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台湾政治团体

时间:2008-03-20 14:39   来源:东方军事


  澄社

  1989年4月18日成立。是由“自由派”学者胡佛等20余人发起,以台湾社会科学界部分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体所组成的团体。其成员大都具有“自由主义与改良主义”的思想色彩,标榜以“超然独立的立场”“进行论政、议政二布参政”,主张通过和平道路实现台湾政治体制的变革,并主张全面彻底加速国民党政权“台湾化”之目标。

  国际狮子会台湾总会

  国际狮子会在台湾的分支机构。1961年成立。该会为社会服务兼联谊性组织,绝大部分是社会名流。1987年6月,来自16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万名“狮友”参加了第一次在台湾召开的国际狮子会年会。

  “台湾人权协会”

  台湾地区的社会团体。1984年12月9日成立。该会自称是超越一切党派的民进组织,其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关心、提高台湾人权的目标,规定不得以组织名义和标志从事竞选活动。其成员主要为大学教授、律师、医师、公职人员及企业界、宗教界人士。

  “中国统一联盟”

  统派团体。1988年4月4日在台北举行成立大会,600多名学者、作家以及不同党派人士与会。会上通过了“建盟章程”,选出了领导机构成员。该团体主张:1、民主运动与民族统一运动同时并举,反对不讲民族统一的民主运动,也反对不讲民主的民族统一运动;2、巩固和发展海峡的和平构造,发展两岸人民的同胞情谊;3、推动两岸同胞的探亲、旅游、互访,增进两岸学术、科技、文化、学术、艺术、体育之交流,以及直接商贸、邮电航运之发展;4、研究和发展民族整合、实现民主统一中国的知识、理论与途径;5、促进海峡两岸召开共商民族统一的会议;6、结合海内外力量,反对甘为强权驱策,企图使中国的分裂长期化和固定化的任何形式的民族分裂主义。该团体设主席一人、副主席二人、执行委员二十一人、候补执行委员五人、监察委员七人、候补监察委员三人,下设组织、文宣、财务三部以及文化、经贸、研究发展、社会运动四个委员会。出版机关刊物《统联通讯》。名誉主席为胡秋原,主席为陈映真。

  “台湾人权协会”(海外)

  海外台湾人团体。1976年成立于美国。该会的宗旨是“争取台湾人权、维护人性尊严,达成联合国人权宣言的理想及目标”。任务是支持海内外人权运动及人权事件;收集、传达、翻译人权资料;宣传台湾人权状况,于国际特赦组织及各地人权组织联系。

  “海峡交流基金会”

  简称“海基会”,1990年11月21日正式成立。是受台湾当局“委托”负责处理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事务的“民间”团体,系台湾与大陆接触和交流的第一个中介机构。主要任务是接受台湾当局委托,办理两岸人民出入境收件、核转,大陆地区文书验证和收达,两岸犯人的遣送,经贸纠纷的调处,学术文化的交流,一般咨询服务,协助保障台胞的合法权益等事务。该组织设董事会、监事会,置董事长一人、董事四十三人、监事六人。下设秘书处、文化服务处、经贸服务处、法律服务处、旅行服务处、综合服务处等机构。董事长为辜振甫。

  海峡两岸和平促进会

  1988年3月成立。发起人有林时机、洪昭南等人。该团体后因受国民党党部的压力,改名为“三民主义促进会”。主张停止“三不政策”,要求中共放弃武力政策,双方在对等的基础上,签署停战协定,结束台海40年的敌对状态;开放两岸人民自由探亲、祭祖和观光;进行体育、学术、艺术交流,筹设中华大学,在两岸分别研究彼此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制度;共同研议两岸法律适用法,确立台湾人民应协助大陆经济发展的概念,支持两岸人民团体研议经贸商务往来实施方案。

  “中华民国红十字总会”

  由台湾当局资助,具有官方背景的政治团体。其前身为“万国红十字会上海分会和中国红十字会”。1949年随国民党去台湾。1951年在台湾“复会”,但国际红十字会不承认其代表中国。该会除本身例行工作外,近年来还承担海峡两岸民众探亲的登记、转呈报表、传信,以及协助台湾当局遣返“偷渡”去台大陆人员、引渡罪犯等工作。1980年11月,该组织召开了去台后的首届理事会,选聘了新的理事、监事和理事长。历任会长为:何应钦、徐亨。

  “中华民国电影戏剧协会”

  1956年2月15日在台北成立。宗旨为:联络台湾影剧界人士,“促进三民主义文化建设,完成反共复国大业”。主要工作是:研究电影戏剧理论,从事影剧创作,辅导影剧映演,举办会员福利等。会员包括电影、戏剧界有关工作人员1000多人。设理事会、监事会,置常务理事、理事、常务监事、监事、总干事、副总干事。下设总务、组织、联络、研究4个组,组之下设若干委员会。

  “中国文艺协会”

  1950年成立,系台湾各种文艺团体的联合组织。设有小说、诗歌、散文、音乐、美术、话剧、电影、舞蹈、摄影、文艺评论、民俗文艺、外国文艺、大陆文艺、文艺翻译等委员会。在高雄市、台中市及澎湖设有分会。

  “中华民国广播电视事业协会”

  1980-年3月1日成立。前身为1954年3月25日成立的“中国广播事业协会”。宗旨为:“研究广播(电视)学术,发展广播事业,砥砺学术,交换工作经验,促进文化建设,服务国家社会”。各广播电视台或公司皆为其团体会员或个人会员,有会员四千余人。会员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设理事会、监事会,置理事长1人、理事31人、监事9人、总干事1人、执行秘书1人。下设组织、研究、福利及总务4组。

  “中华民国杂志事业协会”

  前身为1950年成立的台湾省杂志协会。1965年7月1日改为现名,宗旨为:“团结杂志界同仁,群策群力,发扬文化革命,并谋联络感情,互相合作,共同推进业务”。现有会员600多家杂志社。设理事会、监事会,置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各1人,下设总务、业务、福利及研究发展4组。

 

编辑:贺晨曦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