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
  
北京 晴 7 ~ -3 ℃ 微风/台北 多云 18 ~ 12 ℃ 微风
特别推荐
重要文献汇集
重要言论
中共中央文献
全国人大文献
中央政府文献
全国政协文献
中央军委文献
外交文献
国台办文献
其他部委文献
民主党派文献
民间团体文献
历史文献
地方政府文献
台湾地区相关文献
中国政府白皮书
七日回顾
历史上的今天
大事记
数  据
涉台常识
中国概况
 
 
 
字号:
国民经济

  时间:2005-11-16 09:43    来源:     
 
 


经济体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中国犹如一个极度贫弱的巨人,近5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国家,全国主要工业品最高年产量仅为:纱44.5万吨,布27.9亿米,原煤6188万吨,发电量60亿千瓦小时;粮食最高年产量也只有1.5亿吨,棉花84.9万吨。此为新中国经济发展的起步点。

  通过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50余年后的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人民生活也整体达到小康水平。从1953年到2000年,中国已陆续完成九个“五年计划”,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使中国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步高速增长,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万亿元,增长速度达8%。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最重要的改革内容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中国政府一直推行计划经济体制,由国家专门机构“计划委员会”来规划和制定经济发展各个领域的目标。工厂按照国家计划生产产品,农村按照国家计划种植农作物,商业部门按照国家计划进货和销售,所有的品种、数量和价格都由计划部门统一制定。这种体制使中国经济能够有计划有目标地稳定发展,但也严重地束缚了其本身的活力和发展的速度。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当时的中国领导人注意到中国经济及其发展速度与世界的差异,作出重大决策:对中国实行了几十年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1978年,改革率先在农村展开。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民重新掌握土地的使用权,可以自主安排农活和处置农产品,由他们自行决定种什么、种多少;在农产品的经营方面也给予农民更多的选择权,取消统购派购的做法,放开大部分农副产品价格;取消过去众多的限制性政策,允许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开办乡镇企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以空前提升。

  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1992年,经过十几年改革开放的尝试,中国政府有了更加明确的改革方向,此便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政府正式发布的文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城乡居民提供同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1997年,中国政府进一步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使经济体制改革迈出更大步伐。

  到2002年,各项改革有序推进,成效明显。现在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显著增强,宏观调控体系日趋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按预定计划,到2010年,中国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源:中国网)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中国现代化建设大体分“三步走”。这一战略部署就是: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共十四大进一步提出,要在20世纪90年代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实现第二步发展目标;同时,也对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提出初步设想。

  中共十五大又将第三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共十六大提出,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来源:新华网)

国家重点工程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是中国政府为改变经济发展布局,实现全国资源合理调度的三大战略性工程。利用西部水力、煤炭资源,建设输电通道,将电送往东部城市的“西电东送”工程,总投资达1160亿元,现已全面进入实施阶段;从西部起始,铺设一条全长4200公里的管道,穿越九个省、市、自治区,将天然气送往华北及东部城市的“西气东输”工程,总投资3000亿元,到2002年底已完成总工程量的一半;“南水北调”工程于2002年12月27日正式启动,一期工程总投资1560亿元,到2010年完成后,将首先解决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同时实现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的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目的是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保障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1952年,毛泽东在视察黄河时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宏伟设想。1972年,中国在汉江兴建丹江口水库,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开发打下基础。

  1992年,江泽民提出要抓紧南水北调等跨世纪特大工程的兴建,南水北调的实施被提上国家议事日程。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持续进行几十年的调研工作,在分析比较了50多种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分别从长江下游、中游和上游调水的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江苏省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上,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经隧洞穿黄河,流经山东、河北至天津。输水主干线长1156公里;一路向东,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输水线路长701公里。中线工程,从长江中游北岸支流汉江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输水总干线全长1267公里。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补充黄河水资源的不足,主要解决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等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在规划的50年间,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分三个阶段实施,总投资将达4860亿元人民币。

  2002年至2010年为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近期阶段,总调水规模约200亿立方米;2011年至2030年为中期阶段,调水规模约增加168亿立方米,累计达到368亿立方米左右;2031年至2050年为远期阶段,年总调水规模约增加80亿立方米,累计达到448亿立方米左右。(来源:中国网)

人口与就业

  中国人口与经济概况

  1997年末,全国人口12.36亿,其中市镇人口3.7亿,占29%,乡村人口8.6亿,占71%;男性占51%,女性占49%。

  1997年,劳动力资源为8.35亿,城乡从业人员6.96亿。

  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747,72亿元,按可比价为1991年的1.87倍,从1991年到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2%。到本世纪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使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使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前提下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就业与劳动者素质概况

  1997年底,全国从业人员6.96亿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2.02亿人,占总从业人数的29%,乡村从业人员4.94亿人,占总从业人数的71%(见附图1);城镇从业人员中,各类经济单位职工1.83亿人,城镇个体劳动者1919万人。乡村劳动者中,农业劳动者3.2亿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3亿人,乡村个体从业人员3522万人。

  1997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578万人,登记失业率3.1%。

  1997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为3.47亿人,占城乡从业人员总量49.9%;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为1.64亿人,占23.7%;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为1.83亿人,占26.4%。与1991年各产业从业人员构成的60:21:19相比,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下降9.8%,第二产业上升2.3%,第三产业上升7.5%。

  1997年,城镇从业人员中,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为1.1亿人,集体经济单位从业人员为2883万人,联营和股份制经济单位从业人员为511万人,个体、私营、外商投资经济单位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分别为1919万人,750万人,300万人和281万人。

  与1991年相比,1997年,个体劳动者增加1.8倍,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增加10倍,外商投资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增加2.1倍,港澳台投资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增加3.1倍。

  中国劳动者中,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分别是12:36:38:11:3。新就业人员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比例达到70%,在职工人中技术工人的比重,初级61.5%,中级35%,高级3.5%。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概况

  截止到1998年9月底,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人数为716万人,占国有企业职工总数的6.8%。

  目标任务

  国家将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工作。

  每年实现再就业的人数大于当年新增下岗职工人数。1998年已下岗职工和当年新增下岗职工的50%以上实现再就业。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就业机制。

  主要措施

  ──普遍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

  ──资金采取“三三制”,即:财政预算安排1/3,企业负担1/3,社会筹集1/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宽分流安置和再就业渠道。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强化再就业培训。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搞好宣传教育。

  培训就业改革目标

  在目前经济转轨时期,中国政府更加重视职业培训与就业的结合,积极探索和寻求职业培训与劳动就业结合的 有效途径,使培训与就业相互促进,协调运作。

  在国家总体规划中,制定促进就业与职业培训同步发展的目标。

  ──国家计划在1996-2000年的5年中:

  a.在城镇,实现新增就业4000万人;

  b.将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并根据改革进程,积极稳妥地分流企业富余人员;

  c.在农村,向非农产业转移4000万农业劳动力。

  ──在这五年中,国家将继续推行三个就业计划项目,即“再就业工程”,“农村劳动力流动有序化工程”和“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工程”。

  为配合“再就业工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了“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该计划的总体目标是:从1998年-2000年的三年中,为1000万下岗职工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服务(对1000万下岗职工普遍进行职业指导,对其中600万人进行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培训)。通过努力,使下岗职工树立新的就业观念,转业转岗人员掌握实用技能,自谋职业者增强创业能力。具体任务:1998年300万人;1999年350万人;2000年350万人。

  国家计划中确立的职业培训目标:

  ──加强后备劳动力培养,使城镇新就业人员和农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人员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比例由目前的70%提高到80%至90%;

  ──所有转岗转业人员在重新上岗前都能得到必要的职业培训;

  ──使中级工比例提高到50%左右,高级工比例提高到6%左右,建立一支以中级工为主体,高级工为骨干的产业工人队伍,为促进和稳定就业服务。 (来源: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网站)

物价管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监测预测价格总水平变动,提出价格总水平的调控目标、调控政策和价格改革建议;起草商品价格和收费方面的法律、法规;拟订重要商品价格和收费政策并组织实施;提出价格管理的范围、原则和办法;拟订和调整中央政府管理的商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组织重要农产品成本调查。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司指导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组织实施价格检查,依法处理商品价格和收费的违法行为和违法案件;承担中央各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和中央企业的价格违法案件的审理工作;起草价格监督检查的行政法规、规章,按规定受理价格处罚的复议案件和申诉案件。

  国家发展改革委直属单位价格监测中心是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成立、国家发展改革委直属的全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国内、国际市场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的监测工作,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报告制度,调查、分析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供求的变动情况。跟踪反馈国家重要经济政策在价格领域的反映,加强价格预测并适时提出预警建议,编辑、出版《价格公报》,做好价格信息发布工作,并协助开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的成本调查工作,配合指导地方价格监测业务工作。(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
 


(来源:中国政府门户网站)


责任编辑:齐晓靖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