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王濛事件背后的"吉黑之争" 知情人士曝圈内潜规则

时间:2011-08-05 10:36   来源:新华网

  关于吉林与黑龙江在冰雪项目上的“恩怨”,其实没人能说得清究竟是从何时开始的。从1959年的第一届全国冬运会开始,吉林省在金牌及奖牌数量上就落后于黑龙江省。此后的几十年里,虽然时有抗衡的局面,但无法形成全面性的超越。而在冬季项目中,短道速滑是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两省竞争最为激烈的项目之一。透过前不久刚刚发生的“王濛打人事件”,不难看出,不论是场上还是场下,明争暗斗都是存在的。作为吉林人的王春露,在王濛这样的“大姐大”面前,其实领队风范是时有时无的。

  记者近日寻找多位曾经或正在从事短道速滑教练员工作的亲历者,试图从他们口中探究多年来冰上的“吉黑恩怨”,然而绝大多数人并不愿意直面这一敏感问题。不过还是有从事短道教练多年的知情人士直言这种竞争“正常”的同时,给记者讲述了这种“纠葛”背后的故事。

  “冰上太黑”其实见怪不怪

  知情人士所说的“规则”不难理解,在短道速滑比赛中,手部的推人动作、滑行中突然横切等等,尽管会被判罚犯规,但只要不是有违体育道德的恶意犯规,运动员都只是被取消当场的比赛成绩而已。十一运会时记者就曾亲眼看到,黑龙江省交流到外省的运动员,由于水平一般,无缘竞争奖牌,便在比赛过程中扮演“搅局”的角色,随便一个不算恶性的犯规,就足以让吉林省选手摔出赛道。如果在小组赛中,被侵犯的运动员可能获得晋级的机会,但若是在决赛,不会有重来的机会。即使不采用犯规策略,随便来个假摔,把对手一起“带”出赛道,搅局也就成功了。在两名同省队员的水平不足以打出配合时,采取连拉带拽等方式,成了最惯用的方式。“每届全运会和冬运会上几乎都能看到,见怪不怪了。把运动员交流出去是为了什么?不还是为了自己省份吗!”知情人士说。

编辑:王新妍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