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
  
北京 晴 6 ~ -3 ℃ 微风/台北 多云转阵雨 20 ~ 16 ℃ 微风
热点新闻 | 大陆之声 | 本网快讯 | 大陆纵览 | 台湾 | 大陆 | 两岸 | 新闻发布会 | 港澳侨 | 国际 | 海外看中国 | 中外交往 | 七日回顾 | 体育 | 娱乐
字号:
黎明虞姬造型俊美欠佳 难敌梅兰芳倾城之美(图)

  时间:2007-11-30 09:53    来源:竞报     
 
 

黎明虞姬造型俊美欠佳难敌梅兰芳倾城之美(图)

黎明,在影片中扮演“面羽则喜,背羽则悲”的虞姬,已有几分神思。

黎明虞姬造型俊美欠佳难敌梅兰芳倾城之美(图)


余少群,片中扮演青年版梅兰芳,具有汉剧文武小生十几年功底。

黎明虞姬造型俊美欠佳难敌梅兰芳倾城之美(图)


张国荣,在《霸王别姬》中的虞姬造型,令人印象深刻。

  经过一个月的鏖战,前日章子怡《梅兰芳》中扮演孟小冬的戏份拍摄结束,在其离组当晚,剧组特在片场举行了简单的欢送会,老板着脸的陈凯歌终于露出笑容,对章子怡的演技赞不绝口。与此同时,有媒体曝光了《梅兰芳》中黎明(听歌)的扮相,这张照片中的虞姬比梅兰芳的俊美尚有距离,甚至显出抬头纹,也不及张国荣(听歌)在《霸王别姬》的扮相漂亮。

  梅兰芳的扮相之所以至今无人能够超越,背后还有一段爱情故事,梅兰芳的第一任夫人王明华精明能干,女扮男装进入戏馆后台,不仅在生活上照顾丈夫,还以她特有的细腻眼光帮助梅兰芳改进化妆、设计发型和改善服装,亲自设计制作戏服,对色彩和画样如何协调也拿捏得当,甚至连头上戴的绢花,王明华都要亲自到绢花作坊去定制新型产品。在她的精心帮助下,梅兰芳的扮相更加俊美得体,表演越发蒸蒸日上,声名远播在外。

  王明华在生下一双儿女后毅然做了绝育手术,为的就是更好地照顾梅兰芳,不料过后两个孩子却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太差而相继夭折。从此夫妻俩互相安慰着支撑度过了那些悲苦的日子。王明华深知梅兰芳对梅家香火所负责任,只是叹息命运的作弄,不但不反对梅兰芳与福芝芳的婚事,更对福芝芳很是友善,并结拜成姐妹。福芝芳对王明华很尊重,当她生下长子后,还曾把孩子抱去给王明华抚养。最后王明华因肺病久治不愈,病逝于天津。

  斯人逝,梅兰芳满载着妻子爱情的倾城之貌却早已名扬四海,据说梅兰芳访美前一个星期,旧金山市长向全市广播,号召旧金山的妇女,这一个星期内每人都要去做一件新衣服,“梅兰芳下星期就要到了,他再好看,我们美国女人也不能输给他”,整个城市为了一个人打扮,曰“倾城”。而这段倾城扮相的动人故事没有被记录在影片里。

  相比之下,黎明既没有大眼睛厚嘴唇圆脸的先天条件,又没有爱人的描眉画目,难以“倾城”,也在情理之内意料之中。

  陈凯歌一心想拍梅兰芳,并尊其为“空前绝后的人物”。面对影片艺术总监梅葆玖在开机仪式上送来“守旧”大帐的深意,陈导能否在影片里“固守梨园旧制”,造就当年景,塑出当年人?是很多人观望注目的。如今仅一个黎明的造型就引发了无数争议,不知道等影片真正出炉后,众多戏剧评家又会怎样评说。

  大家都觉得陈导是想借《梅兰芳》再还《霸王别姬》的神,但是梅兰芳不是陈蝶衣,台上“虞姬”,台下“霸王”,一代宗师将艺术、家国都纳入胸襟;蝶衣是虚构,梅先生是历史,一个虚一个实,在众多行家的关切下拍摄梨园泰斗同时又挑战自己金棕榈的最高荣誉,陈凯歌很清楚自己将承受导演生涯以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影片自筹备以来他也始终没有发表过任何言论。其实以《霸王别姬》的高度,《梅兰芳》只要做到与其齐名就已经非常成功了,如能超越自然是勇气可嘉、锦上添花。

  竞报记者张暄

 
编辑:杨云涛    
 
相关新闻
·黎明章子怡《梅兰芳》首场对戏 顺利过关(图)       ·《梅兰芳》黎明媚眼曝光 拒用替身获赞赏(图)      
图片
本网快讯
·台“国安会秘书长”陈唐山“特别费案”上午开庭
·被诬指“第三势力” 王金平:绝不会从国民党出走
·台媒:马英九阵营拟定现阶段“大选”选举战略
·台媒称台军计算机博士将任台“中科院”院长
·台北“大中至正”牌匾预计8日更换为“自由广场”
·台前“行政院长”呼吁“立委”参选人承诺不打架
·萧万长:若当选 将让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
·国民党:民进党表面和解共生实催生仇恨
热点新闻
·中国军舰访日开中日交流新篇章
·“立委”选举并“公投”投票方式之争
·中国住房保障“路线图”展开
·法国总统萨科齐访华
·世界杯预赛中国陷“死亡之组”  
·穆沙拉夫蝉联巴基斯坦总统成定局
·中国是世界“第二强国”吗?
·曹兴诚呼吁制定“两岸和平共处法”
奇闻趣事
·双子宫妇女左右子宫先后怀孕
·女子买迷你宠物猪 几月后长成百斤
·英国富婆将千万遗产赠中餐馆老板
·藏獒产灰色小崽 概率仅24万分之一
·墨西哥准新郎自制“诈弹”抢银行
·英国推厕所卫星定位系统解决内急
·美国男子到银行存面值百万美元假钞(图)
·“人工精子”将取代男性?
两岸
·栽下一棵树 连接两岸情
·2007年厦金航线“金门游”人数突破两万人次
·“两岸媒体海南行”活动落幕 台湾记者称收获大
·马英九、吴伯雄电贺温州台协会成立六周年
·两岸记者共撞和平钟 为海峡和平人民安乐祈福(图)
·拓宽致富门路 台资农业企业成三亚经济增长新亮点
·北京联大台研院举行“台湾政局与两岸关系”研讨会
·两岸媒体在三亚南山寺举行和平发展法会
相关视频
·第十三届世界客家石壁祖地祭祖大典 三明宁化举行
·泉州木偶加紧排练 力争亮相北京奥运会
·国台办:可以考虑恢复天然砂对台出口 欢迎台业者前来沟通
·国台办:台邮局使用“入联”邮戳 侵犯台胞通信权
·首届“和谐海峡”论坛泉州召开
·第三届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 在三明举行
·两岸三地基地教育交流会在福州举行
·台游览车翻覆三十四人伤 疑似因天气不佳及驾驶疏忽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