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拉萨6月29日电(记者胡星 李月)西藏农牧民家庭经济条件好的评判标准在过去通常是牛多、羊多、房子好,然而,近几年来随着世界屋脊公路通车条件的改善和普通百姓家庭积累的增多,现在又多了一项标准--拥有私家车。
如今,越来越多的西藏农牧民购买了私家车,无论是在藏北草原,还是在藏南山区,农牧民驾驶私家车奔驰在乡村道路上已经成为一道寻常风景。
西藏浪卡子县白地乡农民洛桑土多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已经购买了两辆汽车。他说,第一辆汽车是小货车,当时主要是往返于拉萨到乡里,为家里的小商店采购货物。随着生意越做越大,现在购买了一辆东风牌卡车,专门为浪卡子县的建筑工地运输施工材料。
洛桑土多说,以前没有想过自己会拥有私家车,一来家里没钱,“汽车应该是有钱人坐的”。其次是家门口的土路“赶马车都费劲,更别说开汽车了”。
近年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国支援西藏力度不断加大,农牧民通过发展特色农牧业,参与建筑和旅游等产业收入有了大幅提高。2008年,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176元,同比增长13.9%,连续6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势头。
收入增加了,农牧民购买汽车的愿望也随之迫切。洛桑土多说,今年准备再买一辆货车继续跑运输,“现在开车跑运输,一个月能挣7000多块钱。汽车成了家里主要的创收工具。”
西藏过去落后的交通状况对汽车的进入造成了极大阻碍。据史料记载,西藏第一辆汽车是1907年江孜的英国商务代办奥康纳翻越喜马拉雅山驶入的八马力的克莱门特汽车。当时汽车开动时,备有一批牦牛随在车后,以便途中车坏路阻时使用。
西藏如今的交通状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去年年底,西藏自治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1314公里,全区95%的乡镇和76%的建制村通公路,61%的县通油路。去年,西藏共完成交通公路建设投资45亿元,比上年增长8.25%,交通公路建设投资创历史新高。
曾经风沙滚滚的土路,现在变成了柏油路。洛桑土多说,门前这条公路状况的改善促使乡里许多人购买汽车,去年一年,乡里就有十几户家庭买了汽车。洛桑说:“有了车我们视野更广阔。”
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西藏全区汽车销售比去年同期增长94.2%,西藏农牧民购买汽车热情高涨。统计局专家认为,农牧民收入提高,加之近期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汽车销售的政策和措施,提升了农牧民购车的热情。
西藏汽车工业贸易总公司经理普布说,今年春节和藏历新年期间公司的汽车脱销,八成左右是农牧民买走的。现在一个月能卖出200多辆汽车。
2006年起,西藏民用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4万辆,2007年则以14%的增速突破16万辆。2008年,西藏民用汽车保有量更以近20%的增速达到了193000辆,不断增长的数字背后蕴藏的是西藏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悄然变迁。
“收入多了,道路好了,我现在不仅是想买新货车,还想买轿车,买好车。”洛桑土多说。而随着国家将直接购买轻型和微型载货车纳入“汽车下乡”补贴范围政策的出台,雪域高原上将有更多的农牧民圆上他们的“汽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