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是行业规模的急速膨胀,并且涉及青少年、家长、培训机构等多个方面,要在短时间内实现有效监管、规范的难度很大。这就需要尽快明确主管部门,对行业的各个方面进行细致调研,在逐步探索与试行中,尽快建立行业规范,建立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行业发展指引。
除了呼吁政府有效监管外,我们也应该看到,超前教育、掐尖秘考,才是这些乱象的幕后推手。
各种筛选和掐尖,这些年在急速低龄化,也加速了家长和学生的应试焦虑。不可否认,一些受追捧的校外培训机构是有两把“刷子”的,吃透了应试题型和答题规律,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能够对孩子的成绩提高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是,孩子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你都拿来提高分数、强化训练了,发展兴趣、拓宽视野等素质教育,按时睡觉按时吃口热饭的时间,都被无情地压缩了。
家长都在说:“不是怕孩子跟不上学校的课程,是怕跟不上其他参加校外补课同学的成绩。你不学,人家学,人家就超过你了。即使小升初不用考试,中考也是要考的,小学成绩好,就是打下好基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就是绝大部分让孩子参加校外培训的家长的无奈心情。牢牢抓住消费者的这种心理,不断吹大期望泡沫,煽动教育焦虑,也是校外培训机构近些年来发横财的深层原因。
面对混乱的行业、疯狂的家长、迷茫的孩子,政府不能再缺位了,应该加强加大监管力度,针对行业、机构、从业者的现状,在逐渐探索与试行中拯救深陷补课怪圈的青少年及其家长群体。而诸多改变的关键,是要让义务教育回归本义。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