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博物馆馆藏文物相当丰富,包括书画、丝绣、铜器、陶瓷、考古资料、古地图、货币、碑志等18类。其中珍品颇多,《草书四贴》(唐张旭)、《草书千字文》(宋徽宗)等传世之作;还有绘画如唐周 《簪花仕女图》、五代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宋李成《茂林远岫图》等稀世珍品;丝绣方面的,有五代梁贞明二年组成的《金刚经》元代组成的《仪凰图》、宋代刻丝《紫鸾鹊谱》、米克柔刻丝《山茶图》、明代刻丝《仇英水阁鸣禽图》和刺绣《瑶台跨鹤图》(宋绣)、明顾氏七襄楼《发绣人物》等。馆内的中国历史陈列,主要以考古发掘出土品和传世工艺美术品组成。通过这些文物和辅助资料,使人们在了解中国历史概貌的同时,也可看出辽宁地方历史的若干特点。在展出的辽宁地方出土文物中,有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的柱脊曲刃青铜短剑。还有汉族、匈奴、鲜卑、契丹等民族墓葬出土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等。这些都是研究辽宁地方历史的重要资料。馆藏法库叶茂台辽墓出土的设色《楼阁山水》和《竹雀双兔》绢画,为中国绘画史增添了新内容。
位于沈阳东北部,柳条湖立交桥西北,西靠长大铁路。馆内的“九·一八”事变纪念碑,为砖石水 ![]() 在纪念馆附近有“九·一八”事变炸弹碑,是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为炫耀他们在“南满铁路”柳条湖附近制造的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而建立的。“九一八”事变残历碑和博物馆,以其独特的艺术造型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向国人昭示匆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永恒主题,现已辟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九. 一八”事变陈列馆是一本翻开的“台历”,矗立在望花立交桥西北角上。台历的左面刻着“1931年 9月18日”。台历的右面记录着事变的发生过程,历史仿佛凝固在这个日子,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沉痛的日子。 1931年 9月18日夜里十点二十分左右,日本关东军将南满铁路柳条湖附近的一段铁轨自行炸毁,却无耻地污蔑为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向中国军队的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突然袭击,蒋介石政府把希望寄托在国联的调停上,严令中国军队“绝对不许抵抗”,中国军队被迫撤离沈阳。沈阳城乡一夜之间全部被日军占。日军在占领沈阳之后不久,又相继占据了辽、吉、黑、热河四省,东北地区被日寇的铁蹄蹂躏了十四年之久。为了让子孙后代永世不忘日本帝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和耻辱,1991年沈阳市人民政府在“柳条湖事件”发生地南二百米建起了这座陈列馆。陈列馆的内部共分三层,正厅,黑色大理石上刻着四个大字“勿忘国耻”,它上方的时钟永远指着“九. 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夜10点20分。二、三楼是“九. 一八”事变陈列展览,展览通过大量翔实的史料、图片、实物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 一八”事变的真相和在东北犯下的滔天罪行,告诫后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 ![]() ![]() ![]()
![]() 原馆始建于1910年,新馆位于大连星海公园西侧的黑石礁海滨,陈列以自然与人为主题,以海洋生物为重点,展示生物物种和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揭示自然界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客观规律。设有恐龙厅、海洋生物厅、软骨鱼展厅、硬骨鱼展厅、小型海洋哺乳动物展厅和大型鲸鱼展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