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结识了一位天津的女人,她努力孝敬婆婆、服侍丈夫,直到生育时才敢透露自己乙肝患者的身份,结果在医院坐月子的时候,婆婆就换了房锁,骂她是“小妖精”,到现在,她依然没有看到自己的孩子。
“想让社会用正确的眼光看待这些乙肝病毒携带者,就要先把社会的眼光吸引过来。”她毫不避讳关于她“征人吃饭是否是炒作”的质疑,“这是一场无奈的科普‘秀’,我征的不仅是饭友,而且是这个社会对乙肝患者应有的尊重。”
在许多人眼里,这个向来快人快语的女子,就像是一位路见不平就会拔刀相助的“大侠”,她的形象也颇似侠客,那两套用黑线口袋包裹起来的“易拉宝”,交叉着斜背在她肩上,活脱脱像两把长枪。
“可我是个独行侠!”“锄草”自嘲地说。到每个城市,都会有很多乙肝“战友”为她提供住宿,却不愿抛头露面去现场帮忙。
她的费用并不宽裕,为了省钱,她常常一个人推着两个半人高的行李箱赶火车,也不舍得花上5元钱雇个搬运行李的“小红帽”。她只坐硬座火车,到了市区,总是先买好地图以便熟悉公交线路。。
“锄草”的丈夫网名叫“锄头”,这是“锄草”在日本收获的一分爱情,他现在还在日本攻读博士,因为家里的存折已经被妻子拿到了国内,现在在超市兼职做运货的“锄头”,甚至凑不齐自己的学费。
尽管手头拮据,“锄草”却依然一次次地高高举起那块“征人吃饭”的木牌,木牌上画着她最喜欢的KITTY猫和一个空碗。
但这只KITTY猫也同她一起,遭遇过各种冷眼与反对。许多市民在街头看到这块牌子,扭头便走,一些女生甚至捂上了嘴巴,像是怕被传染到。
回国三个月来,“锄草”已经先后在17个城市“征人吃饭”,却不敢回到自己的家里吃一顿团圆饭,她依然怕那个城市的人知道了她的身份,家里人会为此担惊受怕。
在沈阳的活动结束后,有14个人签名,同意与“锄草”共进晚餐,但最终只有5人和“锄草”来到附近的一家饭店,其余人都以各种理由婉拒了。5人中,除了一位带孩子的父亲外,还有一名医护工作者,一名来自北京的记者,和沈阳当地媒体的一个工作人员。
18时许,6个人点了蛋黄玉米粒、夫妻肺片、娃娃菜拌蛰皮、鲈鱼、菌汤,四菜一汤,“锄草”为此花费了217元。这是一顿可口的晚餐,人们轻松愉快地聊起了乙肝的相关话题,一双公共筷子静静地躺在桌旁,从始至终,都没有人去碰过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