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

切·格瓦拉牺牲50周年:一个国际主义传奇

2017年10月10日 09:04:58  来源:新华社
字号:    

  今年10月9日是拉丁美洲著名革命家切·格瓦拉牺牲50周年纪念日。

  切·格瓦拉,本名埃内斯托·拉斐尔·格瓦拉,古巴人亲切且赞叹地称他“切”。对这个名字的来源说法不一。有一种解释说,“切”在阿根廷当地口语中用于打招呼,相当于“嗨”,是格瓦拉为自己选择的昵称。

  在古巴,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那张由阿尔伯托·廓尔达拍摄、传遍全球的格瓦拉肖像照常常会在大街小巷出现。没有切·格瓦拉的古巴是不可想象的。

  切·格瓦拉生于阿根廷,却是古巴历史的一部分。在学校,每天一早升旗后,中小学生会在老师带领下,举起右手宣誓“共产主义的先锋队员,我们会像切一样”。在首都哈瓦那革命广场,内政部大楼外墙上的巨幅格瓦拉头像总是如磁石一般吸引游客留影……切是革命者、建设者、国际主义战士,是古巴人挂在嘴边的指挥官和朋友。

  【圣克拉拉——切的城市】

  对那些想从古巴西部前往东部的人来说,中部城市圣克拉拉通常是必经之地。不只因为它是这个加勒比岛国的历史名城,而更在于它是存放切·格瓦拉遗骸的地方。

  这座城市始建于1689年7月,如今人口将近23万。切·格瓦拉纪念碑是它的地标,从远处就能看到长方形底座上那座高近7米的铜像:这名游击队指挥官手提步枪,腰别手榴弹、水壶,身着橄榄绿军服、头戴贝雷帽,似在守望这座城市。

  铜像底座的左边是一组切·格瓦拉的浮雕像,神情各异,目光深邃;右边是切写给战友、已故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的信,末尾是他的那句名言:“直至胜利,永远,无祖国,毋宁死。”

  1928年,切·格瓦拉生于阿根廷罗萨里奥市,长大后学医,1956年加入菲德尔·卡斯特罗的游击队,在抗击古巴独裁者巴蒂斯塔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革命胜利后,格瓦拉曾任古巴国家银行行长,但为了追随自己的理想,向世界传播革命的火种,他离开古巴,先后去刚果、玻利维亚继续投入反抗压迫的斗争。1967年10月初,他在玻利维亚遭到雇佣军伏击,同月8日遇害。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