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1月4日电题:详解上海迪斯尼四大“效应”
记者季明、王蔚、许晓青
万众瞩目的上海迪斯尼主题乐园项目终于在4日水落石出。
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4日上午的授权发布,上海迪斯尼项目申请报告已获国家有关部门核准。中美合作双方正就合作的具体内容和细节进行深入磋商,将长期合作在上海浦东新区共同建设世界一流的迪斯尼乐园。
来自美国华特迪斯尼公司的消息称,项目申请报告的批准将使迪斯尼和其上海的合作伙伴能够朝着一个建设和运营乐园的最终协议迈进,并启动初期开发工作。项目的初始阶段将包括一个具有为上海地区量身打造的“神奇王国式”主题乐园和与全球迪斯尼旅游目的地度假区一致的其他设施。
根据新华社记者多方求证了解到,目前中美双方关于“最终协议”的谈判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上海迪斯尼主题乐园及配套设施区域首期规划开发面积约4平方公里,将以占地约1平方公里的主题乐园区为主要核心区,投资规模约250亿元人民币,首期开发建设工程计划用5年至6年时间完成。
迪斯尼真的来了,又会给上海、长三角乃至全国经济带来何种影响呢?记者就“迪斯尼效应”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效应一”:直接拉动相关产业和周边经济。
全球已有的5大迪斯尼主题乐园,都是当地经济的有力引擎。美国奥兰多的华特迪斯尼世界每年迎来约4000万人次的游客;游客在东京迪斯尼度假区的年消费金额达到170亿美元;香港迪斯尼乐园为当地提供了近2万个工作岗位;巴黎迪斯尼乐园度假区的年税收收入达4.35亿美元;美国洛杉矶的迪斯尼乐园度假区,附近聚集了其他的30个景点和2万多间酒店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