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专家析陈诚建设台湾之功 何必老背沉重历史包袱?

2011年08月11日 08:09 来源:中新社 字号:       转发 打印

  章开沅表示,给他印象较深的有三个要点:一是陈诚仍然坚持“民生第一”的原则,二是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特别是专业精英的作用,三是陈诚一贯重视教育、至死不忘教育改革。这些都为台湾的经济起飞作出了贡献,为后来成为“亚洲四小龙”奠定了基础。

  执政经验源自主政湖北

  据章开沅介绍,在抗战期间(1940年9月至1943年2月),陈诚担任湖北省主席,主持湖北省政两年多,所以取得了若干地方建设经验。其中,如“二五减租”、“计划教育”等,都是在湖北主政的经验,由于成效比较明显,他都继续运用于台湾建设。

  陈诚担任湖北省主席时,就曾仰慕张之洞治鄂期间的“教育鼎盛”,决心挽救湖北教育的逐年衰落乃至“一蹶不振”。

  章开沅说,1941年4月,陈诚拟定《新湖北建设计划大纲》,率先提出“计划教育”理念,作为改进湖北教育的张本。后来,陈诚又把这些理念带到台湾,用于改进台湾教育的改造与发展。他表示,“如果没有教育的相应发展,就没有台湾的经济起飞”。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