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F经国号战斗机升级版“翔升”战斗机
对台军售,不仅是对中国主权与内政的挑衅与蔑视,更是一副台湾自废武功的毒药。
媒体近日称,美国政府将于10月1日前宣布新一轮对台军售清单。9月16日《华盛顿时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同意对台出售F-16A/B战斗机的升级配件,新一轮军售案总金额达58亿美金。尽管这一方案与此前向台湾出售66架F-16C/D战斗机方案相比已经大幅度弱化,但如果美方以C/D标准升级台湾现有的F-16战斗机,这与出售新型战斗机并没有质的区别。
纵观近十年美国的军售项目,对台湾岛内军事工业的发展、军队作战能力的增强和军心士气提升作用几乎都是负面的,台湾用大把美元没有买到营养丰富的补品,而是换来了作用强劲的慢性毒药。
岛内军工,没有属于自己的春天
对台军售是台湾地区历届领导人维系政治生命的一根稻草,同时也是勒紧岛内军工企业脖颈的绳索,台湾军队岛内作战能力赖以依托的基础一直风雨飘摇。
小布什时期,岛内汉翔公司投入巨资研制IDF经国号战斗机,当研发工作接近尾声,汉翔正准备为即将获得台湾地区空军250架战斗机大订单而踌躇满志时,美国不失时机地批准了150架F-16A/B战斗机的军售方案,使IDF战斗机交付了130架后就惨淡收场。在生产线自1992~1999年开动的8年中,仅以每月4架的产量低速生产。由于台湾岛内自行研发战斗机受美国限制过多,更愿意购买美国F-16战斗机的台湾空军对于汉翔的IDF并不重视,以至于研发任务完成后,许多掌握先进航空制造与设计技术的人才失去了用武之地。而韩国KTX-2战斗机计划启动后,韩国航太公司通过秘密途径挖走岛内大批航空人才,后来韩国研制成功的T-50攻击/教练机有“小号的IDF经国号战斗机”之称也就不足为奇。“韩国能,台湾就是不能”的说法和做法,让岛内技术精英身心疲惫。
当台湾中科院1983年潜心于“雄风”2型反舰导弹计划时,美国的“鱼叉”反舰导弹仍“待字闺中”。“雄风”2接近完成时,美国“适时”批准了“鱼叉”导弹军售计划,不仅有舰对舰型,也有空对舰型,还要出售潜对舰型,“鱼叉”与“雄风”2导弹的发展方向、技术路线完全一致且技术成熟,从装备发展角度观察,引进“鱼叉”导弹是十分忌讳的重复工程,无疑将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美台的许多军售方案一次次用“尾货”扼杀了岛内军工企业的热情,美国军火商往往在关键时刻抢走订单的做法,粗暴地掠夺了岛内军工企业的蛋糕,打击了岛内“自制”的热情,压制了研发团队的创造能力,使岛内军工可怜地沦为蝇头小利的追逐者。在美国军火商面前,台湾所谓的本土军事工业永远没有属于自己的春天,台军发展自主军事能力的想法已成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