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大陆

福全蒋氏家庙

2008-12-23 09:09     来源:晋台宗祠及其姓氏源流     编辑:贺晨曦

 

  蒋氏出自姬姓,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通志·氏族略·以国为姓》所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朝初年,周成王封周公旦第三子伯龄于蒋国(一说在今湖北省仙居县,一说在今河南省固始县东)。蒋国后被楚国所灭。其子孙遂以国名为姓。

  先秦时期,蒋氏主要在发源地河南发展,秦汉之际,族人有西迁人陕西、东迁人山东者。在山东博兴、寿光的蒋氏繁衍蕃盛,东汉永光七年(公元95年),这一带所属的千乘郡改为安乐郡,后人遂以“安乐”作为蒋氏郡望。

  相传在东汉建武年间,有逡道侯蒋横遭谗害,其九子分散出逃,后光武帝醒悟,九子皆随地封侯。即:公华侯颖、会稽侯郑、临苏侯浙、临武侯曜、浦亭侯巡、临江侯川、九江侯稔、云阳侯默、涵亭侯澄。此后,蒋氏后裔散布于江苏、江西、浙江、四川、湖北、湖南,在南方发展成为大姓。

  蒋氏历代多有名人。如:蒋诩,字元卿,杜陵人,西汉末年任兖州刺史,以廉直名。王莽执政,告疾回乡隐居。蒋晋,泉陵人,汉时交州刺史。蒋子文,东汉广陵人,官秩陵尉,追盗贼于钟山,受伤而死,后人建庙祀之,以为钟山之神。蒋琬,字光琰,湘乡人,蜀汉名臣,为诸葛亮所重,称“社稷之器”。亮卒,代其执政,官中书令。蒋济,字子通,三国魏平阿人,官至太尉。蒋钦绪,莱州人,唐魏州刺史。蒋防,字子徵,唐义兴人,文学家,有传奇小说《霍小玉传》为其代表作,官翰林学士。

  蒋氏因住居地或名人典故,有“钟山”、“九侯”、“安乐”等堂号。

  晋江蒋姓聚居地在金井福全村,其一世祖是明洪武年间从安徽省凤阳县(今寿县)迁来的,故日“凤阳衍派”。泉州奇树蒋氏一支是明成化年间从徽州歙县移来,亦为寿州支派。

  福全蒋氏一世祖蒋旺,原名旺六,与其父兄追随明太祖朱元璋起兵,征战三十余年,身经百战,得封武德将军骁骑尉,世袭福全所千户。据《兵部黄册》所记,这个千户来得不易:“甲午二月于梁县周李二总管归附从军,七月从克滁州。乙未闰正月,陈也先犯和州,从诸将後和州,五月攻打三江口水寨,擒也先。六月朔,从自和阳渡江克采石,攻下太平婺州。丙申二月,从攻破中丞水寨。三月三日攻破陈兆先营寨,擒兆先。十月克南台。十七日克镇江。四月从克金坛,守御漂阳。丁酉三月从克宜兴守御。戊戌十二月,从克婺州。己亥正月,从克诸暨。二月征进衢州,九月克之。十二月克处州。庚子二月取回守御婺州。三月从克信州。闰五月陈友谅犯龙江,调回守御龙江峡。癸卯四月干户周李选充百户孙敬下总旗。六月,前往宝庆听调,十月随参政征进宝庆。丙午,回守益阳,八月随本卫指挥胡攻克紫良崖等处。吴元年丁未十一月,从征进广西,克永州等处城池。洪武三年庚戌十一月,从总兵官征进湖广茅冈,杀直灵蓉。四年辛亥四月,从指挥湖海得攻克云飞寨。寻从总兵官攻打五开铜关铁寨等处。六年癸丑,调拨武冈等寨总旗。九年丙辰十月初二日钦除福建兴化卫前所百户……十七年甲子从总兵官定远侯王弼到毕山会大总兵宋国公冯胜讨呐哈,本月十二日调拨朱指挥前哨取金山,直至密河等处,回还山海卫……十二月初一日钦依复职,除福建永宁卫前所百户。二十二年己巳九月随总兵官王征进兴宁长乐等处……”南征北战三十九年,蒋旺到年老终于得封为福全所世袭千户。其兄蒋橹、蒋真俱封寿州副千户,蒋兴为高州世袭千户。相传授官时朝见,朱元璋问蒋旺名,答日“旺六”,朱元璋日“旺好”,遂谢恩而改单名旺。后来子孙文武兴盛,据说就是应了朱元璋这句“旺好”的佳谶。

  明洪武廿五年(1393),蒋旺带其子蒋正到福全所上任。此后,蒋家先后十一代袭任千户之职,直至明亡。 有明一代,福全所作为泉州海防的门户、东南沿海的军事文化重镇,有“万人烟、百家姓”之称,涌现出众多英贤才俊,蒋家更是一个人才辈出的世家:

  五世蒋辅,正统五年(1440)袭正千户,增筑福全所城四门敌楼。管军事三十余年,有威惠,军民塑像奉祀于迎恩门外。

  六世蒋元启,成化十三年(1477)袭千户,掌印四十余年。少为书生,与泉郡名士如蔡清、温良、黄河清、李汝嘉、黄瑗相友善,诸人时至福全相访咏题。元启以俸资整军器,修城堞,得军民信爱。郡志称“武弁之贤以蒋慎庵公(元启字)为冠冕”。

  七世蒋继实,嘉靖元年(1522)袭千户兼带浯铜游兵把总,抚军士以恩。少负异才,为府学生时,俞大猷以兄事之。精骑射,长于海战,曾督将捕倭酋吴平,破林凤诸贼于海上,福全所军民立“怀恩碑”颂之。

  七世蒋继勋(1501—1557),初为贩布小贾,因善经营渐饶富,疏财仗义,累散千金济人缓急,乡里待以举火者五百余家。

  八世蒋君用(1529—1592),又名际酉,郡庠生。嘉靖四十三年(1564)倭寇围福全城,时福全千户蒋镒欲逃避郡城,君用阻之,率军民协助守城四个月。时值霖雨,疫病流行,君用一一照料,病者施药,守卫者给粮,捐赀达三千金,至家境破落。复乘敌不备出兵攻敌,一日夜破敌五寨。官府要为他请功,蒋君用坚决辞绝,后弃儒学医,精于医术。县志《捍卫》、《方伎》皆有专传,乡人感念而建“蒋公遗功祠”。

  蒋氏不仅在捍卫边城作出巨大贡献,历代还出了许多饱学之士:

  蒋光彦(1553—1628),万历十三年(1585)举人,二十七年 (1592)进士,为官多善政,官至广东布政司参政。

  蒋光源(1528),万历十九年(1591)举人,二十九年(1691)进士,南京国子监博士。

  蒋德璟(1584—1646),万历三十七年(1609)举人,天启二年 (1622)进士,博学强识,熟悉历代典章、九边I;l叵塞,河漕、屯盐、水利、历律、刑法莫不深究,文章敏捷。崇祯间任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因谏加征剿饷、练饷之失而触怒崇祯皇帝,辞官归家。南明时曾参加执政,见事不可为,忧愤而卒。著有《敬日草》等书。

  蒋德瑗(1601—1640),天启四年(1624)举人,连捷进士,历任广东进贤县令,光禄寺丞,兵科给事中。 蒋熺(1617—1635),德璟次子,三岁能颂唐诗,四岁遍读四书及诗经三百首,八岁能文,十岁随父往京,神童之名满京都,十四岁考中秀才,十九岁卒。著有《童真子集》。

  此外,还有蒋堂衡,清顺治八年(1651)举人;蒋堂镰,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

  福全蒋氏二世祖蒋正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奉其父蒋旺到福全袭职,生有三子:勇、义、雄。蒋勇袭福全千户,蒋义徙惠安,蒋雄徙同安,皆以军籍往他邑监军。今惠安崇武、大蚱、峰前十三乡蒋氏,同安澳头、曾林、南靖、浯州等处蒋氏皆福全二世传人。三世蒋勇生五子,其后有分派广西桂林全州、兴化莆田新安里,晋江深沪等地者。族谱还记载:“五世永泰,正统嘉靖年间,徙居安海下邦乡,其派下有流入东洋贩货为生,子孙颇蕃育”。现福全蒋氏人口600余人,而分支外地族裔达数万之众。

  明末清初,郑成功据泉南沿海抗清,福全城为其根据地之一。谱记,蒋氏十世祖“德模公,崇祯乙酉年(清顺治二年、南明隆武元年)四月,以侄孙乾隆幼,借袭正千户,覃恩加一级升授永宁卫指挥佥事,七月到任掌所印务并署操事,考新军政。本年十一月病故”。十一世祖“伯煜公,崇祯丙戌年(顺治三年,隆武二年)二月以侄乾隆幼,借袭正千户,五月到任掌印务与考军政”。后郑成功退据台湾,蒋氏军职人员亦当随往。连横《雅堂笔记》记有蒋国公墓在彰化八卦山,“大约明季勋臣,避地台湾,没而葬此”。据台湾有关资料,蒋氏现今在台湾排名第63位,以随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蒋毅庵为人台第一人。而据《福全蒋氏四房北厅序谱》,其十世有号砥庵者,十一世有号惠庵、雪庵、静庵者,这位开台的蒋毅庵可能是福全蒋氏十世或十一世之人。此外,据《福全蒋氏四房(三世分派)族谱》记:

  十三世(康熙至雍正年间)有蒋阶凑字慰匡,生子天续、天愈,俱住台湾彰化县马芝麟保管事庄;阶义字慰礼,生子天埙、天均。天均未娶,殁在台湾管事厝庄。

  十四世(康熙至乾隆年间)有天续、天愈、天应、天秀住台湾, “天秀殁在台西螺社”。

  十五世(乾隆年间)有彩提、彩山、彩卿、彩运、彩城等人住台。

  十六世(嘉庆至道光年间)有寿岁,寿地、寿国住台。

  十七世(道光至同治年间)有山兰、山根、山树、山腾住台,山树“葬在台湾南路帮寮庄”。山兰“往台湾,回家水路遇风身故”。

  直至民国初年,还有少数蒋氏族人迁居台湾,如十九世“丽” 字辈蒋文斗。 估计福全蒋氏在台湾有不少传裔,但至今尚未与祖里联系上。

  福全蒋氏家庙始建于明天顺七年(1463),为五世祖、袭任正千户蒋辅所建。家庙位于福全北门,“坐乾向巽,面际洪涛,左环百堞,右仰元龙,印石浮前,凤髻峙后,规制特为伉敞”。经160余年,至明天启年间,庙宇圯塌,时族人蒋德璟初入翰林,回乡省亲,遂倡族人按原规模重修。工程始于天启五年(1625)正月,三月告竣。“自堂祖基,为厢房,为厅事,为方台,为庙门,树坊,周垣缭之,葺旧而已”。“凡用杉百四十株……凡用瓦、砷、筒、砖一万二干有奇,竹、藤、皮、铁、灰、油称是。凡用梓工四百八十二,巧工百有十八,漆工五十有四,小工二百五十,费可百三十金”。崇祯四年(1631)落成之日,蒋德璟特题诗志庆:“奏鼓行尊族姓圆,晴云 高映气初鲜。宗功九世十三主,庙貌重开二百年。文武祖孙家庆久,弟兄父子国恩偏。焚香同作圈宫赋,长取泥金照海天。”

  祠庙时为五开间五进的宏大建筑,前有庙门、牌坊,二进有钟楼、鼓楼,设祭台,三进为拜亭,两旁为厢房,四进为五门十五架的正厅,五进为后殿。正厅内安神龛,龛前安排祭器整齐;堂上挂满诸如“四代一品”、“世袭罔替”、“文武为宪”的匾额;门柱油漆黑红,书写着:“分茆昉于寿州,祖业传芳,羡砺山带河春秋妥侑;卜瓯锺于福海,孙支衍庆,喜驹龙雏风甲第峥嵘。”“丹券锡侯封,十数代声灵,忠孝节廉钦世谱;瑞揆标相业,千百年似续,文章礼乐振家风。”“肇基于寿,锡封于福,惟寿福开两地,本支可忘忠孝;建功以武,济美以文,惟文武演千秋,弓冶用勖子孙。” “门外拥珠旗,报国曾持三尺剑;堂前罗玉树,传家惟有五车书。” 等长联。金井福全蒋氏家庙 清康熙年间,福全蒋氏曾再度修葺家庙及进主,并编有自十三世起五字句昭穆:“天彩寿山丽,人才福海生,承先绥骏烈,世泽贻宏业。”

  年湮代久,蒋氏家庙自明末、清初两度重修以来又经历300 余载风雨,今已破损不堪,前面几落已坍塌无余,仅剩残破的后落和一些零散的抱鼓石、旗杆夹石等构件。目前,蒋氏后人正规划重建,以再现昔日蒋氏家庙的雄姿。

【订阅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