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台湾民粹政治的基本特征

时间:2008-01-16 09:48   来源:SRC-423

  台湾的民粹政治伴随台湾的政治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有不同的表现,但其基本的特征都是以情绪化的诉求争取认同,不择手段炒作、制造偶像。

  1. 悲情

  台湾的文化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逃避与悲情”的文化。台湾作为一个移民社会,早期多是躲避官府的压迫、逃避天灾人祸。特别是近代以来,台湾人民作为清政府的“弃儿”,屡受西方和日本殖民者的压迫。国民党政府迁台以后,全面实行白色恐怖,台湾民众饱受歧视和压迫。后来“台独”分子有意利用这种悲情,煽动民粹情绪,将几百年来台湾人民的苦难,归结为始终受外来政权统治。靠悲情,民进党在建党不久就赢得近30%的选票。从1996年李登辉与“台独”合流开始,就通过刺激大陆、制造悲情以骗取同情。民进党2000年走向执政以后,控诉的对象由国民党成了大陆。直到2004年的选举,陈水扁一再以刺激大陆的方式,制造“又被大陆迫害”的假象,骗取台湾人民的同情支持。在悲情的氛围下,理性降到次要地位,为民粹英雄提供了舞台。

  2.“造势”

  与悲情联系的是“造势”。在台湾大凡有事,动辄组织几万人、几十万人的游行集会。每逢选举,电视演说、“嘉年华”飚舞、“泰坦尼克号”助选车队,只要能够吸引群众眼球的通通可以使用。为了哄抬人气,造势大会的规模越来越大。2004年“总统”选举投票,绿营组织了百万人“228”大游行,在台湾500公里的公路上,支持者排成五路纵队,手拉手高呼口号,以营造压倒蓝营的气势。泛蓝同时组织了全台长跑活动,并发起捐血,接着更在3月13日组织了号称200万人的集会。选举不再是民众理性选择优秀的领导人,而成为政党煽动群众的以势夺人。

  3.“做秀”

  与“造势”结伴的是“做秀”。台湾政治人物的做秀远不限在竞选之际,凡需要树立自己形象的时候,无不千方百计地展现自己。蒋经国在世时,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李登辉,是一个谦恭、没有野心的农技专家。大权在握之初,他开始以“民主”为武器,即对国民党的元老们下手,又借此树立“民主先生”的形象。及至1996年当选“总统”之后,更无时不把自己打扮成台湾主流价值观念中的救世主。

  陈水扁从台湾的农家子弟一路走来,成功的打造了自己“永远第一”的“台湾第一勇”的、“做什么像什么”的形象。陈水扁以一声“阿扁”的谦称,创造了台湾做秀的奇迹。陈水扁当市长时的市民主义,当“总统”后的“与民同乐”,直到“总统”任职周年充当“义工”的惯例,确在民众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正是台湾这种造势做秀文化,使台湾政坛出现了“媒体宠儿”,形成了“四大天王”“五虎大奖”主导台湾政局走向的反民主倾向。

  4.政治问题道德化

  这是台湾民粹政治的又一特色。在台湾,主张统一还是主张“台独”本是典型的政治问题。可是“台独”的民粹主义英雄们将此问题加以道德化处理,收到了煽动的效果:爱台湾就支持独立,外省人不支持“台独”就是恨台湾,本省人不支持“台独”就是出卖台湾。把统独问题变为爱与不爱、爱与卖的道德问题。李登辉曾为了减弱外省人对“台独”的抗争,又将生在大陆、但长在台湾,“吃台湾米长大,为台湾打拼的人”称为“新台湾人”,最大限度地调动民粹情绪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台湾地区政治发展与对外政策》)

编辑:贺晨曦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