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新闻

C919中国人只是造了个壳子?业内人士这样说

2017年05月08日 09:13:22  来源:央视网
字号:    

  在C919的供应商名单中,除了国内企业,确实还有不少国外知名企业,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还需要进口。这是因为生产民用客机不像军用飞机那样必须不求人,利用成熟的技术既可以提升研发速度、博采众长,也可以控制成本。《航空知识》副主编王亚男表示,国际合作的方式是现代科技的通例,不是什么新鲜事。

  目前,即使是美国波音和欧洲空客这样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也不是所有零件都是自己造的,造大飞机都是全球化采购。空客公司有1500多家供应商,分布在27个国家,有30%的部件是在美国制造的。波音也有60%以上的零部件转包给其他供应商,35%在日本制造,中国企业参与制造了8000架左右波音飞机。

  首飞成功后,C919要想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还要经过一个最关键的大考:拿到适航证。为了加快进度,商飞一口气造了6架验证机,许多试验都是同时进行。

  取适航证需时日 走向国际需磋商

  首飞成功后,C919将转入适航取证阶段,这将不是一个短期内能够完成的任务。此前,我国国产新支线客机ARJ21用了6年的时间,完成了数百项考试科目,才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适航认证。

  拿到了中国民航局颁发的适航认证还不够,要走出国门进入主流航空市场,还需要欧洲和美国的适航认证。欧盟委员会运输移动总司总司长亨里克 霍洛莱表示,C919将作为中欧双边适航谈判和磋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中美双边适航协议,也有望在今年年底签署新的细则。一旦中欧、中美签订双边适航协议,C919就可以更轻松的走出国门,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不需要再重复申请,重复投入资源。

  大量圈粉 商业运营备受期待

  昨天完成首飞后,中国几大航空公司,也是C919的大客户们,纷纷在官方微博上发出祝贺。目前,C919大型客机已获得国内外23家客户570架订单,市场反应很好。作为首家用户的东方航空表示,他们十分期待C919早日投入运营,未来他们将用C919执飞上海到北京的航线。

  除了航空公司格外关注,C919的美丽英姿也大量圈粉,不少网友都表示C919投入商业运营后,要尽早去乘坐,感受国产大飞机,甚至有着急的网友自己制图,让C919披上了各家航空公司的涂装。

[责任编辑: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