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反“独”促统

走基层 听民声:乌拉力的向日葵结出“金豆豆”

2016年01月13日 14:54:00  来源:新华网
字号:    

(走基层 听民声)向日葵结出“金豆豆”

——新疆哈萨克定居牧民乌拉力的“致富经”

 

  【聚焦山西】综合编辑:眼下,在前往新疆富蕴县杜热乡哈萨克牧民定居点——金宝村的柏油路边,一片片金黄的向日葵仿佛迷人的油画。这是金宝村种植大户乌拉力种的经济作物。在向日葵地里,乌拉力放下收割的镰刀,一边擦拭汗水,一边向记者讲述自己定居后的“致富经”。

  今年32岁的乌拉力原来是杜热乡乌扎合提村的牧民,2009年响应政府号召举家搬往牧民定居新村金宝村。他说:“为了让我们真正定居下来,政府开发了荒地,给每户分了50亩,修了人工渠从乌伦古河引来灌溉用水。”

  “以前只会放牧,从来没有种地的经验。乡政府请来农业专家为我们开培训班学习种植技术,还带我们去汉族农户家里观摩现场种植。我心里盘算,这两年向日葵市场价格好,县里还建了瓜子加工厂,就种向日葵吧。”乌拉力说。

  虽然刚种地,但乌拉力谈起种向日葵来却像一个“老把式”。“种地就像放羊,一只是放,一群也是放,有规模才有效益。2010年,我自己25亩地,还租了别人45亩地,全部种上向日葵,当年每亩平均收成150公斤,按照每公斤7.7元的价格,除去所有成本,每亩净赚400元。”尝到甜头后,今年乌拉力种了400亩向日葵。今年向日葵价格已经到了每公斤11.5元。“我要抓紧时间收获,卖个好价钱。”看着已经收割近半的向日葵地,乌拉力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看到满地向日葵低垂着沉甸甸的“脑袋”,记者在为乌拉力的丰收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担忧,乌伦古河就在前几年还因旱灾而断流,大规模开荒种地会不会加剧干旱。

  乌拉力笑着说:“从渠里引水要掏钱,用多了我也不愿意呢,为此今年我专门向农业专家学习了滴灌节水技术。去年40亩地需要1个人浇一天,现在100亩地1个人半天就浇完了。”乌拉力还总结出滴灌节水技术的另一个好处:“大水漫灌需要平坦的土地,有了滴灌节水技术,在坡地上也能种植农作物,利用土地的范围扩大了。”

  在记者看来,经过两年的“锻炼”,乌拉力已经是一个种植向日葵的行家了。但他却摇摇头:“今年才算基本掌握了滴灌节水技术,我想继续节水,准备农闲的时候再请教县里的农业专家。”

  农忙季节即将过去,乌拉力和村民们将迎来半年的冬闲时间。提到这半年怎么打发,乌拉力说:“定居后能做的事多了,现在大家都想提高致富能力,乡里村里在冬闲的时候都会免费举办汉语班、妇女刺绣、电焊、驾驶、普法教育、农业知识培训等等,都是热门课。”

  金秋时节,阿勒泰地区天气微寒,草木皆黄,正是牧民赶着成群牲畜前往数百里外戈壁深处“冬窝子”过冬的时候,但在乌拉力和定居的乡亲们看来,祖祖辈辈逐水草而居的漂泊生活已经成为历史。 (记者 刘兵 曹志恒)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