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台湾传统大戏:九甲戏

时间:2005-12-02 10:37   来源:


九甲戏的渊源与流变

  高甲戏曾流行于泉州、南安、晋江、厦门及台湾等闽南方言地区。它又称“九角戏”、“戈甲戏”、“交加戏”或“九家戏”,甚至有称作“狗咬戏”者;台湾俗称“九甲戏”,但新竹以北地区之艺人,亦以“白字戏”称之,大陆则统称“高甲戏”。称“九角戏”,据说因其于梨园戏七子班基础上,再加两位武脚而得名;称“高甲戏”,则是合兴戏时期,演员常穿大甲,在广场的高台上跳桌子而得名。据艺人说法,因其“搭高台,穿盔甲。”故名“高甲戏”。

  高甲戏孕育于明末清初,早期称为“宋江戏”,至清朝中叶,发展为合兴班,清末以后始称高甲戏。因此台湾之“九甲戏”系由福建“宋江戏”演化而来。

  宋江戏原为泉州地区民间游艺阵头,明朝陈懋仁《泉南杂志》记载:“迎神赛会,莫  盛于泉。游闲子弟,每遇神圣诞期,以方丈木板搭成台案,索以绮绘、周翼扶栏,置几于中加幔于上,而以姣童妆扮故事。”有如台湾之“艺阁”。

  闽南民间流行化妆游行,尤以泉州为盛。村民每逢喜庆吉日或迎神赛会,便装扮成梁山好汉,配以民间器乐演奏,于村镇中游行,或于广场上排成“蝴蝶阵”、“长蛇阵”等带有故事性之表演;演出节目仍为宋江故事,称为“宋江仔”,继之由成人组成职业戏班,搬演戏剧,称“宋江戏”。台湾所流行之“宋江阵”当由此而来。

  “宋江戏”之称,源于演出之内容均为《水浒传》梁山泊宋江与一百零八条好汉的故事而得名。后来宋江戏融合布袋戏、布马戏和悬丝傀儡表演艺术,并大量引用梨园戏之身段与音乐,演出剧目亦不限于宋江故事,遂发展为“合兴戏”;清末再吸收弋阳腔与徽剧等剧目与部分表演艺术,逐渐形成“高甲戏”。

九甲戏演艺特色

  高甲戏源自宋江戏,其戏码亦以武戏见长;俗谚说:“布袋戏上棚重讲古,高甲戏上棚撞破鼓。”此乃意谓布袋戏演出首重念白,高甲戏则以武戏为主,使用较多锣鼓点,故言“撞破鼓”。

  以唱工言,高甲戏演唱均使用本嗓,仅高音处代之以假嗓,每句末尾,昔日皆由后场帮腔,现已不用。高甲戏演唱之曲调,包括南管、傀儡调及民间小调,而以南管为主。高甲戏唱腔较梨园戏自由,且梨园戏唱多白少,高甲戏则反之。

  从表演型态言,高甲戏深受布袋戏与悬丝傀儡之影响,因此许多身段动作与偶戏相似;其中又以丑脚最具特色,“高甲丑”在民间戏曲中堪称一绝,其造型特殊,种类繁多,概分为公子丑、大肚丑、破衫丑、傀儡丑、傻丑、武丑、老丑、媒婆丑和家婆丑等类型,其基本身段分为头手肩足臀五部分,且各有专门架式,演出时造型突出、动作夸张、诙谐逗趣,极为精采。

  清末民初,晋江、南安及同安等地之高甲戏戏班相当多,当时京戏入闽,对高甲戏造成极大影响。如《中国戏曲志.福建卷》记载,高甲戏的表演程序、武打科套、锣鼓经开始吸收京戏,并加以改编。

九甲戏的脚色

  高甲戏(九甲戏)之脚色,主要分成生、旦、丑、北(净)及杂等五类。根据《中国传统戏曲音乐》记载:“生类有文武老生、小生、武生;旦类有青衣、花旦、武旦、老旦等;丑类有文丑(有长衫丑、公子丑、老丑、破衣丑、童丑、袍子丑、戆丑)、武丑(有长甲、短甲之分);北类有大花、二花、红北(红净)、乌北(黑净)等;杂类有监(太监)、套(龙套)、旗(旗牌)、军(军士)、武行。”

九甲戏的音乐与剧目

  高甲戏(九甲戏)最初之曲调仅有【慢头】、【玉交】及【浆水】等二十余种,且变化不大,后来则丰富不少。各种曲调的运用,基本上依据曲调的风格而分类,喜乐之场面多用【相思引】、【金钱花】、【赏花】及【生仔走】等。愤怒时用【慢头】、【南北浆水】、【扑灯蛾】、【紧玉交】与【剔银灯】等;悲哀时用【生死地狱】、【越恁好】、【胜葫芦】和【四边静】等;幽怨时则使用【倍思】、【相思曲】及【双闺】等曲调。

  高甲戏所使用之乐器,文场有笛、洞箫,小嗳仔(小唢吶)、二弦、三弦、壳仔弦、二胡、琵琶及拍板等;武场有大嗳仔(大唢吶)、大钞、小钞、大锣、小锣、大钹、小钹、响盏、通鼓、扁鼓及木鱼等。以高甲戏整体后场乐器言,系以嗳仔(唢吶)为主乐器,配合堂鼓(唐鼓)及北鼓(小鼓)。以乐器使用的情形言,最早有品箫、笛、大嗳、小嗳、二弦、大锣、大钹、小钹、通鼓、碗锣、北鼓(小鼓)、板。后来又增加三弦、二胡、京胡、琵琶、月琴、北三弦、双清、小锣、双铃等乐器。
高甲戏大量从古典小说、民间传说取材、改编,其中多为连台本戏,演出之剧目多达六百多本,但大多属于幕表戏。高甲戏较常搬演之剧目有:《山伯探英台》、《牛头山》、《白虎堂》、《白兔记》、《王昭君》、《西岐山》、《花田错》、《取木棍》、《陈杏元和番》、《郑元和》、《双槐树》和《麒麟山》等出。

台湾九甲戏之流传与现况


  高甲戏传入台湾约在清代中叶,于台湾流行之后,又与北管戏曲结合,形成本土化之九甲戏,因此风格上与大陆有所不同。台湾艺人认为九甲戏是以其“文戏武戏”交加、“南管北管”交加而得名,因此“九甲戏”又称为“交加戏”。
台湾之九甲戏经常与南管戏(梨园戏)混淆,许多九甲戏剧团自称为南管戏剧团,学者亦常将九甲戏误认为南管戏。此乃因九甲戏之音乐与身段大多源自梨园戏;且早期之九甲戏戏班,多由小梨园戏戏班转化而来所致。严格言之,台湾九甲戏泛指经过改良的梨园戏与本土化的高甲戏。

  台湾的戏曲活动多与宗教有关,而最早盛行于台湾的小梨园戏(七子班),文词典雅,曲调优美,虽深受文人雅士喜爱,却因曲高和寡,难为一般市井小民所接受;且其风格又不符庙会活动热闹之需求,因此文武兼备,喧嚣热闹的九甲戏乃广为流传。

  九甲戏在台湾曾盛极一时,其中又以泉州移民聚集地区为主要据点,例如彰化县伸港乡,曾经是九甲戏盛行之地,其中的“新锦珠剧团”,成立于清朝中叶,被视为台湾最古老的九甲戏团。根据文献资料及田野调查之统计,彰化县境曾经出现之九甲戏剧团,有三十二个团体之多。此外,还有一些九甲戏艺人散居于台中县后里、梧栖和台北县三重地区。 

  九甲戏对台湾唯一土生土长之剧种——歌仔戏,也产生极大之影响;歌仔戏的【慢头】、【紧迭仔】、【吟诗调】和【浆水】等曲调,均源自九甲戏。不过,目前台湾已无纯粹之九甲戏班,当歌仔戏兴起之后,许多九甲戏剧团解散,或改演歌仔戏,如“锦上花”的陈四川先生,以及“明华园”的陈明吉先生(一九九七年辞世),原本均系九甲戏演员;而早期风靡全省的“新锦珠”、“胜锦珠”与“新乐园”,早已烟消云散;原为九甲戏剧团的彰化“正新丽园”、台北“新金英”以及新竹“锦上花”等剧团,目前均改演歌仔戏;而现在唯一尚有演出九甲戏的员林“生新乐剧团”,不但兼演歌仔戏,且该团周水松艺师亦已于一九九九年逝世。由以上观之,九甲戏表演艺术已濒临灭绝,若不加以保护,不久的将来,九甲戏在台湾可能成为绝响。

(来源:《台湾戏曲》)

                                                  编辑:秋日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