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台湾传统大戏:南管戏

时间:2005-12-02 10:17   来源:


南管戏曲的源流

  广义的南管指大陆南方语系之音乐,然而台湾所称南管戏,则指以南管(南音、南乐、弦管……)所演唱的戏曲,包括福建梨园戏中之小梨园(七子戏)和九甲戏两种。梨园戏是中国最为古老的剧种之一,起源于福建泉州地区,主要流行于泉州一带,以及闽南方言区的漳州、厦门一带,后来流传至台湾及闽南华侨聚集的南洋各地。南管戏是由宋代泉州古乐融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宋代时,闽南剧团戏文沿用唐代遗制,故称之为“梨园戏”。由于历史较为悠久,师承谨严,口传心授,至今尚保留不少独特质朴的原始剧目,和《宋元旧编》中的南戏孤本,及其完整的音乐、曲牌和别具风格的表演艺术程序。而南管戏曲文三十六大套中,除佛、道两套外,都和梨园戏剧本相同。因此大陆地区之梨园戏即为台湾所指之南管戏。

  以南管之发展言,东晋五胡乱华,北方中原民族大举南迁避祸,中原文化遂因而传入福建闽南泉州一带;及至唐末经王审知兄弟的推行,并吸收唐代大曲部分精华,与当地音乐结合,逐渐形成“南管”乐曲。宋朝王室为避金人,政治经济南迁,因福建泉州是对外最早的港口,商船云集,人口增加,文化日趋兴盛,民间娱乐场所应运而兴,于是一般艺人及爱好南音之士,遂竞相创作新词,使南音的内容更加充实。

  元朝时,文人加入戏曲创作,南管一方面吸取元曲之内容,一方面模仿其风格从事创作。及至五大传奇《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及《杀狗记》产生后,更丰富南管曲文;此外各地声腔亦为南管所吸收、融合。至明代中叶以后,流行于江浙一带昆山腔、弋阳腔传入闽南,亦为南音所吸收,而创作亦日渐增多,迄清代,南管已相当成熟。

南管戏之派别与特色

  福建的梨园戏又有大梨园(老戏)、小梨园(七子班、戏仔)之分。七子班又称七色戏或七脚戏,即由七名童伶扮演生、旦、净、末、丑、贴与外等七种脚色,台湾之南管戏,即以七子班最为兴盛。大梨园由成人担任演出,依派别之不同,又有下南、上路之分;小梨园则由十六岁以下少年所组成,音色较为甜美,原本多为王公贵人私有之家庭戏班。

  “大梨园”中之“上路”,是指闽南以北传入之戏曲;保存大量宋元南戏剧目,所反映的题材,大多叙述男女之悲欢离合。此外,音乐唱腔同样是“南音”,但在曲牌处理和“管门”运用,以刚劲、淳朴及哀怨为主,别具风格,流传民间的名曲相当多。

  “下南”则为以泉州腔演唱的本地戏班;流传之古剧目,纪录本结构松散、脱节,文词粗劣,唱白重复,保留方言本色和浓厚的泥土味,是未经文人润色,来自民间的型态。此外,其唱腔使用“南音”,具有粗豪的声腔特色,但内容比较贫乏。
“大梨园”与“小梨园”演出之剧目,各有“十八棚头”。所谓“棚头”,即是戏码,由于闽南语称戏台为“戏棚”,因此梨园戏舞台所上演的十八出戏,便称为“十八棚头”。

  从南管戏主要特色观之,其一是剧本题材均为文戏,描述之内容以爱情为主,无武打动作;其二为唱腔使用南管,曲词及说白均以泉州方音为主;其三为后场伴奏以泉州弦管音乐为主,悠雅缠绵为其长。另外,其表演形式相当特殊,其中的“进三步,退三步,三步到台前。”与“举手到目眉,分手到肚脐,指手到鼻尖,拱手到下颚。”一般认为系受傀儡戏影响,且与宋元南戏有密切关系。

南管乐曲

  南管戏所使用之音乐为南管,又称“南曲”、“南音”、“南乐”、“弦管”、“郎君乐”、“郎君唱”等,各地名称不一。“南乐”乃就流传地域而言;“弦管”指南管音乐以丝竹箫弦为主要演奏乐器;“郎君乐”、“郎君唱”指的是南管乐者祀奉孟府郎君为乐神。

  南管乐曲分类有三:其一为“谱”,是纯粹的器乐演奏曲,现存十六套,每套由四至七个乐章组成,演奏技巧较复杂,每套均有标题以概述乐曲之性质,如【四时景】、【梅花操】、【走马】及【百鸟归巢】等;其二是“曲”,又称“散曲”,为供演唱用之单曲,唱词发音亦以闽南泉州土腔为主,少数曲子则以北方话演唱,俗称“南北交”,现存曲子近两千首;其三称为“指”,有谱有词,可以器乐演奏,亦可歌唱,现存四十八大套,各套皆由数节组成,唱词除部分为宗教乐曲外,大多出于戏文。

南管乐器

  南管乐曲采用传统五音工尺谱,但与昆曲等其它乐种之工尺谱稍异。演奏场面分文场与武场,文场为管弦乐器,武场为打击乐器;使用之乐器有拍板、上四管(洞箫、二弦、三弦与琵琶)、下四管(响盏、四块仔、叫锣与双音)及扁鼓等。其实,南管打击乐器相当多,包括北鼓、花鼓、通鼓、大锣、小锣、铜锣、铜钟、大钹、小钹、钮钟、木鱼、双音、响盏、四块、叫锣与拍板等,视演奏方式择用之。演奏套曲时,偶尔可使用十音之方式演奏,即以上四管、上四管、玉嗳和笛子演奏。

南管乐神与传说

  相传南管乐神为五代后蜀孟昶,俗称孟府郎君。据说孟昶通晓音律,并擅制曲,其相关记载见于《旧五代史》;又据《温叟词话》所载:“因昶美丰仪,喜猎、善弹,好属文,尤工声曲。夫人心尝忆昶,悒悒不敢言,私绘昶像以祠。复扬言于众曰:‘奉此神者,多子。’适宋祖见而问之,曰:‘此何神耶?’夫人亦托前言,讳其姓曰‘张仙’以对。帝闻之,即焚香拜祝,传闻后果生子。乃敕封为‘郎君大仙’,特赐春秋二祭。自是求子者多祀之,迄今不改。”目前台湾的南管社团,每年仍沿袭旧俗,举办春秋二祭,唯为社团间联谊之便,通常邻近地区之曲馆,多将日期排开,祭典以不在同一天举行为原则。

  据说南管音乐曾获康熙帝之青睐,公元一七一三年,康熙帝六十大寿,吴志、陈宁、傅庭、洪安及李义等人在御苑以五音演唱于帝前,由于音韵清丽,玉润珠圆,丰饶流畅,深得帝意,帝欲赐以官职,而婉辞弗受;尔后又奏【百鸟归巢】一曲寓意思乡心切,帝感悟准其南归,赐以“五少芳贤”、“御前清客”殊衔,临行又赐“九曲黄龙伞”金丝宫灯,传驿以归。

  南管演奏时,尚有“足踏金狮”之习俗,据说乃因以往演奏南管时,乐师坐于太师椅,为方便之故,须盘腿弹奏;然康熙帝以为盘腿较为不雅,乃将其垫脚金狮取出,供乐师使用。目前南管曲馆,皆备有四尊金狮,供上四管演奏者踏脚之用。

台湾南管戏曲之发展

  台湾文献所见最早流行之剧种为小梨园,清康熙三十九年(一七○○)渡海来台之浙籍人士郁永河,于其《裨海纪游》中的〈竹枝词〉记载:“肩披鬓发耳垂珰,粉面红唇似女郎,妈祖宫前锣鼓闹,侏离唱出下南腔。”乾隆年间吴国翰〈东宁竹枝词〉则有“第一时行七子班”之描述。由此可知,清朝初年,台湾南管戏曲活动已相当盛行。

  台湾南管由闽南传入,最初流行于澎湖地区,其次为嘉义,继而彰化鹿港一带,相继设馆,聘请南管艺师传授唱曲及乐器演奏。日治之前,台湾南管戏仍以小梨园为主,如台南、新竹及澎湖地区,均有七子班的活动,演出之内容多为描述爱情故事的文戏。日治时期,南管戏逐渐改良,加入武戏内容,念白亦代之以当地方言,而成为演唱“九甲戏”或“白字戏”之戏班;另一方面,由于日本对台进行思想控制,曾一度禁止南管设馆传艺。及至台湾光复,南管乐曲多以曲馆形式流传,南管戏则因演出环境所限,甚少演出活动。

  一九六三年二月,“闽南乐府”招训一批十三、四岁之女弟子,由李祥石、徐祥、陈令允及翁秀塘等人负责教学;当时学员所学剧目有:《吕蒙正》、《陈三五娘》、《朱弁》、《董永》、《韩国华》、《郭华》、《李三娘》、《高文举》、《葛熙亮》、《苏东坡游赤壁》、《昭君和番》、《雪梅教子》、《陈姑操琴》及《招商店》十四出大戏和《士久弄》、《番婆弄》两出小戏。学员于学习一年之后举行公演,后来此批学习南管戏之女弟子,遂被称为南管戏的“十三金钗”。沙鹿镇“合和艺苑”吴素霞艺师,曾于1988年荣获台“教育部”“第四届民族艺术薪传奖——传统戏剧类”个人奖,为目前硕果仅存的南管戏金钗。

  台湾之南管社团组织,遍及全省,全盛时期社团约有一百个团体。以泉州人聚居地的鹿港而言,南管音乐社团分为弦管(洞管)与歌管(品管)两类。鹿港弦管五大馆为“雅正斋”、“聚英社”、“雅颂声”、“大雅斋”及“崇正声”等团体。时至今日,南管音乐社团大多名存实亡,目前活动力较强的社团,有台北“闽南乐府”、“华声南乐社”与“汉唐乐府”;清水镇“清雅乐府”;沙鹿镇“合和艺苑”;鹿港有“聚英社”及“雅正斋”;台南“南声社”等团体。其中“汉唐乐府”、“清雅乐府”与“合和艺苑”尚有少数南管戏之演出,而“南声社”曾至法国演出,并出版南管CD,获得热烈回响。

  一九九四年三月,彰化县立文化中心于鹿港举办彰化县全省文艺季,参加踩街与表演之南管团体有:台北“闽南乐府”、“浯江南乐社”、板桥“江之翠南管乐府”、新竹“崇孟社”、大甲“聚雅斋”、清水“清雅乐府”、鹿港“雅正斋”、“聚英社”、“鹿港‘国小’南管社团”、溪湖“参乐成”、左营“集贤社”、凤山“醉仙亭南乐社”、屏东“北极坛南乐社”、台东“南乐聚英社”,由此亦可约略窥知当时台湾南管团体活动状况。此外,彰化县文化局(前身为彰化县立文化中心)正进行南北管传艺工作,并于1996年九月成立“彰化县立文化中心南管实验团”(现隶属于彰化县文化局);而“彰化县特色馆南北管音乐戏曲馆暨文艺之家”,亦于一九九九年七月正式成立,是一个兼具展演、文化保存与传统戏曲学术研究的戏曲馆。

(来源:《台湾戏曲》)

                                                  编辑:秋日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