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以金为信,联结“同胞心”——“团圆金”铸就两岸同源新载体

2025-10-28 10:35: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金辉渡海脉相连,心月同圆照故园。
  日前,以“一枚金币,两岸同心”为主题的“团圆金”主题贵金属纪念币(以下简称“团圆金”)捐赠活动在京举行。这款源自中国首部全流程AI动画电影《团圆令》的文化载体,以“金”为媒搭建起两岸交流新桥梁,引发两岸社会广泛关注与情感共鸣。从活动现场的热烈反响到两岸同胞的积极反馈,“团圆金”正用独特的方式,将“同根同源、共庆团圆”的信念深植人心。
  文化与科技共振,铸就“团圆”新载体
  “团圆金”的打动人心,在于其将文化内核与创新形式深度融合。它并非普通的贵金属产品,而是文化创新与科技赋能的结晶。
  电影《团圆令》讲述了熊猫兄妹团仔和圆妞幼年因一场浩劫被迫分离,多年后历经磨难终得以团圆的故事。影片以熊猫“团团圆圆”为原型,象征两岸同胞的情感联结,通过熊猫兄妹的历险,展现了团结、友爱、诚信、自强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科技的赋能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作为IP延伸,“团圆金”将影片中的美好愿景转化为可触摸、可传承的实物,让抽象的“团圆”有了真实的载体。
  “团圆金”最引人瞩目的亮点在于,将2025版熊猫金币与紫禁城建成600周年纪念币这两枚“国家名片”巧妙融合。熊猫金币代表国家金融信用与实力,紫禁城纪念币蕴含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二者的融合实现“文化赋能金融、金融承载文化”,让“团圆金”既具收藏价值,更有文化象征意义。
  以情感为纽带,联结两岸“同胞心”
  “团圆金”的意义远超物质本身,它是两岸同胞情感交融的纽带,更是“两岸一家亲”理念的生动体现。
  捐赠仪式上,民革中央向多家两岸机构捐赠“团圆金”,受赠代表接过纪念币时的握手、合影,以及现场响起的热烈掌声,定格下两岸同心的瞬间,让“两岸一家亲”从理念变为具象的情感互动。
  不少网友在相关报道下留言:“一枚金币虽小,却装着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希望这样温暖且有意义的载体能多一些,让更多台湾同胞感受到祖国大陆盼团圆、促融合的真心。”
  定居福建的台胞陈女士通过社交平台分享:“特意去农行看了‘团圆金’实物,熊猫图案很亲切,紫禁城元素满是文化感。准备买一套送给台湾的父母,告诉他们‘团圆’从来都不是遥不可及的事。”
  台湾青年邱庆龄表示,以前总觉得“两岸融合”是很宏大的词,直到看到币面上的紫禁城纹样,瞬间想起小时候听家人讲的北京故事。这枚金币不是冰冷的金属,是把两岸共同的记忆捏在了一起。
  “团圆金,团圆情。团圆不只是一种传承,更是一个家的定义。”作为获赠代表,台湾青年刘轩诚动情地说:“两岸的情感连结不会断,不管走了多远,不论分离多久,我们都终将团圆。我想将这份情感带回台湾,将这份爱传递下去,告诉下一代我们从何而来。”
  ……
  这些来自两岸的真实反馈,印证了“团圆金”作为情感载体的价值——它让两岸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民族情感有了寄托,更让“同根同源、共庆团圆”的信念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掌心相触的温度。
  “金融促统”启新篇,助力两岸“融”发展
  “团圆金”的推出,不仅是一次文化创新实践,更为两岸关系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开启“金融促统”与文创合作的新路径。
  “电影文化IP+贵金属产品”的模式,延伸了文化产业链条,通过市场化机制为两岸文创产业合作开辟新方向。正如民革中央祖国和平统一促进委员会副主任李霭君所说,这种模式让金融文化创新成为服务国家统一大业的重要力量。
  目前,“团圆金”已在中国农业银行首发销售,未来此类兼具文化内涵与情感价值的产品,将持续增进两岸同胞的了解与信任,推动两岸关系朝着更加和谐、美好的方向发展,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从《团圆令》用科技讲述团圆故事,到“团圆金”以实物传递团圆信念,一枚小小的金币正跨越地理阻隔,让两岸同胞的心紧紧相连。我们相信,海峡彼岸的每一缕思念,都能如“团圆金”一样,把等待淬炼成温暖的光,让“团圆”的信念代代相传,让两岸融合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文/王路飞)
[责任编辑:马琳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