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大陆  >   科教  >   正文

“六一节”还是“六一劫”? 过节就是汇演?

2013年06月03日 10:15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六一”儿童节,原本是保护儿童权益的节日,却成为成人意志操控的节日,学校、社会上的各种文艺汇演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来——

  “六一”节刚刚过去,无数孩子曾为了文艺汇演而忙碌。因为有老师要看,有校长要看,有领导要看。一遍又一遍排练,让原本高兴的孩子感觉“太烦、太累,像闯难关”。

  “六一”,是谁的“六一”?是谁迎接“六一”?

  “六一”就是汇演?

  孩子说:妈妈,我累了,我不想去幼儿园

  准备“六一”汇演的默默在一个多月的训练中已经快坚持不住了。

  排练、彩排、备场,这是她经常说的词汇。

  默默选择了逃避。“妈妈,我累了,我不想去幼儿园。”妈妈方菲知道默默是紧张了。老师说,一到彩排,孩子就找不着点位,越跳越胆怯了。

  方菲不知道如何回答孩子。

  并不是所有孩子都可以被选上的。能被选上,站在舞台中央表演,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锻炼。但为何要如此一遍又一遍的排演?出些错,又会怎样?或许,孩子最真实的表现,才是最美的,那些所谓的失误,不正是童年最有趣的回忆?他们只是一群孩子。

  方菲还是请假陪孩子好好玩了一天。只要默默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骑她的自行车,在小山坡上跑来跑去,随心所欲哼唱儿歌。“开心就好,怕默默因为汇演,会暴躁,焦虑下去,以后可别真的不情愿过‘六一’!”

  “小时候过‘六一’,我就是一打‘酱油’的!”方菲自嘲。这样的经历从她的学生时代就开始。那时,她没有舞蹈、唱歌的天赋,就只能搬着小椅子端端正正地坐在台下,看同学们表演。

  一个看客,一个表演,两种角色,都不开心。

  这么多年过去了,汇演的服装更艳丽了,舞台更精致了,从校园搬到了剧院,甚至更华丽的场所,但形式怎么就没变呢?“美好的‘六一’,应该是去游园,去美餐,去踏青,去孩子们想去的地方,过他们想要过的节日。”

  是不是“六一”真的等同于一台节目?汇演就是过“六一”最好的形式?有没有问过孩子们想如何过“六一”?

  过节还是受罪?

  妈妈说:儿童节怎么成了“折磨”儿童的日子

  “把我们搞得好烦躁,但老师说了,这是为了我们学校的荣誉。”湖南一名小学生因“六一”排练占据太多时间,在网上发出公开信,向当地教育局长诉说自己的“烦恼”,一时引起不少人的共鸣。

  “看过国外小朋友的表演,很随意,很自由,让人看着也很舒心,那才是孩子天性和纯真的流露……”

  “本末倒置,荣誉至上。原本让人期盼的儿童节,保护儿童权益的节日,却成为成人意志操控的节日,各种比较,各种炫耀。孩子是过节还是受罪?这到底是‘六一节’还是‘六一劫’?”

  更有不少妈妈提出了反对之声——

  “庆幸磊磊在这时候病了。院里参加演出的孩子刚从排练厅回来,晚上10点多。下午不睡觉,连轴转,连大人都受不了,何况孩子。‘六一’到底是谁的节日?是快乐的‘六一’,还是苦难的‘六一’?你们与孩子共度‘六一’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孩子的付出是如此艰辛?”

  “我是一个妈妈,很有同感。为了‘六一’,楼下学校每天上午、下午各在操场排练一小时,站在大太阳底下练队形,真不明白儿童节怎么成了‘折磨’儿童的日子。”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