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台湾传统大戏:京剧

时间:2006-05-12 14:33   来源:


一、京戏的起源与发展

  清代宫廷戏曲,承明代教坊司余绪,仍以昆曲为主。昆山腔由盛而衰,则在清代中叶以后,江南地方官员为乾隆接驾,以“乱弹诸腔”呈献演出;继之,乾隆七十及八十大寿,四大徽班相继进京祝寿,于是昆腔式微,皮黄兴起。

  平剧昔称“京剧”,其前身为徽剧。道光年间,汉调进京,被二黄吸收,形成徽汉二腔合流。光绪、宣统年间,北京皮黄班陆续到上海,因京班所唱皮黄与同出一源、来自安徽的皮黄腔不同,而且更为动听,遂称之为“京调”,以示区别。后来,京班掌握上海梨园,京皮黄改称“京戏”;皮黄戏正式形成新剧种后,称“京剧”,亦即以皮黄为主,并辅之以吹腔、昆腔、拨子及南锣等多声腔的完整体系;一九二八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后,京剧改称“平剧”,一九四九年,又恢复京剧之称。

  近百年来,京剧逐渐流传中国各地,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曾有“皮黄戏”、“二黄”、“京调”、“京戏”、“平剧”、“国剧”(抗战前)、“样版戏”(大陆戏曲改革时期)等称谓;一九四九年国民政府播迁来台,部分京剧演员便在台湾形成另一种发展,将京剧称为“正音”、“外江戏”、“京戏”、“平剧”或“国剧”。

二、京戏的音乐

  京戏的后场分文、武场。文场为管弦乐器,主要有:京胡(胡琴)、京二胡、月琴、弦子(小三弦),笛、笙、唢吶、海笛子(小喇叭)及云锣等;武场是打击乐器,主要有:鼓板、大锣、小锣及铙钹等,而鼓板为京戏乐器中的灵魂,具有指挥作用。

  至于京戏的曲调,主要是西皮和二黄,另外尚有昆曲、吹腔、高拨子及地方小调杂入其中。西皮唱腔多激扬,二黄唱腔则多沉郁。西皮与二黄,伴奏乐器以胡琴为主;昆曲和吹腔,以笛子为重要伴奏乐器;地方小调,如【小放牛】、【打花鼓】及【探家亲】等,则用笛子或唢吶为主要伴奏乐器。

  京戏的曲牌,即曲调名称,俗称“牌子”,如【点绛唇】、【风入松】及【将军令】等。曲牌各有固定之名称、句数、句格(包括长短不等的句数,字音的平仄等),以及曲调方面的板式、板数、调高等,格律相当严谨。然而,部分曲牌无唱词,或是不用原来之唱词,如【水龙吟】及【柳摇金】等,仅以其曲调作为乐器演奏的吹打曲牌,可自由反复,亦可中途停止。此外,另有只念不唱的干牌子。

三、京戏的表演艺术

  京戏表演的程序规范简称“四功”,亦即“唱、念、做、打”。唱功于京戏表演中居于首位,如四声(阴阳上去)及五音(喉牙舌齿唇)、分尖团(舌尖舌面)及上口(某些词用湖广、中州字声)等的讲究,要求演员通过规范化的行腔、用气、吐字、共鸣及润腔等技巧,表达剧中人物丰富而复杂之感情。念功指演员对白、独白及旁白等方面的功夫。而念又分韵白、京白及方言白等,韵白近似吟诵,注重声调高低起伏与抑扬顿挫;京白采北京字音,清晰流利;方言白则模仿山西、山东及江苏等地方语音,以表现剧中人物所属地区特征。

做功为演员之身段与表情。在京戏中,如“水袖艺术”、“髯口功夫”、“耍翎子功夫”及“手眼身步法功夫”等,均为做功重要基本要求。水袖艺术如摆袖表潇洒自如,挥袖表示让人离开;髯口功夫为摆弄长须之技巧,通常用于老生,有表现人物情感、塑造人物性格之功能;翎子指冠上所插的两根雉尾,可用以显示身分,如绕翎表示愤怒或决断;手眼身步法功夫,如摆手表阻止他人行为。打功指京戏艺术中的武打功夫。京戏中有大量武打剧目,如《四杰村》、《花蝴蝶》及《趴腊庙》等剧,均有上栏杆的表演。京戏的武打具有戏曲化及舞台化之特点,不同于民间武术或杂技;常用的武打兵器有刀、枪、剑、戟、斧、钺及钩等,而演员精湛的武打技艺,常为获得观众满堂喝采的重要因素。

四、京戏的戏曲结构

  从脚色行当言,所谓“行当”,亦即脚色之分类,主要是根据剧中人物之性别、年龄、身分、地位、性格与气质来划分。通过舞台人物所属行当化妆、表演、服饰及声音等特点,表现此一人物的一般共性,有助于观众对剧情之掌握。

  京戏之脚色,粗分生、旦、净及丑四种。生行又分老生、小生及武生,如细分,老生有文老生、武老生或唱功老生及做功老生之分;旦行可分为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彩旦及老旦等;净行,按唱、念、做及打之侧重,分铜锤(黑头、正净或重唱)、架子花脸(副净或重做)及武净等,如依脚色于剧中的重要性分,有大花脸及二花脸等;丑行分文丑与武丑,文丑又分方巾丑(大丑)及茶衣丑(小丑)等。武丑又称“开口跳”,此外尚有丑婆及丑旦。

  传统京戏服装,戏衣类主要有蟒、帔、开氅、官衣、折子、宫衣、八挂衣、鹤氅、法衣、靠、箭衣、马挂、豹衣裤、战衣裙、龙套衣、茶衣、裙袄裤及彩裤等;盔头类主要有冠、盔、帽、巾、箍及面牌等其它盔饰;髯口即胡须,依颜色、形状之不同,用于不同脚色,如阴阳髯为一边黑一边白的满须,用于判官脚色;靴鞋类有厚底靴和薄底靴两种,在舞台上鞋底加厚,目的是增加演员身高,便于搭配宽大、夸张化的戏服;而薄底靴子,适用于行动轻快者。

  京戏道具,刀枪把子类有戟、剑、锤、象鼻刀、开门刀、双手刀、单刀、腰刀、戒刀、单枪、双枪、大枪、小样枪、白样枪、荷苞枪、宝剑、双股剑等。砌末指舞台机关布景与各种道具之总称。如车旗、马鞭、大帐子、小帐子、令旗、月华旗、门枪旗、素伞、红罗伞、黄罗伞、方纛、圣旨、烛台、酒壶、文房四宝等,种类繁多。

  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用各种颜色在演员面部所勾画成的特殊谱式图案,用以表明人物身分、背景与性格特征,以求丰富舞台美术色彩,强化演出效果。京戏面部化妆包括描眉、绘眼等,艺术特点是运用极端夸张化、程序化的表现手法,线条与色彩勾勒得非常清晰、浓重;不论生行或旦行,均以红、白及黑三种颜色为基本色彩。

  京戏脸谱之来源,除生活本身外,大部分是从评书和小说演义而来。脸谱通常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人物,以决定其色彩。红色脸谱表忠烈义勇;黑色脸谱表刚烈、正直、勇猛或鲁莽;黄色脸谱表凶狠残暴;至于蓝色或绿色则表刚烈、勇猛、粗暴或暴躁之人物;水粉大白脸表阴险、奸诈;油白色代表刚愎自用亦表荒淫骄纵、阴险毒辣。

五、京戏在台湾的发展

  台湾光复以前,京戏之民间演出以来自上海的剧团为多,通常仅作短期演出;最早来台演出的是京都“鸿福班”(一九一五年)。辜显荣成立新舞台后,又从京都及上海重金礼聘许多京戏戏班来台演出;而戏班中以“凤仪京班”及“天蟾大京班”最为著名。

  一九二四年,台北大稻埕设立永乐座(永乐戏院),与新舞台分庭抗礼;大陆“乐胜京班”及广东“宜人园”与台湾第一个京戏班——台南科班正音“金宝兴”,均在永乐戏院演出。一九二五年,中日关系恶化,上海京班无法来台,部分滞留台湾之京戏艺人转为歌仔戏团指导老师,旋因日人禁演歌仔戏与开始抗战,京班便在台湾销声匿迹。

  三军剧团之成立,使京戏在台湾的发展形成特殊景象。一九四九年之前,许多名角随国民党军队赴台,后来成为军中师团级剧团主干,如伞兵“飞虎剧团”、“百韬剧团”及“劳山剧团”等。而“大宛剧队”、“干城剧队”(中部)及“龙吟剧队”(南部)则非常活耀,著名的“大宛剧队”是由名武生李桐春合并“百韬剧团”与“虎啸剧团”而成。一九五○年成立空军“大鹏国剧队”,由于其规模健全,对日后台湾京戏之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海军的“海光国剧队”于一九五四年成立;一九五八年又成立陆军“陆光国剧队”;而联勤总部的“明驼国剧队”则于一九六一年成立。此等军中剧团为培养传承之新人,均先后成立剧团附设戏剧实验学校,在劳军政策的名义下,京戏在台湾的发展与演出,与台湾其它传统剧种的情况,完全不同。

  一九五七年,王振祖以私人名义,于北投设立复兴戏剧学校,一九五九年,“国防部“将所属国光戏院租与该校,作为固定演出场所。一九五五年,“国立”艺专创设国剧科,京戏教育首次纳入正规体系,但至一九五九年便因故停办,迄一九八○年代,才办理夜间部国剧科。至于中国文化大学,则自其前身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文化学院时代,已设有戏剧学系(现改制为中国戏剧学系、戏剧学系)。

  一九六九年,台北市峨嵋街有一模仿昔日上海游乐场的今日世界,由周麟领导的“麒麟剧团”于今日世界麒麟厅演出京戏,每天日夜两场,日演老戏,夜演连台本戏;但该团于维持一段时间后,便因故辍演解散,从此,台湾已无一专门演出京戏的民间剧团与演出场地。

  七○年代以来,由于台湾的“国际关系”改变,“国人”深切反思之后,重新寻找传统文化的精髓,各种传统文化与戏曲音乐再度受到重视,京戏因而成为许多人汲取传统养分的源头之一。俞大纲不但呼吁大家重视京戏,对本地其它传统剧种与音乐,亦相当重视,此一期间,由于俞先生之影响,“雅音小集”于焉诞生。

  八○年代以来,随着台湾政治解严,两岸文化开始初步交流,有台湾票友至大陆演出,也有军中剧团演出大陆剧本,还有演员经香港至大陆拜师学艺。

  九○年代,由于政治、社会环境递变,因受演员凋零、演出形式与内容遭受质疑,以及两岸开放文化交流等等的冲击,京戏在台湾的发展,正面临一个快速的变化期,如军中剧团在“国军”文艺活动中心演出减少,于“国立”中正文化中心戏剧厅之档期也越来越短,唯有制度的改变与演员的自求精进,才能突破京戏所面临的困难。

(来源:《台湾戏曲》)

编辑:秋日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