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届京台科技论坛开幕: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 推动两岸经贸合作纵深发展
中国台湾网北京9月19日讯(记者 尹赛楠)“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有底气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并为台胞台企在大陆发展提供更理想、更有为的发展空间,为两岸经济合作和融合发展开辟更广阔、更多元的新天地。”
9月18日,第28届京台科技论坛在北京开幕。(中国台湾网记者 尹赛楠 摄)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9月18日,第28届京台科技论坛在北京开幕。两岸科技产业界人士和相关公协会负责人、企业家以及台商代表共襄盛会,共话产业合作新蓝海,共谋两岸发展新篇章。
本届论坛以“共育新质生产力 携手融合新发展”为主题,采取“1+4+N”举办模式,即1场开幕式暨主论坛,4场平行论坛,以及N场系列配套活动。开幕式上,多个两岸经济科技合作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为广大台商台企在大陆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京台科技论坛自1998年创办以来,已连续28年在京台两地举办大型活动,成为两岸重要的经贸交流合作平台、科技创新引领平台和融合发展展示平台。28年来,论坛秉持“专业高端、特色实效、互利共赢”的原则,举办峰会、专题论坛、项目签约、参观考察等一系列活动,为促进京台经济交流合作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开幕式上,多个两岸经济科技合作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中国台湾网记者 尹赛楠 摄)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面临诸多不稳定因素,两岸产业须携手应对挑战、实现互利共赢。”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方面理事长刘兆玄表示,大陆在新兴产业领域,如人工智能、5G通信、新能源汽车等方面成果显著;台湾企业在通信、数据中心、先进制造等产业具备优势。两岸产业互补性强且有丰富合作经验,若双方产业链能够进行系统性创新对接,可优化布局、融入大局、共同发展。
全国台企联会长李政宏表示,祖国大陆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释放出了众多新兴产业发展机遇,我们广大台商和两岸企业家应携手共享新兴科技带来的红利,更好地融入大陆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中,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努力探索新质生产力,为台资企业转型升级与永续发展开拓空间。
“今年论坛主题不仅涉及AI,还包含诸多新质生产力元素,为台商在内循环中提供了诸多机遇。”台湾中华妇女联合总会主任委员雷倩说,台湾当局对两岸发展及开放持负面态度,给广大台商和台湾产业带来诸多困扰,但政治阻隔从未阻挠两岸经贸发展。两岸互补合作可实现互利双赢,这是未来发展的最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