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台湾传统建筑之棋盘布局

时间:2008-01-02 09:03   来源:SRC-423

长安城里坊图

 

  严整的棋盘式配置之集居形态的村落在中国南方是很普遍的,而且是相当重要的类型。台湾的实例则以沿海的渔村为多,不过台湾出现这种形式的村庄的机会已大大减小,地缘村庄多于血缘村庄或者是原因之一,其它的社会、经济条件相信也是原因。

  回溯中国建筑史,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西安半坡先民居住遗址,就显示出氏族部落共同生产、防御与居住的特性。唐代长安城采里坊制,里坊与里坊之间即为街道,有一种城中城的观念。宋以后里坊制渐消失,南方商业城市盛行街屋建筑。这两种集居模式多运用于城市或村镇里,至少具备了商业的条件。苏州及泉州所代表的线性街屋式配置是商业机能的产物,密度较高,而棋盘模式的村落则是农业机能的产物。

  棋盘式配置之组合其实可有两个观点视之,一是视为横的左右排列,另一是纵的前后排列,亦即有些村庄倾向于每个住宅单元左右对齐,有些强调前后对齐,而金门山后王氏宅群之例,竟然将前后左右都对齐了,其秩序的严整性高,可视为这种棋盘配置之最理想状态。左右对齐的类型来说,那么台湾新竹北门外的郑用钖宅群及台北大龙峒陈悦记老师府亦属之。

  棋盘配置的村落整个尺度不大,居民的生产方式与自然的土地、海洋发生直接关系,商业机能几乎是不必要的,因而村庄里所谓的街道存在性甚低。金门山后的王氏宅群作为典型的实例。山后王氏宅群一般的说法都认为起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历经十多年。据现存物之特色看,这十八栋建筑虽不是同一年落成,且有风格上之差异,但很明显地在贯彻棋盘配置是无可置疑的。十八栋建筑中有两栋公共建筑,一为祠堂,另一为学堂,前后排列,有着承先与启后的意味。

  每栋之前都设铺石庭院,除最后一列外,均筑有墙垣围住。因此,严格讲起来,虽是密度提高,距离拉近的集居形态,但每户均是封闭的个体,具备着开放交流与封闭自守之弹性,这是棋盘式布局空间性质的最大特色。每条纵列住宅之间又留窄巷来,具防火功能,古代即称之为防火巷。王氏宅群有一条防火巷窄至令山墙上的燕尾脊相触,形状至为动人。

  而澎湖的村落为了防风,大多兴筑在海边的山洼避风处。屋宇俱结于山凹之内、水隈之处,故名曰澳。由于开发早,单姓聚族而居,形成血缘村庄不少,如港仔尾许家、双头挂蔡家。澎湖的许氏多为金门迁来,因此其村落形态大多承继着金门之传统。以农为主,以渔为辅的产业形态可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渔船通常是数户人家共有。再来恶劣的气候亦是决定因素,聚集居住能守望相助,互得其利。而居住单元多为有墙门的三合院,屋身低而屋顶斜度和缓,这是为防风。

  台湾方面因为近代化的关系,较难完整地保有棋盘布局之实例。其中以彰化以南的靠海渔村较明显,这类型之村落,居住单元主要仍以三合院为主,它的棋盘布局较偏于横列取向,亦即多栋左右并列,屋前自然形成通路,而屋侧的防火巷系统较不明显。

编辑:贺晨曦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