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台湾传统建筑之大木结构

时间:2007-12-28 09:20   来源:SRC-423

 

  台湾清代的民居中,一般平民的建筑多系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利用空暇由农民自行建造房舍。但士大夫宅第或地主富商等豪宅的建材多运自闽、粤。并且匠师也聘自闽、粤,人们尊称为唐山师傅。在长达三百年以上的发展过程。台湾的民居因应自然地理条件,也产生了变化,逐渐形成地方特色。

  十九世纪末叶,台湾的民居开始表现出不同以往的风格,尤以大木结构特别明显。大木结构的构件倾向于繁复的雕饰,木雕精细,彩绘丰富。并且融合了闽南的漳、泉与粤东的潮、汕各地特色,汇聚成一种混合式的风格。一九三○年代到达第一次的高峰,台湾本地匠师逐渐增多是一个主因;到了一九四九年以后,又形成第二次高峰,寺庙或民居常常混合了北京宫殿、苏州园林等局部特色,形成了更多样的混合风格。

  在中国南方所发现的元代以前古建筑虽与宋《法式》相近,但仍有不同之处。在作法有与宋《法式》所订北方作法略异之处,认为可能渗入了南方古代地方手法之结果。

  台湾的居民除了原住民九族及平埔族外,最主要的是从闽南与粤东移民的汉族,其中又分为泉州人,漳州人以及客家人。据史载,闽、粤在古代本有数支南方的民族,至五胡乱华,东晋南渡,开始有大量的中原汉族南下闽、粤。其中有家谱详载者如客家人,其迁移路线系经由皖与赣再进入闽、粤。后来宋室南迁与明末动乱,陆续自中原再迁移许多汉族进入南方,明末清初又随郑成功东渡台湾,而这些汉族南迁的史实中的民族迁移路线连带地影响了建筑的发展。

  中原汉族从东晋之后几次南迁的路线大致相同,从黄河流域经安徽、江西再进入福建与广东。民族迁移时,随着地理条件之差异,民居也有所调适。易言之,例如客家人在中原时也许未曾建造土围或土楼式的民居,至赣南、闽西与粤东后,因客观条件改变了,才尝试建造新形式的民居。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匠师的流动问题,古代常有南匠北调之事,明初建造北京城时,即征用南方苏州匠师与江西匠师。因此,汉人南移时中原匠师随之南下,并与南方匠师相互影响,甚至合流,形成新的匠派,这是很自然的发展。

  民居的研究,从族谱下手或许是一条研究的线索。台湾的传统匠师,大都是清末从闽、粤渡台后,落脚生根而成。通过台湾各地民居大木结构之比较分析,我们粗略可判别何者来自泉州,何者来自漳州。

  但闽、粤之间的关系如何?与浙、赣或皖南的关系又如何?台湾民居上的大木构件与皖、赣、浙、闽、粤古建筑上构件略作比较,或可作个参考 。

  台湾民居的大木结构反映了年代愈晚愈有精致化及装饰化之倾向,例如束木的造形增加了雕饰,栱身也喜雕成螭虎形,斗的形式有六角、八角、菱花、桃弯及莲花等,瓜柱的雕饰也增加内容,一根瓜柱可再分为瓜盖,瓜仁及瓜脚等三部份。小构件增多,木材内部的榫卯跟着复杂化。台湾精巧的榫头相对的也具有强化构造节点之作用,例如台湾多地震与台风之害,大木结构皆有考虑及此。

  在皖、赣、浙、闽及粤的明代以前木构造建筑与宋营造法式比较,恐仍有商权余地,宋法式为北宋官方所颁布,其实际影响力并无法及于南方的偏远地区,南方的木匠大约在明代将经验总结出一本《鲁班经》,鲁班经内容是以南方为对象的,近代台湾的匠师仍然使用鲁班经。因此,要将皖、赣、闽、粤、台等地区的民居木构造与鲁班经所定规矩加以比较研究,或可更加明了鲁班经的影响圈。

  归结言之,台湾民居主要渊源于闽南与粤东,大木结构方式一脉相承,但至二十世纪以来发生混合现象,形成了台湾的地方风格。

 

编辑:贺晨曦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