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陆克文称亲华反华概念落后 澳要做中国“诤友”

时间:2012-05-03 10:01  来源:新京报

  “老外要掌握亚洲语言”

  记者:你被誉为西方第一位能流利讲汉语的大国领导人,会说中文给你的政治生涯带来了什么帮助?

  陆克文:现在我们面临全球化,因此这一代人必须学习外语。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等以英文为母语的国家,必须开始学习外语。我近15年以来一直在澳洲鼓励年轻人学习外语。

  就我跟中国领导人关系而言,汉语非常有用。如果我会说汉语,我们之间的沟通就会更加自由和随便。当然在正式会议上我会用英文,但我们吃饭时会用中文谈到私人的事情。我认为语言的能力会越来越有用。

  但是我强调,有些西方国家期待亚洲国家应该学习欧洲语言,但是欧洲人不应该学习亚洲语言,这种概念完全落后。老外包括我在内,应该掌握一些亚洲语言,尤其是汉语。

  澳要做中国“诤友”

  记者:一方面你为两国关系做出很大贡献,另一方面,有媒体曾报道称,你形容自己在对华关系上是“残酷的现实主义者”,甚至有人形容你“知华但不亲华”,你怎么看?

  陆克文:我在担任澳大利亚总理时曾发表过两个演讲,一个是在北京大学,一个是在我的母校澳洲国立大学。第二个演讲的题目就是《不是磕头、不是冲突,用第三种轨道与中国接触》,这第三种轨道就是我今天演讲提到的“诤友”。

  当然中国跟澳大利亚会有不同的观点。我拿一个装着3/4水的瓶子来打比方,中澳双边关系就是这3/4的水,不同的观点就是那1/4的空瓶。

  如果“亲中”就意味着我要100%同意中国的意见,那就是假的;而“知中”有两方面概念,一是我知道中国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积极变化,因此我支持中国,二是我研究了贵国的历史和文明。“亲中”和“反中”这些概念是落后的,对现代全球化的现实没有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我提出“诤友”的概念。在我心里,我支持中国、中国人民、中国文明和中国政府的对外开放和改革的政策路线。但有分歧这是正常的,包括在中国国内也有。

  “留学生在澳很安全”

  记者:你开通中国微博已经两个礼拜了,感受如何?

  陆克文:上边有很多好故事,有时能听到平时一般媒体上没有的故事,比如,前段时间发生在悉尼火车上的中国留学生遇袭事件。在我用微博联系他们以前,很多有关人士都没有听说过这个事情。警察获悉后,很快进行了处理,但是别的部门没有知晓(移民局)。所以我觉得社交网络很有用。

  记者:留学生在澳大利亚现在面临犯罪率升高、人身安全受伤害、种族等问题,你怎么看?

  陆克文:我不这样认为,在墨尔本,我们曾有过印度学生的伤害案件。不是因为他们是印度人,而是因为他们总是在深夜彻夜工作,打工赚钱,然后第二天早上4点坐火车回家。这个时间对所有人来说都不安全。根本上来说我们还是西方国家中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对外国学生而言还是很安全的。他们在澳大利亚获得了更好的学习经历,我希望他们能同时享受一段安全的时光。

  “中国网友很直接”

  记者:你的微博上有近16万的粉丝,但是你只关注了3个人,为什么不在网上关注其他人呢?

  陆克文:我关注别人,我只是用我的方式。在微博上我关注了我的女婿,还有一个来自浙江的律师,他总是向我提出很多直接的问题。我每周都会上微博,所以(关注更多人)不着急。

  记者:你觉得微博将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陆克文:上世纪80年代我在中国居住时,当时华人一般非常客气,如果有不同观点,大家都会“绕着圈子”表达。但现在,我发现沟通气氛非常直接且健康。有的网友直接指出我在不同场合说过一些(立场)不同的言论,批评我自相矛盾。最好就是有更多的老外能开通微博,听中国网民的话语。(记者 冯中豪 实习生 韩旭阳)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军事新闻 科技新闻

分享到:
编辑:吴怡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