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台湾传统建筑之泥塑与剪黏

时间:2007-12-29 08:37   来源:SRC-423

 

 

  

 

妈祖庙剪黏作品

 

  台湾传统建筑承袭中国南方的传统,不但工匠聘自闽、粤,材料亦不辞辛劳运自大陆。从移民建筑的特征来看,他们所建的建筑包括住宅及祠庙实际仍为闽、粤建筑之延伸。

  闽、粤的古建筑盛行在屋脊或墙上施以泥塑及剪黏的装饰。泥塑也称为灰塑或彩塑。 早在唐代敦煌石窟中即可见到彩塑艺术。剪黏也称为剪花或嵌瓷,将陶瓷片嵌在泥塑形体之上,中国古代较为罕见,但古罗马或回教建筑却有这种称为马赛克的装饰作法。台湾传统建筑大量运用了泥塑与剪黏的装饰,因而外观上予人眩目华丽之感。这种多彩多姿的装饰即是闽、粤、台古建筑之特色。

  泥塑在台湾古建筑上的运用很广,除了屋脊的脊垛、脊头之外,山墙的脊坠、檐下的水车垛以及墙上大幅的装饰,皆可见到泥塑。所谓泥塑,是利用灰泥本身的可塑性,匠师在现场施工所完成的。但也有提前预铸的作法。灰泥的成份各地稍有不同,但基本上配方应包含石灰(以石灰石烧制或海边的蛎壳、贝壳等烧成,有专门烧的灰窑)、砂以及棉花(或麻绒)三者以一定比例混合而成。为了增加黏度,常再掺入乌糖汁或糯米汁。为了延缓干燥,减少裂缝,也常加入煮熟的海菜汁,也称为海菜精。这几种材料混合之后,再以人工方式捣成糊状,直到出油为止,此时黏度最高,最适合制作泥塑。

  泥塑的颜色除了石灰的浅灰色,也可在制作过程中掺入色粉,但近年作法常在最后才涂上油漆颜料,彩度较高。

  泥塑的题材很多,从有如浮雕的螭虎到所谓内枝外叶的花鸟人物,泥塑的优点是它可以在屋脊上现场制作,也可以预塑,给予匠师很多发挥的余地。如果制作内枝外叶式多层次的雕塑,要以铁丝为骨,层层加厚灰泥。一般而言,在屋脊上的龙、凤、螭虎吐草及人物花鸟都藏入铁丝为骨。而墙上或水车垛的浮塑较少用铁丝。

  泥塑骨材一般都使用铁丝,古时甚至用竹条或木条当骨材,传统泥塑神像内部即用木质骨架。在台湾常见的燕尾屋脊内,早期多用竹条。至于造型较细小的花鸟枝叶,所用铁丝多作交叉缠绕,有如网状,其固着力最好,日久灰泥不致松脱或龟裂。

  有些题材则可用印模技巧完成,例如人物的面孔,武士的盔甲战袍或需要大量重复的构件。另外,盔甲及战甲则分片模印,黏到身体上时依手脚姿态循势变化。

  泥塑完全干燥之后,通常会上彩漆,近年多改用已经研成粉状的色料,虽然色彩明亮,且颜色较多,可供选择。例如油性水泥漆、塑料漆,但不耐久。

  剪黏(施作过程)在广东潮州称为剪花或嵌瓷,顾名思义即将陶瓷片嵌在泥塑的形体之上的一种装饰艺术,它的起源不明,但据文献记载,至少在清初乾隆年间由广东潮州传入台湾。潮州古建筑盛行在屋脊上装饰剪黏这种特殊的艺术,至一九二○年代,已有潮州匠师受聘到台湾。

  剪黏是一种在建筑屋脊上现场制作的艺术,具有即兴创作的特点,因此剪黏重视构图与花鸟人物的姿态,适合远观,其细节大而化之,较不适合近看。但近代也有镶嵌在壁上的作品,楼阁人物的细部一览无遗,朝向精致化发展。

  剪黏色彩明亮是闽、粤及台湾建筑的特色,甚至亦盛行于南洋华人地区的祠庙。但是剪黏经日晒后温度升高,遇雨则骤降,此时陶瓷片可能断裂。近年台湾且多以彩色玻璃片取代传统陶瓷片,更易碎。因而剪黏在屋脊上无法保持完整,大约每隔三十年要重修,旧物保存不易。

  剪黏是将剪好的瓷片嵌入未干的泥塑上面,有如穿上一件多片的瓷衣。捏塑灰泥时要稍瘦一些,才有足够余地嵌上瓷片。泥塑体本身也是层层加厚的,直到最后一层时,等到半干状态即可开始插入瓷片,依各种题材而有不同角度之插法。事实上,剪黏、泥塑以及上釉入窑烧成的湳烫(又称为交趾陶)三者可以并存。例如规带牌头上,山景以泥塑为之,人物为交趾陶,但树木楼阁以剪黏完成,三种技巧交互运用,更为可观。精于此道的匠师,通常三种工法都熟练。

编辑:贺晨曦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