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台湾音乐大事记之1994

时间:2006-06-06 15:21   来源:

 

  出过一张创作专辑的张宇,他独特浑厚的嗓音,在第一张“走路有风”专辑推出时就吸引了注意,1993.11推出了第二张创作专辑“用心良苦”则更上层楼,张宇似乎很懂得市场流行的法则,因此他写的歌,很容易获得喜爱,一直觉得“用心良苦”这首歌很绝妙,主歌开头的六句,居然是相同的旋律,他后来彷佛又以这样的手法要写“责任”等歌,不过都没办法像“用心良苦”一般成功,相信他在写该曲时应该也有神来一笔之感!

  这一年,香港歌手王靖雯(原名王菲)挟着在香港闯出响亮的名号,(她唱过粤语版的“容易受伤的女人”),在制作人杨明煌的打造下,一战成名,当时她小平头的造型与同自香港越洋而来的关淑怡同出一辙,起初还让陌生的观众搞不清楚谁是谁!第一张在台发行的“执迷不悔”专辑,有极流行的旋律与时代感,唱红了第一首国语作品“执迷不悔”,然而最让人传唱不已的则是由姚谦填词,黄国伦谱曲的“我愿意”,这首歌让王菲能收能放的嗓音得到适当发挥,唱片中王靖雯有很丰富的声音表情,带着爵士风味的〈软弱〉她唱得气若游丝,变化多端的尾音衬着萨克斯风的随性,真可谓相得益彰。就算是旋律颇为普通的“变幻的世界在转”,被她唱得也很有独特的飘忽感。在专辑里,王靖雯也翻唱了特里?阿莫斯(ToriAmos)的一首歌,填上了中文词,叫作《冷战》。这是她独特行腔的开始,极富特色的鼻腔音运用,正是援引了阿莫斯原有的唱腔。香港向有翻唱歌曲的传统,王靖雯也是在这个传统中行事,所不同的是,她翻唱的东西不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东西,而是流行中稍稍有些异质的品类,与香港歌星一贯的唱法相比,这是一次有新意的引进。这张专辑整个听下来其实满舒服,虽然曲风缺乏一贯性(作曲者和翻唱歌曲作品在专辑中呈不规则形散落一地,整体音乐风格有点杂乱),但编曲的精彩可以弥补这样的问题。然而跟她往后处处让人惊艳的作品比起来,这张“国语”处女专辑实在显得过于普通而单调。

  继陈淑桦,娃娃之后,李宗盛又重新塑造了大家公认很会唱歌的辛晓琪,一直以来辛晓琪都欠缺一首足堪代表的歌曲,给人的印象始终只停留在“会唱歌”的印象中,于是李宗盛为她量身订作了一首“领悟”(1994.5),是以辛晓琪本身发生的失恋故事为蓝图,唱得辛晓琪泪眼汪汪,MTV中她真情的流露令人难忘,从此,辛晓琪便多了个“疗伤歌后”的称谓,之后推出的专辑“味道”(1994.11),“遗忘”,“爱上他,不是我的错”,“女人不该为难女人”等均承袭此一路线,彷佛她的歌是专门为因爱受伤的女性而唱的,这与歌手堂娜第三者形象的“外遇情歌”,颇成对比,代表作有“奢求”,“自由”,“退路”,当时为成熟女性而唱的歌曲似乎不少,比如裘海正“爱我的人与我爱的人”也有相似的情节,当时也很走红,作曲者是自己也唱歌的游鸿明,歌曲的渲染力很强,加上唱片公司强迫推销的打歌模式,“逼”得人人都会唱上两句,因此这张唱片也曾抢上金曲龙虎榜的排行后冠,成为裘海正最成功的一张作品。

  跳槽至飞碟连出了两张专辑的刘德华,终于在新的制作搭档陈耀川清新的妆点下,1994年4月以一曲“忘情水”稳固江山,这首歌曲的流行颇令人意外,不过它的旋律确实很通俗,词也符合流行的市场法则,又有点新意,所以能够在众多歌曲中脱颖而出不无道理。专辑中另一首好歌“缠绵”,则是熊美玲,林秋离的作品,也一样耐人寻味,还有市场味十足。黄庆元词曲的“你是我的温柔”,不过笔者比较偏爱最后一首“峰回路转”,这首是巫启贤的作品,描述拥有一些社会成就的人,在回首来时路时,重回原处,却有不复原始心境的怅然,歌曲的诚意十足,很适合静静欣赏!
约莫同一个时期。在大陆很受欢迎,也被喻为“歌神”的吕方,带来了他的新歌“多爱你一天”,然而最受欢迎的歌曲则是专辑中的第一首“老情歌”,同样都是陈耀川,李安修的词曲搭档,当时他们合作了不少歌曲,像刘德华陆续的几张作品的主打歌,包括“天意”,“真永远”,“相思成灾”,都是他们的杰作,不过似乎很快他们就走进了窠臼之中?!很多作品的结构,甚至旋律都很像,(郭富城后来演唱的“谁会记得我”,几乎是“老情歌”的翻版),不似最早的这几首来得深入人心,“老情歌”已被列为经典,相信以后必然还会流传下去。而吕方干净嘹亮,不带压力的嗓音,为这整张专辑的歌曲加分不少,是一张水平整齐,颇值得收藏聆听的专辑!

  今年在歌坛的强片有王菲(迷),赵咏华(最浪漫的事),张宇(用心良苦),裘海正(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关淑怡(难得有情人),叶瑷菱(残缺的温柔),张信哲(别怕我伤心),刘德华(忘情水、天意),张学友(偷心),齐秦(无情的雨无情的你),江蕙(苦酒的探戈),巫启贤(太傻),李翊君(黑玫瑰、苦海女神龙)等。

(来源:银川怀旧音乐空间)

编辑:秋日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