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首届海峡百姓论坛举行 专家共话两岸姓氏是一家

2007年09月20日 15:54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新华网福州9月20日电(记者 许雪毅)以“两岸同根,闽台一家”为主题的首届海峡百姓论坛20日在福州举行,吸引了两岸和港澳及海外专家学者1000多人参加。两岸姓氏研究专家表示,台湾绝大部分姓氏来自大陆,两岸姓氏原本是一家。

  台湾省姓氏研究学会常务理事林瑶棋说,台湾现有1900多个姓,其中前一百个姓的人口占台湾总人口的98.5%,他们绝大部分来自大陆,尤其是福建和广东。

 台湾学者、《台湾源流》主编许明镇说,台湾前十大姓,陈、林、黄、张、李、王、吴、刘、蔡、杨,人口占全台湾总人口的52.63%。这些姓氏都来自大陆。

  以台湾第一大姓陈姓来说,陈姓发迹于中原地区,在西晋末年中原动荡之际,陈、林、黄、郑四大姓率先迁入闽粤,加上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率五十八姓经江西进入福建,陈姓成为东南沿海的大族。明清两代陈姓族人大量来台,成为台湾第一大姓。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华侨研究所研究员黄英湖说:“台湾的姓氏是福建姓氏的延伸与发展,甚至可以说是福建姓氏的复制。”福建和台湾的十大姓中有9个是相同的,只有郑姓在台湾没有进入前十名之列,而是换成蔡姓。这种情况又对应了闽南地区的一句民谚:“陈林李许蔡,天下占一半”。大部分台湾同胞是闽南移民的后裔,蔡姓到台湾后进入十大姓之列也就不足为奇。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姓氏专家王大良说,中国人的姓氏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一向有“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之说。两岸本为一家,台湾的姓氏与大陆尤其是福建有广泛一致性,都流传着“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的说法,而且大多数家谱中都写着“先世居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县)”。

  王大良说,近30年来,台湾同胞的返乡寻根活动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最初在东南沿海地区,以后又逐渐深入到内地省份,进而带动全国各地的寻根热潮。”

    来自台湾的李姓人到河南鹿邑、甘肃陇西寻根,张姓人到河南濮阳、山西太原寻根,刘姓人到河南偃师、鲁山、江苏徐州、沛县寻根,以及杨、郭、郑、蔡、许等姓的台湾人到河南、陕西、山西、山东、四川、江苏等地寻根等,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来大陆寻根谒祖的台湾姓氏已有100多个,涉及福建、广东、河南、陕西、山西、山东等20多个省份的数百个市县乡镇,几乎囊括了大陆所有大姓。

  台湾省姓氏研究学会理事长林培圣说,三四百年来,大量的闽粤唐山人东渡台湾,开拓台湾,更说明了两岸同胞血脉相连,今后应该加强合作,共同研究两岸同胞的血缘历史。

  为期一天的首届海峡百姓论坛由福建省海外联谊会、福建省中华文化学院、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台湾省姓氏研究学会主办,两岸姓氏研究专家就两岸各姓氏的历史渊源、主要支系及繁衍播迁情况、台湾各姓氏寻根谒祖及宗亲联谊的状况等进行研讨。

  论坛当天还举行了闽台萧氏、吕氏、许氏等族谱对接仪式,还举办闽台族谱展,向社会公开展示1000部姓氏族谱资料。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杨云涛 ]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