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80年代出现的台湾电影新浪潮(3)

时间:2008-03-13 14:06   来源:《中国电影百年》

 

  这样一来,即使两人见面也是沉默不语,低垂眼帘,这种恋爱理所当然地就不能和对方做出明确的约定。对阿远来说,一旦与阿云分手进入军队或其他地方,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越发招致思念。但对阿云而言,即使在写信的时候相当真诚,但对于阿远这样一个仅仅初中毕业,只能在小企业之间换换工作,未来一点都没有着落的人,多数情况下是将他看做一个不太可靠的兄长,她的感情只能维持在这一层次上。正因为如此,她会在阿远服兵役期间,轻易地就和一个在邮局里工作的青年人结了婚,这个人与其说是稍微能让阿云有所依靠,还不如说是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当然或许其中还有什么别的隐情也说不定。虽然阿远对具体的情况不是很清楚,但后来不论他寄出多少封信,都因地址不明而被退回。阿远从弟弟的来信中得知真相后只能痛哭流涕。

  这部影片的基本线索就是阿远的失恋。这个意外的结局有违一般青春片的套路。但是,在普通青年人的人生中,这却是稀松平常之事。少年在一次又一次受到这种常见的打击中成长为青年,随后又渐渐长大成人。正因为这是常见的情形,所以影片就没有过分地夸张这个事件。然而,阿远当时所感受到的悲伤的深切与真实,已经被清楚而鲜明地描绘了出来。当他用一双经历过伤痛的眼睛重新审视故乡的景色时,观众与主人公一起体验到它们是多么的充满柔情。在影片的结尾,阿远的阿公知道了他失恋后避而不谈,只是在田间说了些关于蔬菜收成等的无聊话题。最后的这一组镜头,拍摄得甚至能让观众都感觉到空气的湿度。

  这部影片没有把人生常见的失恋故事加以戏剧化的强调,而只是客观地将这种人间悲情更加凸现出来,从而让人们看到,即便是最平常的事情也能够引发出深厚的感情。

  比如,为了在空地上看露天电影,常常挂上被单似的银幕,银幕鼓满风后就膨胀起来,这类情形可以表现出人们对该部影片充满了期待之情。另外,当矿工的阿远父亲与矿工同伴们讨论关于改善劳动条件的情形,也与此相似。说到改善劳动条件,会让人觉得就像是严肃的左翼电影,但这里给人一种晚上乘凉闲聊般的感觉,谈的都是一些极其质朴的话题。在这里,劳动让人感到了人间的温暖,关于劳动的话题也有了一种特别的风情。总之,在这部影片中,阿远在他供职的那些台北企业里,虽然经常和老板发生各式各样的口角,但包括说话严厉唠叨的印刷厂老板娘在内的所有人其实都是富有人情味的,在老板和打工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温和的人情关系。

  尤其是当阿远被征入伍时,善良的老板鼓励他说,现在与日据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了,如今当兵就像进了管吃管住的学校一样。观众通过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深厚友情,进一步看到了饱含情感的温和的人。很显然,在这些富有人情味的人们中,最应受到观众喜爱的人物,就是阿远的阿公。饰演阿公的是一位名叫李天禄的老演员,据说他是台湾木偶戏界的著名演员,其表演出色地反映了影片中有声有色地玩味人生的种种妙处,确实非常成功。

  直至80年代中期以前,台湾电影一直受到严格的政治审查。我曾经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在电视时尚类节目中,只因为拍摄到了五个星型的装饰图案,节目编导就被怀疑是在赞美、暗示中共的五星红旗,于是他就被绑到局子里,录下了口供。

  不久,台湾在经济高速成长中获得成功,国际化的程度大大提高。为了融入西方社会,开始了电影的自由化进程。1989年,侯孝贤导演的《悲情城市》成为自由化运动的重要里程碑。因为影片公然描写了在此之前被严禁公开谈论的国民党1947年大规模镇压台湾人的事件。

  以后,又陆续拍摄了一些暴露国民党独裁时代所发生的残暴行为的影片,这些内容以前无论如何是不能描写的。虽然这类作品数量很多,但迄今为止最优秀的一部作品,或许应该是1995年由万仁导演的《超级大国民》一片。(佐藤忠男)

 

 

编辑:贺晨曦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