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涉台学者:台湾经济现面临多重考验,深化两岸经济融合为破局方向

2025-11-04 15:30: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中国台湾网11月4日讯(记者 孙路路)11月1日,全国台湾研究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安徽宣城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台湾经济发展困境及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展开研讨。有专家认为,台湾经济正面临长期结构性问题集中爆发的风险,叠加产业结构失衡、外部地缘政治挤压、内部制约因素,导致其短期内难以找到有效增长突破口,而深化两岸经济融合是破解困局的关键路径。
  上海交通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在会上详细剖析指出,台湾经济停滞是长期结构性问题的集中体现。产业结构严重失衡是核心症结,呈现“一业兴、百业衰”的脆弱经济结构——半导体产业的过度繁荣垄断了大量资源,导致传统产业持续衰退,整体产业生态失衡,抗风险能力极为薄弱。这种单一依赖的结构使得台湾经济对外部市场波动和技术变革极为敏感,难以支撑长期稳定发展。
  在此背景下,外部地缘政治的挤压更显猛烈。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教授周小柯表示,特朗普再度执政以来,美利用所谓“对等关税”和“232条款”关税,全面榨取台湾地区的经济价值,迫使台湾地区以半导体为代表的关键产业链加速向美国转移。
  面对台湾经济的内外困局,两岸经贸合作被视作重要破局方向。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副院长吴凤娇认为,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重要支撑。特朗普贸易新政对两岸经贸关系客观上产生一定的新机遇,将增大台商台企重新布局大陆、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动机,有利于扭转台湾经济倚美发展态势。
  在金融领域,两岸融合发展也呈现新的机遇。华侨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威分析称,在两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不仅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更是连接两岸市场、产业和人员的重要纽带。他认为,当前大陆推出的多项政策措施为两岸经济金融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金融合作使两岸同胞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利益的深度融合。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建议,面对当前台海形势,大陆仍需保持高度清醒,持续塑造必然统一的态势,持续推进两岸“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冲破民进党设置的交流障碍,通过深化经济合作,让台湾民众共享大陆发展红利。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破解台湾经济困局的关键在于打破“脱中入美”的错误战略,大陆拥有广阔的市场、完整的产业链和丰富的资源,两岸在科技、产业、贸易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唯有摒弃政治私利,务实推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才能为台湾经济找到新的增长引擎,摆脱停滞困局,让台湾民众共享发展红利。
[责任编辑:李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