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台湾传统大戏:乱弹戏

时间:2005-12-29 16:58   来源:


一、乱弹戏的渊源与流传

  台湾俗语:“吃肉吃三层,看戏看乱弹。”表示肉类以五花肉最为美味,而戏曲则以乱弹戏最好看。清代中叶以来,至台湾光复之前,乱弹戏曲曾是台湾民间最为盛行之传统戏曲,二百多年来喧嚣热闹的北管戏曲响彻台湾时空,无论节令庙会或婚丧喜庆,激烈喧腾的乱弹乐曲,成为台湾历史舞台重要的背景音乐。

  台湾最早流行的戏曲音乐为南管曲艺,虽南管曲艺精致典雅,曲文优美,深获文人雅士所喜爱;但因曲高和寡,一般基层民众难以吟咏,且南管优雅、舒缓的音乐节奏,不符庙会热闹需求,因此,清干、嘉年间,花部乱弹传入台湾之后,“北管”迅速取代“南管”,成为台湾最流行的戏曲艺术。

  乱弹原本为尊崇雅部昆曲,贬抑其它声腔之称谓,按清朝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统谓之乱弹。”雅部专指昆曲,原有尊崇昆曲之意,其它各种声腔均归纳为花部,统称为乱弹,乾隆以降,通俗质朴的花部乱弹便盛行于民间。质言之,清中叶所谓“乱弹”是指非昆曲之各种声腔。焦循《花部农谭》则言:“梨园尚吴音(即昆曲)”,然而“吴音繁缛,其曲虽极谐于律,而听者使未看其文,无不茫然不知所谓。”而“花部者,其曲文俚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花部乱弹以其俚质通俗,广受一般民众之喜爱。

  大陆并无“北管”之剧种,台湾早期文献亦无此名称,“北管”原本仅为“南管”之对称,而所谓“管”可能为“曲馆”之意。民间称呼演唱南音、南乐的曲馆为“南馆”,后来以讹传讹,遂变成“南管”或“北管”之称。台中“新美园剧团”之眉幕即书“北馆”字样。
以“北管”与“乱弹”二词之关系言,“北管”泛指早期传入台湾,所有以官话(正音)演唱之各种声腔与非闽南、非客家语系的各种音乐,均统称为“北管”;因此北管戏曲的内容非常庞杂,凡是福佬、客家以外的所有乐曲,均被归为“北管”之范畴,而其中最主要者,即为“乱弹”戏曲。故台湾民间所称的“北管”多专指“乱弹”。换言之,台湾的北管,其实是包括花部乱弹与雅部昆曲,狭义的北管专指“乱弹”,而广义的北管,尚包括昆曲、四平腔和其它非福佬、非客家系统的各种声腔。

  北管戏曲所使用之语言,一般称为“官话”或“戏语”,为介于“国”、台语之间的特殊语言,对一般观众而言,相当难以理解。例如戏语“魁星走动”,念为“ㄎㄨㄟˊ ㄒㄧㄥ ㄗㄠ ㄉㄨㄥˋ”,“何不献上”念成“ㄏㄜˊ ㄅㄨˋ ㄏㄧㄢˋ ㄕㄤ”;既非“国语”又非台语,一般认为是“变质京音”或湖广地方话。北管戏曲的脚色,有上六大柱与下六大柱之分,上六大柱是指老生、小生、正旦、小旦、大花(净)与三花(丑);下六大柱则有老旦、花旦、二花、公末、付生与付丑。而北管的发声方法,分为粗口与细口两类,小生与旦脚使用细口(假嗓),其余脚色则使用粗口(本嗓)演唱。

  台湾戏曲谚语:“吃肉吃三层,看戏看乱弹。”亦为闽西和闽南流行之戏谚,或可作为探讨台湾乱弹流变的线索及其与广东汉剧、海丰和陆丰之西秦戏及闽西汉剧间的渊源。连横《台湾通史.风俗志》:“台湾之剧,一曰乱弹;传自江南,故曰正音。其所唱者,大都二簧西皮,间有昆腔。今则日少,非独演者无人,知音亦不易也。二曰四平,……。”连氏所称“台湾之剧”演唱二簧西皮,间有昆腔的乱弹应是日据前传入台湾,成为乱弹“新路”的皮黄戏,有别于一九一○年代以后由上海京班、福州京班传入的大陆京戏。一九二○、三○年代大陆京戏于台湾流行一时,亦被称为“正音”或“北管”,民间则称为“外江戏”,但与台湾之乱弹为不同剧种。

二、北管扮仙戏

  北管戏曲之所以被认为神圣而隆重,与其“扮仙戏”有必然之关系,因为扮仙酬神祈福是民间演戏最重要之目的。俗谚谓:“误戏误三牲”,意谓耽误演戏即是耽误祭典仪式,可见庙会活动中演戏酬神之重要性。

  台湾演戏习俗,于正戏演出之前必先表演一段“吉庆戏”,民间俗称“扮仙”,所谓扮仙即是演员扮演天界神仙,向神明祈求赐福之情节。此外,“扮仙”与否亦成为请主是否给付戏金之标准,假如演过扮仙戏,即使突然狂风暴雨而无法继续演出正戏,请主仍须支付所有戏金。

  台湾常见的扮仙戏有《三仙白》、《三仙会》;其次是《醉八仙》、《天官赐福》;再其次为《蟠桃会》、《富贵长春》;而《大拜寿》、《太极图》、《五福天官》及《金牌仙》则较少演出。北管扮仙戏分成神仙戏与人间戏两部分,神仙戏内容大都描述某神明寿诞,三仙、八仙、天官或各星君前往祝贺并赐福信徒的情节。人间戏则是演出人世间的吉祥故事,情节都是叙述历史人物金榜题名、合家团圆或功成名就、封官晋爵的内容。人间戏常演剧码为《金榜》、《卸甲》、《封王》及《封相》等出,其中又以《金榜》最为普遍。

  北管扮仙戏之唱词与台词,均为吉祥语,扮仙戏之剧情均为描述神仙赐福与加冠晋禄,而扮仙戏脚色反映人民对未来的期望,因此,北管扮仙内容呈现台湾人的价值观与人生的希望。例如在《三仙会》、《三仙白》中主要脚色有福、禄、寿三仙、魁星、麻姑及白猿。福、禄、寿三仙代表福气、财富和长寿,福、禄、寿三仙所献之宝也有其象征意义,福仙献魁星,魁星代表功名,象征人民期望状元及第;禄仙献麻姑,麻姑献寿代表民众希望长命百岁;寿仙献白猿,白猿献蟠桃代表希望长生不老。在《醉仙》剧中灵芝、瑞草象征的是祥瑞,白鹤意谓长寿。在《天官赐福》中,包括了福寿、禄寿、富贵及五子登科等意义。在《金牌仙》剧中玉帝命注生娘娘送文曲星投胎至人间积善之家,代表民众能够达到祈求麟子的愿望。此外,《封王》、《封相》及《卸甲》都是历史人物功成名就的故事,民众藉此希望效法古人精神。《加官》代表官位的高升。《金榜》中的钟景期穿着状元服代表金榜题名,葛明霞穿凤冠霞帔,意谓洞房花烛,二人同进同出表示合家团圆。

  在扮仙戏中,反映了福气、禄位、长寿、功名、富贵、升官、喜气、祥瑞、财富、生贵子及合家团圆等希望;这些愿望都是民众所祈求的,象征了台湾人民的价值观及其人生目标,在扮仙戏里民众向神仙表达他们的期望,神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在扮仙过程中得到融合交会。

三、北管音乐和乐器

  北管音乐分为西皮与福路两大类,西皮属皮黄系统,民间称为“新路”;福路属梆子系统,民间称为“旧路”。北管曲牌数量众多,且各有不同用途。曲牌吹奏以唢吶为主,俗称“牌子”。北管乐器通常因地区、派系、规模之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常用之文场乐器有:吊规仔(西皮派)、壳仔弦(福路派)、三弦、扬琴、唢吶、嗳仔、笛子等;武场常用乐器则有:单皮鼓(北鼓)、梆子、摇板、木鱼、堂鼓、通鼓、大锣、小锣、响盏、铙钹(分大钞、小钞)等。除北管戏曲使用北管音乐之外,早期台湾之布袋戏与北部之傀儡戏,亦援用北管乐曲,因此,北管是台湾民间最为普遍的传统音乐。

  详细而论,“唢吶”为吹奏乐器,俗称“鼓吹”,小唢吶又称“海笛”,其形制为相形木管上开八个音孔,木管上端装一细铜管,铜管上端套以苇制哨子,下端则承接一铜质喇叭口。唢吶音色高亢嘹亮,除用于独奏或合奏外,亦使用于戏曲伴奏场合,为喜庆节日吹打锣鼓乐队中之要脚,是民间使用最为广泛的乐器之一。“海笛”俗称“达仔”或“嗳仔”,常用于戏曲及民间音乐。其杆子的长度通常为六寸以内,其它各部件也较小,流行于江苏、浙江、安徽及闽台一带,发音尖锐响亮,音色高亢。

  “笛”为竹制横吹之吹奏乐器,俗称“笛子”或“品仔”,上开膜孔及吹孔各一,有六个按音孔,较常见者为梆笛与曲笛,梆笛音色较高亢、清脆,用来扮奏北方梆子戏曲,曲笛的音色则较圆润,用于昆曲的伴奏,笛可独奏,亦可伴奏及合奏,于民间乐队中,常处领奏之地位。
“大锣”为打击乐器,体圆且平,铜制,中心部分较低,外缘部分发音较高,音色粗犷宏亮,多用于戏曲伴奏和民间乐曲合奏。“小锣”亦为打击乐器,于京戏中称为“京小锣”,其锣面较大锣为小,中心部分稍为突起,音色突出,能丰富节奏。“响盏”亦为打击乐器,又称“碗锣”或“汤锣”,为小锣之一种,圆形而中间微凸,演奏时左手指支定响盏内缘,右手持薄木片敲击之,音色突出。

  “铙钹”为打击乐器,铙钹皆为铜制,中间隆起如水泡,每副两片,相击发声。铙的隆起部分较小,音色较嘹亮,钹的隆起部分较大,音色较浑厚,在戏曲、秧歌及民间乐队,使用极为普遍。

  “拍板”为打击乐器,简称“板”,由两块长约二十公分,宽约六、七公分的瓦形竹片组成,上端钻孔用绳子穿连,下端开合自如。演奏时手握一块竹片,甩动另一竹片相击发声,用于戏曲伴奏和乐器合奏,并常与板鼓合用,具有调节音乐之功能。“南梆子”为打击乐器,又称“梆子”,由硬木制成,演奏时以竹签或苇签敲击,音色浑厚,为一种节奏乐器。

  “板鼓”为打击乐器,又称“单皮鼓”,鼓框使用坚实的木料制成,鼓面圆形且微微凸起,鼓腔内呈喇叭形,演奏时,大都将其空悬在系有绳子的竹制或木制鼓架上,用两根鼓签敲击,声音短促强烈,音色刚烈,于民间乐队和戏曲伴奏中居指导地位。

  “木鱼”亦为打击乐器,又称“卜鱼”,原用于佛教“梵呗”之伴奏,多以桑木或椿木制作,雕成鱼形,中间挖空,用小木槌敲击发声。“堂鼓”又称“通鼓”,形状为长筒形,上下筒口各蒙牛皮,所发出的声音近似“通通”的音响,带有几分严肃气势,常在较为庄重的场合使用,并常和唢吶搭配演奏。

  “三弦”为弹拨乐器,又名“弦子”,直柄,木质音箱扁平近椭圆形,音箱上两面蒙皮,称为“鼓头”,以琴杆为拍板,无品,有三条根弦。三弦又分大小两种,大者又叫“书弦”,用于北方大鼓书、单弦伴奏乐队中;小者因盛行江南,又称“南弦”,用于弹词、昆曲伴奏,北管所用者皆为小三弦。“壳仔弦”为拉弦乐器,是北管福路派的主奏乐器,音箱为椰子壳制成,再蒙上铜木板,琴杆为坚木所制,弦有两根,分铜制及铁制两种,使用马尾弓拉奏,是旋律乐器中的头手弦。民间乐队中有音箱大小不同壳仔弦,音箱大者为低音和弦,小者为高音和弦。
“京胡”为拉弦乐器,约于清乾隆末年,随皮黄腔发展而成,是京戏及汉剧中的主奏乐器,它由竹制琴杆及琴筒所组成,琴杆制有千金钩,筒口蒙有蛇皮,使用马尾弓拉奏,音色宏亮,北管乐西皮派称京胡为“吊规仔”,乃是以其音色取名。“扬琴”为打弦乐器,又称“洋琴”、“打琴”,原为阿拉伯及古波斯一带流行的击弦乐器,于明、清之际传入中国。琴身呈梯形蝶状,琴箱两侧装有弦轴及弦钉,箱面上有对等的琴桥来张架钢丝弦,演奏时双手持琴竹(琴笕)敲击琴弦发音。扬琴之音色优美柔和,声音悠扬而宏亮,广泛使用于民歌、戏曲伴奏及器乐合奏与独奏。

四、北管戏剧目
 
  北管戏剧目,根据文献资料,将其表列如下:
表2-1 北管戏西皮派与福路派剧目 (1997年10月制表)

西 皮 派           


               福 路 派                         

 回窑

 回朝 

 别窑

仙姬 

求乞 

放雁

 问卜

 祭剑

 扫坟

 牧羊

 和番

长春

 探营

 渡妻

  戏妻

 放关 

 卸甲

 架座

 点龙

 二进宫

 三进士

 拜师

 拜塔

 得子

 三进宫

 大保国

 大香山

 卧冰

  训子

  送书

 大拜寿 

 小登基 

 下中原

 讨贡

 探妹

 偷桃

 文昭关

 五台山

 反西凉

 斩貂

 斩影

 游街

 天水关

 未央宫 

 打金枝 

 摇船

 会妻

 痴梦

 打桃园

 白虎堂

 白帝城 

 醉仙

 击山

 覆水

 甘露寺

 回龙阁

 百寿图

 织绢 

  芦花

 三仙会

走三关    

 困南唐 

 沙陀国

 小送子

 大河东

 大补缸

 空城计 

 金水桥 

 金银山 

 九江口 

 九曲堂 

 太平桥

 法门寺

 迫徐母

 南天门

 太行山

 太极图

 天界山

 长生禄

  长板坡

 桃花山

 天荡山 

 五龙会

 打春桃

 鱼肠刺

  取木棍

 取长沙

 打登州

 玉门关

 玉麒麟

取都城    

 延陵关

 破洪州

 全家禄

 困土山
(绣红袍)

 困河东

 看春秋  

 巡北河

晋接隋 

  困南唐 

  别徐庶

 牧羊图

晋阳宫     

 借东风

 黄金台

 金桃记

 金牌仙

 金龟记

黄鹤楼

 彩楼配

 飞虎山

  忠义节

 南柯山

 斗鸢鶞

斩黄袍    

 斩蛟龙 

 斩华云

 乌盆计

 送京娘

 送麟儿

 清官册   

 挂寿图

 华容道 

 桃花山

 倒铜旗 

 破庆阳

 黑风帕  

 买胭脂

 渭水河

 探五阳

    紫花宫

 紫台山

新下山     

 新封王

 新金榜

 挂金牌 

 黄金塔

 接诏书

  雷神洞

 葫芦谷 

 过金江

  斩经堂

 黑四门

(雌雄鞭) 过五关

 蝴蝶杯  

 樊江关

 凤华山

  过昭关

  游江南

 闹西河

 锦荣记   

 双卜卦

 双玉环 

  敲金钟

 夺五魁

 碧峰岭

临潼关     

 麒麟山

 献西城

 蟠桃会

 双花树

 双救驾

芦花河

 铁弓弦

 铁板记

 蓝田带

 麒麟阁

 芦花荡

樱桃会 

灵台图

 和先教读

 籴茶计

 宝珠记

 宝莲灯

林冲夜奔

秋香打洞 

郭巨埋儿

上京考教 

 水淹七军 

 天官赐福

华容击掌

机房训子

南屏山求寿

王英下山 

打洞哭山

五福天官

 

 

 

金莲观星

哪咤下山

罗成写书

 

 

 

罗通扫北

赵匡胤出京 

 


   
       
  资料来源:《锣鼓喧天.话北管.乱弹传奇》,页二八、三○。
由上表可知,以剧目之数量言,据目前所见之资料显示,西皮派有九十三出剧目,而福路派则有九十八出,二者剧目数量相去不远;不过,西皮派与福路派之剧目甚少相同。至于两派剧目之名称,以三字为多,并常见“山”、“关”、“会”等为名称。

五、台湾乱弹戏曲之发展

  台湾乱弹戏曲之发展,最初可能是在彰化平原地区。其中彰化“梨春园”北管子弟社团历史相当悠久,该社团为南瑶宫大妈会之舆前子弟团,虽历经时空之递进与人事变迁,不少文物均已散失,但目前仍保留部分古老牌匾与泛黄的戏曲抄本。彰化俗谚:“有理没理,相邀到‘大妈馆’评理。”足证“大妈馆”已成为当地民众从事社会活动的重要会馆。而彰化市近几十年来有所谓四大剧团,即“梨春园”、“集乐轩”、“绎如斋”与“月华阁”,分别担任南瑶宫老大妈、老二妈、圣三妈及老四妈的舆前子弟,每逢庙会庆典,均竞相较劲,其中尤以“梨春园”与“集乐轩”最为激烈。

  北管剧团可分为职业戏班和业余社团两种,职业剧团一般称为“内行班”,演员多由童伶组成,以演戏为职业。民间称北管戏为“大戏”或“正音”,在一般民众观念中,北管戏被视为最正式、隆重的戏曲;因此举凡建醮、入庙等较庄重的庙会活动,通常均会演出北管戏以示隆重。日治之前,业余及职业乱弹戏班林立,布袋戏、傀儡戏常以乱弹为后场音乐,其乐师与演员不乏乱弹子弟;台湾中北部之天师正乙派道士,不仅熟谙乱弹,于科仪中亦使用不少乱弹戏之关目排场。

  业余的北管社团一般称为子弟团,成员来自社会各阶层,称为“子弟”,有别于职业剧团演员。至今北管子弟轩社仍是台湾最普遍的民俗社团,北管曲艺盛行时期,台湾东北部、北部及中部都曾经发生派系对立事件,如宜兰、基隆、花莲、台北地区的西皮、福路之争,以及台中、彰化地区的轩、园对抗等事件。王诗琅曾提及:“一九二三年四月,昭和太子访台,台北大稻埕、艋舺两地二十六个子弟团出动艺阁与阵头,其中二十二团北管子弟,其余南管二团、什音一团,可见当时乱弹在民间的盛况。”由此可知大稻埕与艋舺两地社团,具有一较长短之意味。

  西皮、福路之争较轩、园对抗严重。当时西皮派以轩、堂为名(如得意堂、敬乐轩),主要乐器为吊规仔,供奉田都元帅;福路派则以社为名(如福兰社、总兰社),主要乐器是壳仔弦(椰胡),以西秦王爷为戏神。两派子弟经常发生纠众械斗事件,虽清廷派兵镇压,双方仍争斗不已,成为台湾戏曲史上最严重的对立事件。

  由于西皮、福路之争导源于兰阳平原,因此宜兰地区有许多谚语,例如:“西皮济不如福路齐”、“豆腐刀削蕃薯皮”、“西皮倚官,福路逃入山。”及“海浪拗脚变豆乳,金蝇捻翅变荫鼓。”等俗语,都是源自西皮、福路之争。“西皮济不如福路齐”,为福路派之言,表示虽西皮派人多势众,但福路派较团结;“西皮倚官,福路逃入山。”表示西皮派依靠官方之势力,而福路派领袖陈辉煌只好率领众人,跟随罗大春前往苏花公路进行开发;“海浪拗脚变豆乳,金蝇捻翅变荫鼓。”为福路派谩骂西皮派之言,西皮派之标志为沙蟹,若将沙蟹的脚拗下来就像豆乳;而西皮派则嘲讽福路派犹如金蝇一般,将翅膀捻下就如同荫豉,彼此互相诋毁。

六、台湾乱弹戏曲现况

  北管子弟社团较盛行之地区有宜兰、基隆、台北县、新竹县、台中县及彰化县市。就现况言,宜兰地区活动力较强的社团有罗东“福兰社”及宜兰“敬乐轩”,但一般而言,性质多属北管乐,活动力均较昔日薄弱,活动时各团常需互相支持。基隆地区现存之子弟社团,较著名者有“灵义郡”、“聚乐社”、“得意堂”及“慈云社”等团体。台北县林口“乐林园”,板桥“潮和社”活动力较强;新竹“振乐轩”(曾改组为“振乐轩北管促进会”,二○○○年旋改组成“新竹市北管戏曲促进会”)则仍有演出子弟戏;台中县虽有数十个北管团体,通常以北管乐为主,北管戏则濒临失传。彰化县市的北管团体虽曾盛极一时,目前仅“梨春园”、“荣乐轩”等少数团体仍有活动。

  以乱弹艺人言,曾经荣获“教育部”传统音乐类薪传奖者计有:曾捷盛、郑生其(一九九二年逝世)、王宋来、林水金、江金树(一九九八年逝世)、庄进才及邱火荣等人;北管(乱弹)戏剧类获奖者有:王金凤(二○○二年逝世)、叶美景(二○○二年逝世)、吕仁爱(一九九四年逝世)及潘玉娇等人。

  百余年前,嘉义新港地区艺师于云、嘉、南各地传艺,使得新港赢得“北管巢”之美誉,当时新港北管盛极一时闻名全台。“民初”北部子弟戏经常至奉天宫庙前登台演戏,激起轩员登台兴趣,不少轩员粉墨登场,后来新班退出另组“舞凤轩”,另一新团取名“新义轩”,于是形成“同乐轩”、“舞凤轩”及“新义轩”鼎足三分之局面。近年来各社团老成凋谢,后继无人,迄一九九四年,新港文教基金会为“舞凤轩”发起传艺工作,正式展开北管曲艺传习。

  此外,彰化县文化局(前身为彰化县立文化中心)鉴于南北管戏曲为该县重要传统剧种,除设立“彰化县特色馆南北管音乐戏曲馆暨文艺之家”外,亦积极从事田野调查及文献资料之整理,并在二○○○年十二月成立北管实验乐团,进行传艺工作。然而,时至今日,现存的专业乱弹剧团,仅有台中市“新美园”,演员平均年龄八十余岁,负责人王金凤已于二○○二年五月逝世;宜兰地区有“汉阳”及“建龙”两剧团,日演北管,夜演歌仔戏;桃、竹、苗地区则尚有一些北管艺人散布于客家或歌仔戏剧团。

  随着社会型态的转变,北管戏曲由盛而衰,原本盛极一时分布各地的子弟轩社,目前不超过百团,而真正尚能粉墨登场表演子弟戏的轩社,不超过五团。由此可见,台湾北管戏曲呈现严重凋零现象,西皮、福路之争早已烟消云散,往昔北管子弟社团派系的对峙,已不可复见。

(来源:《台湾戏曲》)

                               编辑:秋日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