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中国作家莫言折桂诺贝尔文学奖,这也是中国作家首获此奖。消息如石子投水,激起一波波来自海外媒体和民众的回声。
世界最大书展刮起“莫言”旋风
在世界最大图书博览会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莫言获奖了!”消息如旋风般刮过,与他相关的人和物迅即成为关注和打听的对象。莫言没去书展,其作品《檀香刑》的德语版译者、德国人白嘉琳意外成了当天的“明星”:
“人们一下子就涌过来了,都围着我采访,都不知道怎么应付了!”
白嘉琳所属德国出版社的展台上,《檀香刑》德语版瞬间成了抢手货,德国记者郑重地把几本《檀香刑》摆好造型拍照。
出版莫言作品的德国出版社都很兴奋,大概不仅为商业利益,也为自家的“慧眼”,这包括定于明春出版莫言长篇《蛙》的一家出版社。有一家出版了《红高粱家族》等4部莫言作品的出版社,很“应景”地立刻张贴出莫言肖像。
书展主席博斯也成为记者寻找的对象,因为他在中国为主宾国的2009年书展上曾表示,在很多西方评论家眼中,莫言是有希望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文学爱好者措恩女士向中国记者表示祝贺,还说莫言获奖激发了她对中国和中国文学的兴趣。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