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台湾偶戏剧种:布袋戏

时间:2006-05-15 17:17   来源:

 

一、布袋戏的起源

  掌中戏又称布袋戏,根据考证与艺人传说,布袋戏约产生于十七世纪。其来源说法不一,文献上记载,可能从傀儡戏演化而来,“耍傀儡子:一人挑担鸣锣,前囊后笼,耍时以扁杖支起前囊,上有木雕小台阁,下垂其篮布围,人笼皆在其中。”另有人据此认为布袋戏之原始形式,可能源自大江南北流浪的“肩担戏”。

  布袋戏来源,民间传说有三种:其一是明代福建泉州书生梁炳麟所创,因梁炳麟屡试不中,某次于上京赴考之前,至九鲤湖仙公庙祈梦,梦见一白发老翁于其手上题“功名归掌上”五字,梁炳麟据此认为得以金榜题名,但结果仍然落榜。他于回家途中投宿旅店,见隔壁房客正操演傀儡戏,感于傀儡戏须以绳索操控相当不便,遂发明径以手掌操弄之布袋戏,后来方知“功名归掌上”之真正意涵。其二是梁炳麟屡试不中,怨天尤人,于家中制木偶把玩解闷,以其满腹经纶,遂结合诗词文章与稗官野史,编造戏曲,以炫其才华,并藉偶人演出布袋戏,嘲讽时政,发抒胸中不平之气。其三为一落第秀才流落街头说书,为避免抛头露面,遂隔布帘讲古表演,后因过于单调,加入木偶之操弄,增加戏曲效果。

二、布袋戏的音乐与剧目

  台湾传统布袋戏主要传自福建漳州、泉州和广东潮州地区,因此布袋戏音乐通常以南管和潮调作为后场。清末明初北管戏曲盛行,布袋戏也援用北管音乐,所以南管、潮调与北管便成为传统布袋戏主要后场音乐。

  南管布袋戏的后场、唱腔、剧目与梨园戏相似,使用南鼓、箫、嗳仔、琵琶、三弦等乐器。南管布袋戏剧本以文戏为主,著名剧目有《一奸七命》、《大补瓮》、《白顺天》、《四九弄》、《打花鼓》、《西厢记》、《吕蒙正》、《朱连赴考》、《牡丹亭》、《孟姜女》、《拜月亭》、《马俊过江》、《桃花过渡》、《荆钗记》、《陈三五娘》、《番婆弄》、《汉宫秋》、《管甫送》、《刘伯宗复国》、《郑元和》及《蔡伯喈》等。

  潮调音乐和道士做功德所使用的曲调相近,民间俗称【师公调】或【道调】,主要乐器有堂鼓、单皮鼓、胡琴、唢吶及铙钹等。潮调布袋戏剧本多为文戏,如《十二花胎》、《八义图》、《三疑计》、《主考斗诗》、《打春桃》、《打架训弟》、《孟月红》、《封神榜》、《封剑春秋》、《师马都》、《高良德》、《训商辂》、《割胕》、《说岳》、《对影悲》、《蔡伯喈》、《刘伯宗复国》、《双官诰》及《绣姑袍》等。

  北管布袋戏使用单皮鼓、堂鼓、唢吶、京胡、椰胡与铙钹等乐器。其剧目相当丰富,几乎北管戏曲所有剧目都为布袋戏所引用,如《三进宫》、《天水关》、《天界山》、《王英下山》、《五台山》、《太平桥》、《甘露寺》、《白虎堂》、《百花亭》、《走三关》、《回窑》、《别师》、《别窑》、《泗水关》、《空城计》、《武家坡》、《放雁》及《彩楼配》……等,剧目之多,不胜枚举。

三、布袋戏剧团之组织

  布袋戏剧团之组织,可分为前后场。前场由主演及助演组成,主演俗称“头手”,负责全场口白并操弄主要脚色;助演俗称“二手”,协助主演操演部分戏偶或“扮尪仔”,以及“捡场”与“赞声”。后场包括唱曲艺人与演奏乐器之乐师,人数视剧团需要而定。以北管布袋戏后场为例,一人司鼓,为后场指挥,负责单皮鼓、扁鼓、拍板、堂鼓及扣仔板等乐器;一人掌锣,负责大锣、中锣、小锣及小钹;弦吹二人,负责唢吶、京胡、壳仔弦、二胡及月琴等乐器,其中一人为“头手吹”,另一人为“副吹”。唱曲人数则不固定,有由前场头手担任者,另有由后场打锣、弦吹兼任,或另由专人负责演唱。

四、布袋戏表演艺术

  偶戏表演艺术首重声腔念白与操偶技巧,布袋戏演出系由主演者担任所有脚色之念白,按剧中脚色性别、年龄、性格,以及情境之不同,使用不同声腔;而不同的人物也有不同的台词,如生、旦讲究文雅端庄,净脚力求粗犷豪迈,丑脚则着重幽默与逗趣。布袋戏俗语谓:“一声荫九才,无声甭免来。”意谓声腔分明,念白清晰,正是布袋戏表演之基本条件。其次,“布袋戏上棚重讲古”,剧情中经常运用念诗、作对、猜谜之方式以及说理之情节,因此演师亦须具备深厚之汉学基础,演出时方能文词优美,出口成章。

  操弄戏偶俗称“请尪仔”或“夯尪仔”,为偶戏表演之重要关键。由于偶戏演出无法运用面部神情与灵活之肢体,因此唯有仰赖演师精致的操偶技巧,方能使戏偶栩栩如生。学习“请尪仔”除须熟练各种脚色均有的整冠、亮相、走台、坐定等基本身段外,进而必须学习托盘、写字、斟酒、举杯等细腻之文戏动作,以及跑马射箭、空打、对打、舞大刀与翻身等武戏动作。

  北管布袋戏在演技上多所创新,如跳窗、对打及摆阵等武戏为其特色,尤其是高难度的“跳窗”,更非一蹴可几,台湾戏曲俗谚谓:“吃到老才在学跳窗”,表示南管布袋戏式微之际,许多老艺人才开始学习跳窗动作,但为时已晚。

  操偶技巧除须结合手指、手掌,配之以适度腕力,使戏偶的舞台动作维妙维肖外;尚须掌握各种脚色不同之行为与个性特征,如小旦婀娜多姿、须文(老生)的稳重、武生之凛然威风,以及丑脚的诙谐逗趣,均须各尽其态,演出时方能淋漓尽致,引人入胜。

五、布袋戏的工艺美术

  布袋戏表演艺术除欣赏戏曲与音乐之美,传统工艺亦为欣赏重点之一,举凡戏棚、戏偶雕刻、脸谱彩绘与服饰,均为艺术之表现。戏棚为布袋戏演出时所使用的前场舞台,为戏笼中之固定设备。民国以前,一般布袋戏戏棚为木雕“四角棚”,高及宽各约四尺,深约一尺半,梁柱饰以繁复之雕饰。民初以来,再精雕增大为“六角棚”,俗称“彩楼”,高及宽各约五、六尺,深约二尺,其雕刻之精致可与富丽堂皇之庙宇殿堂媲美,堪称木雕艺术之精品。除精雕外,考究之彩楼尚装贴金箔,然价格昂贵,非一般戏班所能购置。彩楼之构造可分盖、柱、屏及底座等部分,可拆解,便于装运。中日战争期间,开始使用布景舞台,布袋戏班几乎均改用布景,金光布袋戏盛行后,彩楼为色彩鲜艳之荧光舞台所取代,精致之彩楼仅见诸少数较具规模的布袋戏班,成为戏团之“艺术品”或“骨董”。 除彩楼外,传统布袋戏戏偶亦采雕刻,高约八寸至一尺。早期台湾戏偶之雕刻源自大陆,有花园派及涂门派之分。花园派宗师是清同治年间泉州的江加走(原名长青),擅雕刻,戏偶作品达万件以上;涂门派则长于粉饰(尤以大花脸见长)。台湾戏偶除泉州雕制者外;后来亦自行制造,材料则用木雕(樟木或榆木),或用赛璐璐、纸浆、木屑凝固塑制而成;目前则多用压克力灌模制造。

  布袋戏戏偶可分身架、服饰及盔帽(头戴)三部分;身架又可分成头(木雕)、布身、手(木雕之文手或武手)、布腿(实心)及鞋(靴、木雕)。偶头造型依生、旦、净、丑分类,扮相达七、八十种之多,除有彩绘脸谱外,常有活动之眼睛与嘴巴。戏偶之手掌亦采木雕,并分手掌与手指,便于灵活表演;“尪仔手”又有“文手”与“武手”之分,文手之手掌以两节相接,可扬起或下垂,表现不同的动作,掌心有铁丝圈成小圈,可以插入扇子、拂尘等道具,武手握拳,中空,用以插入道具(如各式武器)。

  布袋戏头盔制作融合剪、糊、塑作等多项民俗手工艺。一九二八年,李天禄(一九九八年逝世)组“玉花园布袋戏班”,当时制造布袋戏头盔者,有芳古居与振源两家。完备之戏笼,须有数十种盔帽,以便配合各种剧目与脚色之需。至于布袋戏服饰,则具刺绣之美。基本上是融合汉、唐、宋、元、明历朝服饰之风格,搬演时不须因剧情所属时代之不同,而作不同选择;但一般而言,服饰有男女、文武及贵贱之分,不得张冠李戴。

  除戏偶外,布袋戏表演尚需各种道具、武器及动物偶。一般道具有桌椅、文案、扇子、葫芦、杯、壶、盘及拂尘等。武器有大刀、排带刀、剑、金钱枪、月牙刀(沙僧用)、锤、青龙偃月刀(关羽用)、判官笔、雌雄剑……等。动物偶则视剧情而定,以龙、马、老虎等最为常见。

六、台湾布袋戏的发展与现况

  掌中戏遍布闽南各地,除福建漳、泉之外,并流行于潮州地区;而台湾的布袋戏,正是来自漳州、泉州及潮州三大系统。如连雅堂《台湾语典》谓:“‘掌中班’有南、北曲之分,说白皆用泉语,诙谐尽致;作对吟诗,饶有趣味。且常演全本。雅俗咸喜观之。”一般而言,台湾布袋戏艺人亦多以其戏曲音乐作为区别,有南管布袋戏、北管布袋戏及潮调布袋戏之分。

  根据《台湾省通志?学艺志?艺术篇》所载,台湾布袋戏音乐历经转变,分布之不同,其内容谓:“其初,此戏仅有南管一种,嗣而分为南管、北管两种。南管擅演文戏,……北管分为二派:一隶乱弹系统,一隶平剧系统。唯其道白,均用本省土音。平剧系统之北管‘布袋戏’,盛行于本省北部;乱弹系统之北管‘布袋戏’,则盛行于本省中南部。而自台中之(按:当为“至”字之意)高雄一带,各种派系,尤称复杂。该地以云林县为中心,原是南管之天下。后分三派:由泉人所授者,称为‘白字’;由漳人所授者,称为‘乱弹’;由潮人所授者,称为‘潮调’。唱念互异,而各有其地盘:‘乱弹’盛行于斗六、西螺、斗南、虎尾、古坑、二仑等地;‘白字’盛行于台西、麦寮、褒忠、四湖等地;‘潮调’则盛行于水林;口湖等地。”

  布袋戏之发展与演变,由大陆而至台湾,可分为“笼底戏”、“北管戏”、“古册戏”、“剑侠戏”、“皇民化运动”、“金光布袋戏”、“反共抗俄剧”及“广播电视布袋戏”等八个时期。“笼底戏时期”指最早由唐山师傅所传,或家传戏班从大陆带来台湾所演出之戏曲;“北管戏时期”指清光绪年间,布袋戏本地化之初;“古册戏时期”指民初,以章回小说、历史故事为主要内容之时期;“剑侠戏时期”系指一九二○年代,搬演内容以江湖侠义情节为主;“皇民化运动时期”指一九三七年中日战争爆发,日本总督府在台推行皇民化运动,布袋戏团被迫成为日本政府政治宣传之工具;“金光布袋戏时期”为一九四八年,李天禄搬演《清宫三百年》,叙述少林寺洪熙官、方世玉等人三建该寺之故事,开启金光布袋戏之风;“反共抗俄剧时期”是一九五一年初,国民党政府倡导反共抗俄,传统戏曲演出内容多加上口号;“广播电视布袋戏时期”,指一九六一年,金光布袋戏流行之际,“宝五洲掌中剧团”的郑一雄,将布袋戏录音,提供广播电台播放,广受欢迎。同时,黄俊雄自资拍摄《西游记》电影布袋戏,一九六二年,李天禄于台湾电视公司主演《三国演义》,揭开电视布袋戏序幕;一九七○年,黄俊雄在台视演出《云州大儒侠》,于是电视布袋戏轰动一时,剧中的史艳文成为家喻户晓的戏曲人物。

  日据时期南管布袋戏班“金泉堂”,其著名主演童全,绰号“胡须全”,演技堪称一绝,该团与同属南管系统,以婉约典雅著称的“龙凤阁”主演“猫婆”,经常较劲演出对台戏,民间遂有“胡须全与猫婆拼命”的俗谚。此外,当时许天扶主持的“小西园”,为最负盛名的北管布袋戏班,目前已传至许王、许国良父子,为北部地区优秀之布袋戏团。西螺的“新兴阁”系锺秀智、锺任祥父子主持,为日据时期潮调布袋戏之代表;锺任壁于“内台布袋戏时期”即享盛名,除演技精湛外,更致力于布景、剧本等之研究与创新,颇受各地观众之欢迎。此外,当时与“新兴阁”齐名的“五洲园”,系由黄马、黄海岱父子负责,属于北管系统之布袋戏,布袋戏大师黄海岱,其弟子与再传子弟遍及台湾各地。

  台湾光复后,布袋戏盛行,开始进入戏院演出。内台布袋戏考虑观众视觉需要,戏偶亦随之加大;讲究华丽之布景,灯光变化与音响效果,目的均在吸引观众之欣赏。根据钟任壁指出,内台布袋戏兴盛时期,台北芳明馆戏园、艋舺戏院;大稻埕的大桥戏院;三重的天台、天心、天阁与天南;永和的溪洲戏院;中和的和声、中和戏院;板桥的亚洲大戏院;基隆的基隆大戏院……等,均有其足迹,得以想见当时内台布袋戏兴盛之情形。但至一九八○年左右,仅剩高雄南兴戏院、台北佳乐戏院与华兴戏院尚有演出内台布袋戏,如今内台戏已在台湾销声匿迹,没落之快,令人唏嘘!
近年来伴随科技的成长,电视布袋戏以其声光影视效果,独得年轻观众的青睐,“霹雳”布袋戏透过特殊的时空观念、脚色塑造与媒体的结合,延续布袋戏生存空间,继《云州大儒侠》之后,又创造出“素还真”、“叶小钗”及“一页书”等脚色,成为媒体、网络上的热门新宠。

  在各类传统戏曲中,布袋戏虽拥有最为广大之观众群,亦最具强韧之生命力,但发展至今,除剧本缺乏创新外,布袋戏所讲究的念白唱腔,以及操偶技巧,大多荡然无存,目前仅剩台北“小西园”、“亦宛然”、员林“新乐园”以及二水“明世界”等少数团体有完整的后场伴奏乐队;一般野台剧团多以录音带取代后场,前场戏偶成为名符其实的“柴头尪仔”,完全失去传统布袋戏表演艺术之美。因此,民众应共同关心传统戏曲所面临的问题,以挽救乡土戏曲,一般民众可成为传统布袋戏的欣赏者,而剧团除演出外,积极做法如一九九六年于台北县三芝乡,成立财团法人李天禄布袋戏文教基金会及附设文物馆,将有助于布袋戏艺术的推广与发扬。

(来源:《台湾戏曲》)

编辑:秋日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