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台湾名门公子之陈信宏:从音乐人到艺术创作者

时间:2012-02-17 08:59   来源:中国台湾网

资料图:阿信

  陈信宏,昵称阿信,1975年12月6日生于台北北投,毕业于台北实践大学室内设计学系,为台湾知名乐团五月天主唱,亦是知名词曲创作人。同时也是知名词曲创作者滚石唱片三大难搞之一(阿信、光良、奶茶),潮流服装品牌stay real的创始人/设计者之一,相信音乐股东之一。

   2010年的MoCA上海当代艺术馆“纯真年代”展览,阿信首次以“音乐、视觉跨界创作者”身份,正式发表个人的多媒体创作。他在Dear Ball与Dear Box两件作品中,延伸五月天演唱会中的视频精华,融入于几何雕塑,以结合光学精密投影与大型空间雕塑来作互动呈现。其实最初策展人陆蓉之找到阿信时,他有点不相信这件事真能达成。他觉得 MoCA上海当代艺术馆的标准很严格,而他又还不曾把自己看作职业的艺术创作者。展览最终办成了,他挺意外。

    在那次展览的演讲交流环节,阿信谈起过自己创意的达成方式。那就像往湖泊中丢石头:你经年累月地投石湖中,每次都只听到“扑通”一声,好像什么都不曾获得。但有一天,某颗石头扔下却不再下沉水底,因为你过往丢下的石头终于填满了那个湖。这些石头是否有它们具体的名字?阿信花了点时间去回忆。“我自己比较少从单一的作品里面得到灵感, 大家可能会以为看到一部电影或者一本书就突然产生想法,其实需要蛮长时间的沉淀和消化,那个时刻才会突然蹦出来。”

    从音乐人到艺术创作者,阿信觉得这个转换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从台北师大附中美术班,到实践大学室内设计系,他回忆说:“有关创作的事情我觉得都会有一些呼应和相关的地方。当初其实没有想到会把领域拓宽成这么多不同的项目,不过因为我们在大学里面主要一堂课就是创作概论,有一整年都在讨论有关基本创作这样一个大的题目,所以当时受到的训练算蛮扎实。”他还不经意地提到,上海的“纯真年代”和台北的“一克拉的梦想”突破了某些艺术展的纪录。将过去未必有到艺术场馆看展的人吸引过来,这可以被看作是阿信艺术尝试的收获之一。 他把小时候的书法课、大学时代的基本创作练习看作必须的功课,投入之后获得的东西远远超过预期,因为“当时觉得有些乏味,但是后来的际遇让我觉得幸好当时有熬过那些枯燥的阶段”。

    “梦想是颗钻石,但是是一颗血钻石”,在台北与不二良等朋友共同经历过“一克拉的梦想”展后,阿信把梦想具化为这么一个句子。“很多人有梦想,但又都会觉得梦想是很难达成的。然而我觉得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的磨练和苦难,就让我想到《血钻石》那部电影。大家为了开采钻石牺牲很多汗水、生命和努力。其实每一颗钻石的成形就要牺牲那么多的青春和岁月,我觉得这样形容梦想是蛮贴切的。”

    他觉得自己的经历很幸运,因为追求永恒的梦想“其实是很不人性跟人道的”,而在追寻过程中,能够跟朋友一起合作,产生可以令人享受工作的乐趣,阿信觉得这个是自己能坚持一路走下来的重要原因。所以如果世界末日在当下发生,他宁愿先把梦想丢开,好好享受当下,和朋友去吃一顿麻辣锅。

    “一克拉的梦想”就像阿信回归艺术专业交出的答卷,而威尼斯双年展上的“地球”延续着同样的概念。他的作品之一,是重达200公斤的“地球扭蛋”。机器里其他的扭蛋都是白色,代表地球的那颗却是纯净独特的蓝色。“人类最后的纯真年代”是阿信那个系列的灵感来源。 这种纯真在他看来就如同童年在手里握着仅有的几个硬币,跑去杂货铺转扭蛋机。因为常常不能转到想要的那个玩具,于是他说“我要造一个扭蛋机”。如果说“地球”系列作品在诠释的概念很多人一看就能明白,那也并不意外。

    “我觉得我的工作是一个跳板的角色,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作品大家能够有更简单的角度去欣赏艺术品,所以我的作品都不太艰深,但又有一定特别的含义。借这个跳板,能够让大家认识他们之前没有了解的东西。”阿信带着自己在艺术相关领域颇有成就的伙伴加入,希望他们能够得到更多关注,让伙伴们的梦想也能变得更大。

编辑:李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