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
  
北京 晴 7 ~ -5 ℃ 微风/台北 阴转阵雨 21 ~ 18 ℃ 微风
热点新闻 | 大陆之声 | 本网快讯 | 大陆纵览 | 台湾 | 大陆 | 两岸 | 新闻发布会 | 港澳侨 | 国际 | 海外看中国 | 中外交往 | 七日回顾 | 体育 | 娱乐
字号:
奖项不属于重头戏 郎朗入围格莱美遇“冷处理”(图)

  时间:2007-12-17 10:19    来源:-中新网     
 
 

  

郎朗获提名的《贝多芬钢琴协奏曲1号和4号》专辑封面

   

  第50届格莱美奖12月6日在洛杉矶公布了提名名单,此届格莱美共设31个大类110个奖项。如大部分海外媒体所预测,说唱歌手肯亚·韦斯特及英国女歌手艾米·怀恩豪斯分别以8项和6项提名领先。而令很多中国人振奋的是,中国钢琴家郎朗入围本届格莱美“最佳乐器独奏奖”,成为第一个获该奖项提名的中国人。

  这次入围的作品是郎朗和指挥大师艾森巴赫合作的作品《贝多芬钢琴协奏曲1号和4号》,该专辑从2007年5月份在北美市场发行,发行首周就跃上了美国公告牌古典音乐排行榜的头名。

  外媒“忽视”郎朗

  作为知名度颇高的钢琴演奏家,郎朗一直受到海外媒体关注。但是,同国内媒体热议郎朗入围格莱美一事不同,外媒却鲜有报道。《纽约时报》、路透社、美国在线等只是在网站上列出了入围的所有名单,之前对郎朗有过大量报道的CNN、BBC和《时代》杂志也主要是在其网站上热评肯亚·韦斯特及艾米·怀恩豪斯两位热门歌手,郎朗的名字只在入围名单中提及。

  格莱美作为全球范围的综合性音乐盛典,其专业性和权威性在50年的历程中日渐凸显,但其中最受公众关注的还是符合欧美口味的流行音乐类奖项。郎朗的提名属于相对小众的范畴,在格莱美奖项的设置上,并不属于重头戏。所以,外媒对郎朗入围这一中国人的“大事”的冷处理也是情理之中。

  华人获奖有先例

  事实上,郎朗的入围并不是中国人与格莱美的首次亲密接触,更为观众熟知的是上届宋祖英《百年留声》的入围。国内媒体在报道这两次入围时,总喜欢用“中国人第一次获格莱美提名”这样的字眼。其实,他们只是在某一奖项上首次入围的中国人,之前曾经被格莱美提名的华人包括音乐家谭盾、大提琴演奏家王健、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小提琴演奏家林昭亮、指挥家汤沐海和声乐家戴玉强等。其中谭盾、汤沐海在第44届格莱美评奖中荣膺最佳电影原创音乐专辑和最佳器乐协奏曲奖,马友友则获得了第40届格莱美最佳器乐独奏奖。

  国际化的郎朗

  近年来,格莱美更向商业化和通俗化倾斜,越来越多的获奖音乐是按照乐评人或者大众的审美标准制造出的类型化和趋同化的音乐。简而言之,是符合和追从欧美尤其是美国人口味的音乐。

  现在动辄就有国内歌手宣称要进军格莱美,对大部分的中国音乐人来讲,要想在格莱美的奖项中占一席之地,借格莱美的影响走向国际,必须借助国际化的唱片公司来开拓国际化的事业和打造国际化的形象。已经加入美籍的马友友如此,在欧美市场培育和生长起来的郎朗更是如此。在郎朗排到2010年的演出列表中,大部分活动还是在国外。无论是从他很欧美的做派和口味,还是从他为一部分乐评家和大众所诟病的喜欢自我表现的音乐会演奏风格,都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相当国际的郎朗。(杨丽娜)

 
编辑:李典典    
 
相关新闻
·郎朗父亲对儿子充满自信:他九成能获格莱美       ·郎朗亮相英皇家汇演 女王风趣比喻其双手会飞      
图片
本网快讯
·台北市拟布置两房间分投“立委”“公投”选票
·台“立委”选举12政党抽定号次 小党抗议宣传不力
·两蒋陵寝24日将封园 桃园县府忧管理开天窗(图)
·不满遭检方扣押12亿 台东森集团总裁提抗告被驳回
·郝龙斌坚持二阶段投票 台“政院”称其“造反”
·吉祥物“海宝”设计者欲捐奖金邀西部学生看世博
·马英九新书自我剖析 称对女儿“亏欠很多”(图)
·“NCC组织法”排入“立院”议程 上午进行关键协商
热点新闻
·京津城际轨道实现全线贯通
·美重申反对台当局“入联公投”
·南京大屠杀70周年祭
·《新闻联播》连换新面孔收视率翻番
·台“大中至正”牌匾走入历史
·中国各民主党派召开全代会换届
·经适房新政构建新住房保障体系
·中国军舰访日开中日交流新篇章
奇闻趣事
·郑州一小狗会认汉字 能认出108张麻将牌
·跳桥男随身带“降落伞” 羽绒服让他捡回一条命
·高档幼儿园5岁女孩掌掴老师
·男子骑独轮摩托车走钢索 创世界纪录
·作弊广告也打起"诚信"品牌[图]
·农户家生有怪牛:3个嘴巴4只眼睛
·82岁英国女王将成英最年长君主
·英男子接受缩小胃部手术 两年减肥280公斤
两岸
·胡志强倡建两岸金三角:中国人联合赚外国人的钱
·苏台高等职业教育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陆资赴台投资房产将松绑? 业界称是否利多待观察
·今年1至11月大陆对台间接贸易逆差逾700亿美元
·业者:两岸开放台股关键 08年底前挑战13000点
·电影《投名状》台北点礼花庆祝首映
·世博吉祥物有台湾设计师功劳 台报:两岸智慧结晶
·海峡两岸红十字组织加强灾难应急合作
相关视频
·薄瑞光重批“入联公投”谢:明年若当选由我来决定
·不会受扁影响?马英九呛谢长廷:一厢情愿
·马英九聘新保安人员 行情价一天15万元新台币
·陈幸妤突携二子赴美 敏感时刻引联想
·“名官员”庄国荣开骂 扁道“辛苦” 马批“下流”
·台“中正纪念堂”主建筑物牌匾 被台当局切割拆除
·民众驾车冲撞“大中至正”前广场人群 一记者受重伤
·第十三届世界客家石壁祖地祭祖大典 三明宁化举行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