显爵,至今祠堂中还有其题衔匾额,但是族谱中对他们的介绍却十分简略。这可能与清初战乱,族人四处流离迁徙,互不通问有关。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台湾收入清朝版图,海疆平定,黄氏族人渐归故里聚居,亦有一些徙居南安牛踏埔、石井寮、大盈的族人定居是地,至今衍为当地大姓。黄氏在东石以居住角落分为下边黄、前头黄、海墘黄、园前宅、西郊黄;自十一世起续编昭穆为:“先人贻礼则,奕世种书田,文章昭国瑞,忠孝本家传,行达明新学,修崇德性天,安分跻仁寿,谦光乐太平,多福其自取,丕成乃后贤,以斯善继述,振绳万亿年。”

  自康熙年间起,族谱即出现诸多族人迁台的记录。如十二世“人”字辈有“人镇,神主在台。”“人魁,文麟公五子,考妣神主均在台。”“人会,高聘公次子,住台。”“人成,住台蚵仔寮。”“人广,文璋公三子,生康熙甲戌年三月初六,卒雍正己酉年三月初 二,葬在台湾凤山县万丹赤嵌山三抱竹。”等内容。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世“人”字辈住台者11人,十三世“贻”字辈住台者20 人,十四世“礼”字辈更达40余人。住居的村庄分别有蚵仔寮、番仔沟、赖内、竹扈庄、径口厝、仑仔脚、凤山、鹿港等,此外还有不少人未知迁徙去处。

  居住东石的黄氏族人历来以农商为业,尤以从事航运贸易者居多。谱中有:“人清(1757—1794),因船在同安后仓失事身故。”“贻朝(1743—1809),在大嶝沉没,无尸可埋。”“贻乙 (1752—1789)因舟往省不幸身故,葬在梅坞岭。”“礼珍(1819— 1861),因溺于福清洋面,无尸可埋。”“则熟,溺于梧楱港口,尸无。”等10余则行舟失事遇难的记录。可见驾船出没风波,川走福省、台湾,为黄氏族人当时所操之业。 据载,东石紫云黄氏在明宣德元年(1426)起盖宗祠,迨清乾隆年间,由黄中骢倡修,出祖广东族人黄志弼献资重建。祠堂历久损坏,1993年又由旅外侨胞族贤黄种堆、黄种乾鼎力集资,于原址重光祠宇。

  祠堂坐北朝南,为木石结构三开间两进仿古建筑。前铺石埕,分上下两层。埕前立旗杆一对。正面建山字形照墙一座,上有双披顶盖,红砖墙面上嵌方石,刻“紫云献瑞”四个遒劲大字,是清末举人黄嘉尧所书。两边刻楹联:“唐朝赐爵联j三世,宋代登科五百人。”祠堂及石埕占地1000余平方米。

  祠堂石砌门墙,红色琉璃瓦屋顶,前落屋顶为i川脊,上塑五彩剪瓷花篮、骏马、飞凤,琳琅满目,与高仰的燕尾,脊端的鸱吻相映成趣。凹形门路,中开大门,侧面有两门对开。大门额镌 “黄氏家庙”四个赫然醒目的金字,左右两门上镌“出悌”、“入东石黄氏家庙孝”。侧问面墙安一对青石竹节圆窗,上下堵石皆雕镂图案,一派古雅大方。

  祠堂两厅,两庑嵌石刻多方,有《东石紫云黄氏渊源简史》、《黄氏昭穆》、《认祖诗》、《重建新祠题捐芳名录》和庆典理事会名录等。大厅梁枋、槅扇皆油漆黑红色底色,彩绘鎏金。梁间挂着题衔“御史”、“文魁”、“中宪大夫”、“奉议大夫”、“商丘正堂”、“台湾道台”的金字匾额。厅堂两壁镌黑色擘窠大字 “忠、孝、廉、节”。

  祠堂大厅、下厅皆用石柱,柱均镌联文。最令人注目的,莫过于前厅廊柱间镌刻的一幅幅长联及题款: 江夏绵华裔,祖宗成就耀史册; 海蠕怀往烈.子孙绳武振家声。

  亲宁可忘?播迁四海,连枝同气共敦和。

  ——旅台海峡两岸商务协调会副会长黄绵绵拜题祠宇重修,系出炎黄,俎豆馨香绵百世;宗支衍派,祥开闽晋,文章礼乐肇千秋。

  ——旅台裔孙“立法委员”黄明和拜撰黄帝显明,神州道统所在,根源稳兴旺;轩辕彰察,蓬莱连绵有滋,枝叶繁茂盛。

  ——“立法委员”、进出口商会会长旅台裔孙黄绵绵敬贺黄祚衍于天下,世界大同源本在吾家;轩辕二十五宗,连绵不息渠会聚此祠。

  ——旅台民主进步党主席黄信介 俨若思,身范克端绳祖武; 祭如在,家规垂训贻孙谋。

  ——旅台“立法委员”裔孙黄通拜题 原来,东石黄氏家庙重建之际,恰好联系上半个世纪来音讯阻隔的台湾宗亲。人孰无祖?木本水源之思人恒有之。闻知祖祠重修,台胞纷纷捐资题联,敬献祖庙或专程到东石祖庙拜谒,以示其敬祖睦宗之情。尤其是台湾民意代表、进出口商会会长黄绵绵,现年届耋耄,常住美国,但自1993年以来每年都不忘汇寄款项,以充祖庙祭祀之费。一腔深切的情怀令人感动。

【订阅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