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一件事|“智慧”养老更好保障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
央视网消息:10月29日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也是我国的“老年节”。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1亿。养老服务是关系千家万户的重要民生问题。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大力建设老年友好的社会环境,更好保障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智慧养老:AI助力老有所学 老有所医
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科技是重要助力。如今,在科技的加持下,老人们不但生活更加便利,学习能力、健康水平也得到提升。
北京64岁的刘女士退休后爱上了朗诵,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文艺活动,为了提高自己的朗诵水平,她最近下载了一个AI朗诵软件,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

据介绍,截至2024年末,全国已建立6.8万个基层老年教育学习点,覆盖城乡社区,而通过AI赋能,让更多的老人走进了没有围墙的老年大学。

科技不仅赋能老年教育,也在助力老年健康。在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75岁的谢先坤老人正借助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开展恢复训练,经过两个多月的练习,他已经从卧床不起恢复到可以拄着拐杖独立行走。

科技的发展不仅给更多失能半失能老人带来了希望,通过引入AI健康管家、移位机机器人等智能设备,还可以提升老年人无陪护照护的质量。
智慧康养服务平台 老人一键预约照护服务
“十四五”期间,我国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通过打造智慧养老平台,不仅可以实现三级养老服务体系的有机融合,还可以贯通机构、社区、居家的养老服务。
在辽宁大连,智慧康养服务平台整合了全市400多家养老院和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老人和家属可以在手机上查找助餐、适老化改造、助浴照料等多种养老服务,“一站式”满足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74岁的闫景龙老人因患病行动不便,借助智慧康养服务平台,他在手机上就可以下单,预约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上门提供理发、助浴、日间照料等服务。
智慧养老系统 关照老人医食住行
江苏常州运用大数据与云技术打造的智慧养老系统,可以匹配老年人需求和养老服务资源,形成了更智慧的适老生态圈。
通过为老人安装紧急呼叫、燃气报警、远程监控等智能化设备,构建起24小时响应的“智能管家”系统。

智慧养老系统还链接了代购代办、基础保洁等多项服务内容,精准地为老人提供个性化的需求。81岁的巢英乔老人过去经常为去医院犯愁,通过智慧养老系统,社区为她就近安排了陪诊师。

智慧养老系统还链接了市里知名老字号餐饮企业,打造开放的老年食堂,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餐厅就餐并享受优惠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