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二十四节气·寻味广西丨小雪

2025-11-22 20:13:00
来源:广西日报
字号

  春风化雨,夏露凝珠,秋叶纷飞,冬雪皑皑。自古以来,二十四节气以独有的韵律,编织着华夏大地的农耕史诗,承载着中华民族对自然的敬畏与智慧。广西云-广西日报特辟“寻味广西·二十四节气”专栏,从气象维度探秘广西,从新闻视角解读广西,围绕二十四节气进行全媒体报道,深入挖掘这一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内涵,探寻农耕文明的深邃与自然的奥秘,传承广西独特的传统文化。

  海丝古道 寻渔新路

  合浦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

  千百年来

  渔民因海而生

  向海而兴

  渔民出海捕捞。廖柳伶 摄

  北部湾的馈赠从浪尖走向舌尖

  得益于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完善的条件

  这条“寻渔”之路已形成辐射全球海洋产业链

  而这一切离不开电能等基础要素的支撑

  南方电网广西北海供电局工作人员到北海玖嘉久食品有限公司开展上门服务,为企业稳定用电保驾护航。廖柳伶 摄

  平路运河劈山向海

  翻开山海相融的新篇章

  海上白色风机连成长龙

  把海风变成电

  沿着通江达海的电网一路点亮八桂大地的灯

  国家综合能源安全保障区加快建设

  以源源不断的稳定电能撑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合浦:千年潮信系丝路乡愁

  《群芳谱》里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

  这“雪”字落在纸上

  竟化作了故乡合浦的浪花

  ——那片见证过千年帆影的蔚蓝

  合浦海丝首港。陈振桂 摄

  合浦的渔歌里藏着两个传说:

  一个是"珠还合浦"的灵异故事

  另一个是海丝之路的壮阔史诗

  青少年学生在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参观,感受文物的魅力。林启波 摄

  站在今日的合浦港区

  仍能感受到历史的余温

  新修的海丝文化广场上

  孩子们在帆船雕塑下嬉戏

  "一带一路"的标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或许就是文明的传承

  合浦从来不仅是地图上的坐标

  而是每个向往海洋的心灵共同的故乡

  启帆清香渡 茶路贯山海

  随着小雪节气的到来

  东北季风轻柔地拂过北部湾的海港

  此时恰是古代商船借风远航的黄金时节

  德保百粤驿道。广西茶叶学会供图

  德保县百粤坡的青石板路

  被岁月磨得温润发亮

  茶叶从深山运出

  在田阳奉议官码头卸下

  转入右江水系

  一一这便是广西茶船古道的最初雏形

  不仅是运输方式的转变

  更是广西从封闭内陆走向广阔海洋的象征

  形成了“山一江一海”一体化的文化地理格局。

  田阳奉议码头,是德保茶马古道所通之处。广西茶叶学会供图

  平陆运河的即将贯通

  为广西茶产业拓宽了“茶船古道”

  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江海联运”大通道

  广西茶船古道始终承载着

  “山海相通、文明互鉴”的使命

  让山海相拥的故事在茶香弥漫中代代相传

  雪落潮生 古道未央

  时交小雪

  岭南的晨雾里带上了一层薄薄的清霜

  在这天地气息流转的当口

  心中浮起两条历史路径

  ——一条是脚下沉睡了千年的潇贺古道

  一条是空气中仿佛仍凝着余香的万里茶道

  马帮的铜铃曾在这里摇碎晨昏

  商旅的足迹曾在这里踏平险阻

  它是征伐的孔道、商旅的津梁

  更是文化交融的河床

  潇贺古道。富川融媒体中心 供图

  如今

  这历史的沉香

  遇着了时代的新火

  这构建中的潇贺古道新经济带

  便是一盘顺应天时、承接地利、凝聚人和的大棋

  潇贺古道入桂第一村——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岔山村。富川融媒体中心 供图

  这不仅仅是一条经济通道

  更是一条生态廊道

  文化走廊和民族融合带

  我们要创新区域协作的机制

  搭建民族文化交融的平台

  凝聚起最为广泛的发展合力

  青枣树下的茶马往事

  走遍田东县平马镇横山社区

  何处还有古寨的痕迹

  南宋时期

  横山寨是赫赫有名的茶马大集

  是南线茶马古道的东端起点站

  马匹是冷兵器时代最重要的装备

  专家考证,瓦片出土于南宋时期。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曹丽媛 摄

  古城依右江而建

  一面以江水为天然屏障

  三面筑城墙围合出百余亩方城

  驻军、官员在此聚居

  曾经的城墙青枣树郁郁葱葱。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莫迪 摄

  “我们要让历史活起来。”

  芒果资源圃、十里荷塘与横山古寨

  正被整合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游客还能在仿古驿栈中体验宋代茶马交易

  VR技术让游客“穿越”到南宋的横山马市

  当现代科技与古老文明相遇

  横山古寨正以新的姿态

  续写着它的传奇

  云暗初成霰点微 旋闻簌簌洒窗扉

  小雪节气,从天而降的雨变成了雪。图源:大作网

  小雪时节

  不仅地面上的露凝结成了霜

  从天而降的雨也变成了雪

  小雪节气的雪往往落到地面就融化了

  或者雨雪同降

  因称为“湿雪”“雨夹雪”

  最能体现阴阳不交的气象

  是小雪的第一候“虹藏不见”

  在阴阳判若两极的小雪节气

  正是阴盛阳伏、阴阳不交的表现

  正如农谚所说“瑞雪兆丰年”

  有了雪

  农人们对来年的产量就有了把握

  小雪清寒 天地莹然

  初冬南宁晴空万里。记者 周映 摄

  小雪至,天渐寒

  广西也常受强冷空气南下影响

  遭遇大范围大风降温

  寒意明显

  小雪时节

  此时的雨水比立冬时节更少

  我区受干燥的偏北气流控制

  就会迎来晴冷天气

  气温日较差大

  夜间寒意袭人

  对于广西来说

  小雪时节需要抓紧完成秋收收尾

  加快冬种进度

  科学规划用水、加强防旱抗旱

  做好果园管护和甘蔗的砍运榨调度等工作

  八桂冬始俏 糍粑暖岁甜

  小雪节气

  生活实践中人们形成了适应小雪时节的生活习惯

  广西人以腌腊、打糍粑、晒鱼干等习俗

  将节气融入生活的烟火气中

  演绎着人与自然相守的智慧

  糍粑。图源:大作网

  “糍粑越打越黏,日子越过越甜”

  道出了广西靖西民间在小雪节气最动人的仪式感

  糍粑的造型亦蕴含深意

  人们将糯米团捏成圆扁形状、包入馅料

  寓意家庭圆满、五谷丰登

  这成为连接农耕文明与当代生活的味觉纽带

  打糍粑。图源:大作网

  八桂大地以糍粑的软糯

  腊味的咸香、鱼干的鲜醇

  书写着属于南方的冬日诗篇

  这既是人们对自然的顺应与感念

  更是千年农耕文明在节气轮转中的生动延续

  小雪藏阳 温养过初冬

  小雪节气悄然而至

  此时阳气潜藏

  小雪节气后的养生之道

  核心在于顺应“闭藏”规律

  以敛阴护阳为根本

  做好“藏”与“补”的功课

  起居养生首重防寒保暖与规律作息

  饮食调养讲究“温润益肾,清内火”

  需兼顾补肾与防燥

  精神调摄需静心养神

  规避“冬季抑郁”

  运动保健宜静不宜躁

  在这寒凝初至的时节

  遵循“藏阳护阴”的养生原则

  便能安稳度过初冬

  为来年健康筑牢根基

[责任编辑:滕丹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