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台湾小戏剧种介绍(下)

时间:2006-05-12 15:46   来源:


四、打七响

  闽南拍胸舞随流行地区之不同,有“打七响”、“钱鼓舞”、“钱鼓弄”或“打花草”等名称,其中有四响、七响、八响及九响不等的拍打法;在台湾则称“七响阵”、“七响曲”、“七响仔”或“打七响”,系拍打七响。

  打七响来源相传有三:其一是民间传说宋真宗时,太子遭奸人所陷,幸赖山东梁姓响马献“阵”搭救,皇帝大悦乃赐封此阵为“七响阵”,或说为宋徽宗所赐,封号为“天子门生七响曲”;其二为宋朝吕蒙正(或谓唐朝郑元和),落魄行乞时所创,高中状元,位晋三公,死后敕封为“天子门生”,尔后丐帮弟兄便以此自称;其三是从早期乞丐行乞时,表演“拍七响”繁衍而来。

  然而,黄文博则认为,此种大致脱胎于乞丐讨食技巧的“七响阵”,常与“天子门生”被合称为“天子门生七响曲”;虽“文武郎君阵”、“七响阵”及“天子门生阵”,均源自乞丐集团所发展而成的南管阵头,但不论由组织结构或表演形态观之,三者并不相同。

  七响阵演员共七人——双生、双旦及老丑三人。生与旦配对演出,其造型、服饰、舞姿、化妆及所持道具,均与车鼓戏类似。三位老丑,一执“担耞※”,为灵魂人物;一执“担竹筒”;“空手”者以“拍七响”起舞,所起之舞即为“打七响”,依序双手合拍(一下一响),再拍打大腿上侧(两下两响),然后双手交错互拍肩膀(或手臂,两下两响),最后左右拍打前胸(两下两响),七个动作必须很快完成,并重复数次。(※字上为此,下为手)

  七响阵为求生动花俏,尚演出迭罗汉、翻觔斗等特殊动作。然而,虽台湾南部地区颇多七响阵,但近年来不仅在配乐方面已多由录音带取代,连“担竹筒”及“空手”者,也多被省略或改成其它脚色,纯正的“七响阵”已逐渐消失。

五、牵亡歌阵

  台湾的“牵亡”有巫术仪式和民俗阵头两种型式。巫术仪式的牵亡魂,乃是藉由灵媒(尪姨)施法,引出亡魂与在世者对话;民俗阵头的牵亡歌阵,是一种超度亡灵的歌舞小戏。牵亡歌阵的理论根据,是由儒家慎终追远理念、佛教的轮回观念,以及道教的神鬼思想融合而成的民间信仰;其表演型态是民间戏曲、音乐、舞蹈与信仰的综合表现。

  牵亡歌阵可能源自说唱艺术,其源流可追溯到唐代的变文。唐代僧侣为宣扬教义,将佛经转变成俗讲,宋代之后演变为宝卷,题材多为反映宗教故事,藉以宣扬因果报应思想;牵亡歌阵则以说唱、小戏方式反映出儒、释、道之综合思想。

  台湾牵亡歌阵起源有二:其一是从闽南地区所流传的落阴歌谣和尪姨歌谣发展而成;其二系由歌仔戏蜕变而来,由歌仔戏部分艺人与“红头仔”组合,发展成牵亡歌阵。

  晚近之牵亡歌阵演变成中南部民间丧葬阵头,于丧葬仪式中做各种牵亡仪式及表演,表现死者家属的孝思;牵亡歌阵一般均由孝子孝媳或孝女孝婿聘请而来,其意义包括超度、劝亡、开路关、送亡灵平安前往西方等,其仪式则包含歌舞、法事及特技等项。

  牵亡歌阵的表演,以说唱来表现,即以口述方式描述情节之发展,并以歌唱作为补充;其表演方式乃由法师主咒、主唱,其它三位脚色对答、轮唱或齐唱;通常以一关为一段,每段大多先对答后对唱。唱与白内容多系劝人为善,且均以押韵之口语化“七字歌仔”(即白字歌仔或四句联仔)为主;再配以伴奏,或歌或舞,或独白或对答,相当紧凑繁复。

  此外,为说明牵亡故事行进间地点的转移,通常以更换曲调来表示,共包括1.请魂;2.请神;3.调营;4.出路行;5.送神等五阶段,其中以“出路行”最为重要,必须行经三十六关与东岳十殿,始能到达西天见佛祖。

  根据黄文博之调查,牵亡歌阵依其目的与意义,可分成五个时机:1.出殡前日傍晚,目的在超亡慰灵;2.出殡当日迁棺前后,目的是“引魂出山”;3.出殡途中,目的是替亡魂开路关;4.下葬前,带有“送魂上仙山”的意义;5.返回途中,目的在引魂回家(三魂七魄之一魂在“神主牌”,所以要引魂回家;另二魂,一上天报到,一在遗体。七魄则自然消失)。

  牵亡歌阵表演目的,在于带领亡魂到达西方极乐世界,而其内容便是铺述整个路途的过程。“首先是口白,说明死者的姓氏、职业、生辰等,依死者的身分而变化说词。其次是请神,以歌唱的方式搬请所需的神明护持,然后调营出发到阴府路关,包括了草埔路、黑土路、石仔路、石板路、冷水坑、岭板岭、铁钉路……等。唱完路关开始游十殿,从第一殿游到第十殿,或唱或问。”抵达西方见佛祖后,尚须辞神,整个牵亡仪式始告结束。另据黄文博于一九八七年八月,对台南县下营乡红毛厝的牵亡歌阵之调查,路关则包括万里三坡路、鬼门关、草坡路、霜雪山、冷水星路、地府观音寺、奈河桥、六角亭、火焰山、扬州江、枉死城、七条大路、东岳十殿及西方见佛祖等。

  另外,根据台南郭合德所述,牵亡歌阵之程序为:1.迁棺——出殡前移动棺木,须请东南西北中等五营,亦即五营兵马;2.路关——出殡途中所唱的歌,此时“老婆”须焚烧纸钱;3.亡葬——下葬时所唱的歌,如“……亡魂下葬手提纸钱……”;4.回路关——回途中所唱之歌,如“……烧钱献纸是买路回……”;5.从释迦佛祖开始唱起——如“……释迦佛祖……,六年受苦雪山中,雪山里六年受苦,脚踏莲花往西方。”唱至彭祖等,共约十几首。

  由于牵亡歌阵为民间小戏,语词多采押有韵脚的“七字仔”,因此简洁流畅,易于艺人朗诵、传授。根据蔡懋棠访问三重的“台南一团牵亡歌团”所得,〈请神一声〉部分歌词如下:“灵(当为“龙”字之误)角吹来第一声。一声的确(当为“龙角”之误)请东营。东营兵,东营将,东营兵马九千九万兵。头戴金魁,身穿甲罗,请要天官又地官,水官又火官,请要三界通三官,请要天上李老君,通天的天主,元始的天尊,康赵二元帅,罗车太子踏火轮,再也再更请啰,请要托塔的天王,大圣孙悟空,北极上帝公,广德(当为“泽”字之误)的尊王,弟子三拜,请东营兵马到此来……。”

  此外,根据黄文博采访所得,台南县下营乡红毛厝的牵亡歌,“请神”仪式之歌词为:“孤角吹来心茫茫,卜请地府的地藏,二请十殿阎罗王,三请本庄王爷公,再请山神土地公,足卜众神招出动,请神坛前※亡魂,祝你亡魂上西方。”(※字为烈,但去“列”改为“毛”)

  由上可知,民间小戏自由活泼,可依各阵头所搜歌词之不同,或随艺人即兴自由发挥,同属“请神”仪式,仅须注意维持歌词“请神”之基本精神即可,不但唱词大不相同,亦可加入虚字或虚词,充分反映民间歌舞小戏自由之特色。

  牵亡歌阵之成员,有法师、老婆、倒退、小旦与乐师,除乐师与法师由男性担任外,其它三人皆由女性扮演。法师为“三坛法师”,俗称“红头仔”,左手执龙角,右手持帝钟,需唱、念兼吹,为歌阵之灵魂人物,表演时立于“歌仔棚”正前方;老婆又称“娘妈”,即“阴阳坛娘妈”,着黑色或蓝色带白点之服装,上裙下长裤,与法师对答或轮唱,念白时敲打乌锣,歌唱时左手持丝巾,右手翻动羽扇,并跳舞,表演时位于法师右方,负责带领亡魂前往西方;倒退又称“尪姨”,着青色服装,颈系红披,上裙下长裤,表演时位于法师对面,双手持“黄金古仔纸”舞唱,并将之焚烧,沿途向小鬼买路;小旦穿着白色上裙下长裤服装,表演时位于法师左方,与法师对唱,念白时敲击木鱼,歌唱时左手摆腰巾,右手挥彩扇,亦唱亦跳;乐师主要负责三弦和胡琴的演奏,但为节省开支,通常仅由一位乐师负责三弦。

  至于牵亡歌阵所使用的法器,一般有“龙角”、“帝钟”、“奉旨”、“乌锣”及“木鱼”。“龙角”系牛角制成,具有降神与驱邪双重功能,为法师所持用;“帝钟”亦称法钟、法铃、三清铃或师公钘仔,柄上有三叉,象征三清之意,具降神祛鬼之效;“奉旨”又名净板、方子、封旨或封止,为一长方形小木块,有吓退妖魔鬼怪的功能;“乌锣”即单音,是带柄圆形小铜锣,为“老婆”(尪姨)所持用;“木鱼”为“小生”所持用。

  台湾牵亡歌阵多流行于浊水溪以南,云林县褒忠、东势、土库、四湖、口湖、嘉义县朴子、台南县柳营、下营、麻豆、西港、善化、将军、台南市鲲鯓、高雄县阿莲、弥陀、高雄市草衙及屏东亦有零星分布,其中以台南县下营及善化为牵亡歌阵大本营;至于台北的牵亡歌阵,则多来自南部。

六、三脚采茶戏

  客家人的戏曲,一般称为“采茶戏”;它包含小戏形式的“三脚采茶戏”和“相褒戏”以及大戏形式的“改良大戏”与“客家歌仔戏”。

  陈雨璋指出,从各种采茶戏的形式言之,最初传自大陆的是一丑二旦的“三脚采茶戏”;继而有一丑一旦对演,配上固定歌词的客家小调,或配以即兴歌词的客家民谣之相褒小戏,进而模仿其它剧种的剧本、脚色、服饰、身段等而形成的“改良戏”;不论何种形式的采茶戏,其曲调均以【平板】客家民谣为主;而“三脚采茶戏”为“采茶戏”发展之基点,于客家戏曲史上极具价值。

  三脚采茶戏之源流可推至赣南采茶戏,其初期发展阶段是以赣南民间的采茶灯为舞蹈基础,歌唱曲调则以当地茶农所唱之山歌为主。赣南采茶戏的前身为采茶灯,装扮为茶衣腰裙与袄子裤子,道具是一扇与一茶灯,主要唱调是由【春谷雨】、【摘茶】、【茶童调】、【看茶调】、【极茶名】、【双牵手】及【众姐妹】等组成。初期扮演的故事即是摘茶、看茶中的逗趣、十二月采茶及考问茶名等对歌。

  郑荣兴认为,三脚采茶戏之形成,系由采茶歌结合民间歌谣而形成“采茶灯”,也称作“茶篮灯”。即兴演出具有采茶情节的内容,逐渐加入角色与唱腔,并增添情节,形成“二丑一旦”的三脚采茶戏,而称作“采茶班”。再者,经由赣南采茶戏于乾隆年间,传入嘉应州一带;后来,三脚采茶戏又随广东移民渡海来台,广东嘉应住民大多迁入桃、竹、苗一带,因此嘉应所使用的“四县腔”,便成为三脚采茶戏歌唱语言。

  早期三脚采茶戏之组织均为男性,后来才有女性之加入。三脚采茶戏之演出,仅须丑、旦三名脚色,亦即二旦一丑,如《卖茶郎故事》中,丑扮卖茶郎张三郎,二旦分扮三郎之妻与妹,人物虽因故事之不同而异,丑、旦均为滑稽、泼辣之诙谐人物。后场需两名操弦乐师及一名负责打击乐器之伴奏乐师。后场伴奏乐器包括拍板、铁弦、大锣、小锣、小钹、通鼓、扬琴、箫、唢吶、胖胡、大广弦及二弦等。

  三脚采茶戏之演出原为落地扫型态,多在庙前广场或空地上,临时以绳或布围出表演范围,就地演出;后来因神诞庙会,登上野台戏舞台。此外,尚有私人聘请演出者,通常于庭院广场搭布篷,舞台中央后方置一方桌,并摆一、二张圆凳,桌上并置茶杯与茶盘,舞台右方及左方,分别为文场与武场乐师之座位。

  三脚采茶戏传入台湾后,逐渐流行,于清末民初达到鼎盛。早期的三脚采茶戏具有浓厚的娱乐性质,为客家民众普遍的休闲娱乐,虽不具浓厚宗教功能,但在客家族群神诞或做醮时,三脚采茶戏已以阵头型态出现。不过,三脚采茶戏是否受到阵头影响,则有争议。

  三脚采茶戏之服装,丑脚:着素色布衣,头戴瓜皮帽,颈上以细带子扎蝴蝶结,腰间围一白布裙,裤脚一边卷起,形成一高一低,脚着布鞋,手拿扇子,脸上贴八字胡,有时也挂眼镜框。旦脚:着农妇衣服,头戴笠帽或头巾,或仅戴头花,脚穿绣花鞋,手执一巾。至于身段,除《梆扇尾》等少数剧目有部分固定之小动作外,并无程序化的特别身段,早期丑脚出场时,常有的摆臀动作亦因不雅而删除。

  就其曲调言,以【采茶腔】(【平板】)为主要唱腔,山歌及其它小调为辅,每出戏均有类似主题曲的固定曲调,传统三脚采茶戏使用不同声腔,与各种不同的小调,因此有“九腔十八调”之说。郑荣兴认为,九腔十八调源于三脚采茶,其名称仅表繁多之意。此外,数据记载艺人曾先枝表示:“【采茶调】除了【平板】是较中庸速度的板式外,还有【短句采茶】(快板)、【长板采茶】(慢板)、【老腔采茶】(自由板)等板式。”

  从三脚采茶戏的歌词形式观之,以四句七言之形式为主,亦可于第四句之后再加一句而形成五言,或采七字以上,而实际演唱时则常运用许多虚字。就其念白而言,有“板书”(“数板”)与普通念白之分。丑脚一登场,须念一段“棚头”,而“棚头”通常为十三句至五十四句,演员须熟记,不得即兴编撰;其内容多属与戏曲故事无关之滑稽情节,且多押韵,如同“上场诗”。

  三脚采茶戏的主要剧目,是由张三郎及其妻(大嫂)、妹(张三妹)为主轴的十出戏。根据庄木桂先生所述,此十出戏为《上山采茶》、《送郎出门》、《送郎十里亭》(《梆扇尾》)、《粜酒》、《送茶郎回家》(《劝郎怪哥》)、《卖茶郎回家》、《赌盘》、《十送金钗》、《问卜》及《桃花过渡》等。

  客家采茶戏班,目前有“金兴社”、“荣兴客家采茶剧团”(前身为“庆美园”)、“龙凤园歌剧团”、“新永光第二歌剧团”、“双美人”等二、三十个团体,但根据研究资料,仍在活动的团体只有十几个,且大都集中于桃、竹、苗客家人聚集地区。

(来源:《台湾戏曲》)

编辑:秋日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