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台东县:四大族群共存,派系政党争雄

时间:2006-09-22 13:48   来源:中国网

  台东县位于台湾岛东南部,面积3515平方公里,人口24.5万人(2001年底),是本岛人口最少的一个县,人口密度最低,每平方公里只有72人。下辖1市(台东市)、2镇(成功镇与关山镇)及13个乡(长滨乡、池上乡、东河乡、鹿野乡、海瑞乡、延平乡、卑南乡、金峰乡、大麻里乡、达仁乡、大武乡、绿岛乡与兰屿乡)。县治设在台东市。

  台东县人口从1949年起开始增加,到1971年达到高峰,计27万人。此后该县人口开始下降,主要是大批青年人外移,近十多年人口呈负增长。台东市是台东县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也是人口最多的城市,且1992年始人口开始回升,目前该市人口近占全县人口的一半。2万人口以上的地区是成功镇与卑南乡;1万至1.5万人口的乡镇有关山镇、太麻里乡、东河乡、长滨乡、鹿野乡与池上乡;其余乡人口在7千人以下,包括大武乡、绿岛乡、海瑞乡、达任乡、金峰乡与兰屿乡。

  台东县社会结构与花莲县类似,有四大族群,即闽南人、外省人、客家人与原住民(主要有六个族群,分别是阿美族、卑南族、布农族、雅美族、排湾族与鲁凯族)。其中,原住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清康熙时代起,汉人开始移入,成为今天的闽南人群。国民党退居台湾后,辅导退役官兵及大陆沿海岛屿居民来台东开发,并成立太平洋与马兰两个荣民之家,形成外省人主要聚集地之一。60年代起,许多客家人迁居台东,形成客家人族群。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加上人少地多,族群融合相处,但平原地区反国民党色彩浓厚。

  台东县南北狭长,多为高山地带,经济比较落后,农业比重大,农业人口约占三分之一。工业主要以水泥、制糖与木材加工为主。制造业家数约380多个,知名的大企业只有永丰余纸厂等少数几家。工业区主要包括丰乐工业区、利家工业区及池上工业区,同时计划建设智慧软体工业园区。

一、地方派系与地方势力概况

  台东县是一个移民县,形成不同的外地势力派系,如台中派、云林派与台南派等。就派系发展来说,兴衰变化无常,早期以吴派与黄派最具影响。台湾学者陈明通在其《派系政治与台湾的政治变迁》一书中认为,台东县的派系有吴派(吴金玉)、黄派(黄拓荣)、台中派(洪挂)、云林派(许添枝)、台南派(王锡五)、少壮派(郑烈)等。90年代以后,在新的政治环境下,政坛上崛起的一些政治新秀又各立门户而形成新的政治势力,特别在基层更是山头林立。

  早期台东县地方政坛主要以闽、客籍划分势力。闽南籍以卑南地区的王登科为首,客家籍则以吴金玉、黄拓荣等人为代表。但因议长选举,同属客籍势力的吴金玉与黄拓荣发生矛盾。首任民选县长陈振玉任职不及一年病逝,在1952年的县长补选中,时任县议长的吴金玉获国民党提名而当选。在议长选举时,黄拓荣与许添枝展开竞争,由于国民党高层的主导与压力,黄拓荣当选,但吴、黄矛盾产生,各自发展自己的政治势力,逐渐形成黄派与吴派。

  黄派。最初领导人是黄拓荣,势力主要集中在台东县长滨乡农会、台东市信用合作社、台中县沙鹿镇合作社、台湾省蔗农消费合作社、台湾省住宅公用合作社、台中企银等。黄派先后执政长达16年,成为台东县政坛最大势力。

  吴派。最初领导人为吴金玉。他曾任第一届补选县长与第二届县长,是台东县早期一股主要政治势力。吴派的势力集中在长滨乡农会、田寮乡农会、台东市信用合作社、第一银行与华南银行等。

  郑派。也称少壮派,是一支新兴政治势力,是从基层选举、省议员、“国大代表”与“立法院”等选举中发展起来的。地方政治新兴势力以郑烈与饶颖奇最具代表性。其中,郑烈在任十多年的“国大代表”后,又连任两届县长,离职后又任省政府委员,成为一支有相当实力的地方派系。原属郑派的另一领袖人物为原住民“立法委员”陈建年,后逐渐形成一股地方势力,而称其为陈派。

  饶派。也是一支新兴政治势力,以饶颖奇为代表。饶颖奇在地方上经营多年,拥有固定班底与支持力量,是台东出身的重要政治人物,连任数届“立法委员”,并曾任“立法院副院长”,成为台东县与台湾政坛一支实力雄厚的政治力量。

  徐派。以连任两届县议会副议长的徐庆元为首。他于1994年成功当选省议员后,逐渐在地方形成一股新兴政治势力,后加入亲民党,2001年当选县长。

  另外,台东县以乡市镇长为首的地方山头势力更多、更复杂。

二、地方权力之争

  台东县首任民选县长是陈振玉。他任职不及一年病逝,在1952年的县长补选中,时任县议长的吴金玉获国民党名当选,并连任第二届县长。在吴金玉连任两届县长后,国民党提名黄拓荣竞选第三届县长,吴金玉则暗中支持黄忠竞选。结果,黄拓荣获胜,当选第三届县长。在第四届县长选举中,国民党提名黄拓荣竞选连任,吴派则支持林德村竞选,黄拓荣当选连任。

  1964年进行第五届县长选举,国民党未提名黄、吴两派人物,而提名台东镇长张振雄。青年党的黄顺兴也出马角逐。由于国民党候选人得不到地方派系的支持,张振雄输给青年党的黄顺兴,国民党失去台东县的执政权。国民党选举中提名不当与排斥地方派系的做法,是导致这次选举失败的主要原因。于是在第六届县长选举中,国民党还是得依靠派系力量夺回执政权,于是提名黄派的黄镜峰竞选,黄镜锋重新夺回执政权。黄派力量再次大显威力,在黄镜峰连任两届县长后,黄派的蒋圣爱又接连当选第八、九两届县长,黄派成为台东县政坛最大的政治势力。

  不论是吴派还是黄派当选县长,政绩均不佳,地方建设落后,引起国民党高层与民众的不满,加上选举竞争更加激烈,国民党不得不对选举策略进行调整。在1985年第十届县长选举时,国民党再次放弃提名派系人士,而提名“国大代表”郑烈参选,郑顺利当选,并连任第十一届县长。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政党政治有较大发展,地方权力争夺不仅是国民党内部派系与势力之争,还有政党竞争。在1993年第十二届县长选举中,国民党提名的原住民陈建年与退出国民党的陈益南展开竞争。陈益南虽然获得民进党与新党的联合支持,但也无法改变国民党在台东县的实力,陈建年以6.7万票当选,得票率达到68.5%。陈建年也是第一位原住民县长。

  在1997年第十三届县市长选举中,主要有三人角逐,分别是国民党籍违纪参选而被开除党籍的省议员徐庆元、国民党籍及现任县长陈建年、民进党征召的黄昭辉。陈建年是唯一的原住民候选人与现任县长,获得国民党当政者与原住民的支持,因此在选举中以4.8万张票险胜。关键是取得了五个山地乡原主民(原住民选票近占三分之一)与“立法委员”饶颖奇的支持。

  退党的徐庆元是新兴徐派的代表人物。他出身农会系统,提出“打破国民党提名就当选的神话,台东才会受重视”的口号,在策略上以阿美族籍的林昌荣为副县长人选,并得到平地原住民“立法委员”蔡中涵、前县长郑烈与人口较多的台东市民的支持,因而仅以4.7张票败北。可见徐氏在台东势力不可小视,同时反映国民党在台东县的内部矛盾。黄昭辉是前高雄市籍的“国大代表”,与台东县没有历史源渊,无法获同选民认同,不足6千票,显示民进党在台东县实力还不足以抗衡国民党。

  在2001年台东县长选举中,有4人角逐,分别是国民党提名的县议会议长吴俊立、亲民党提名新加入的的徐庆元、民进党提名的台东市长赖坤成与无党籍的彭权国,结果亲民党的徐庆元当选,国民党再次失去台东县的执政权。

三、地方权力结构的变化

  泛蓝阵营在台东县占有绝对优势。其中,国民党在台东县政权结构中具有较大实力。在过去省议员与“中央”民意代表选举中,国民党一直占优势。民进党执政及亲民党成立后,台东县的政治版图仍以泛蓝阵营为主。在2001年“立法委员”选举中,有5党5人竞选1席名额,结果国民党籍的前“国大代表”、前县长黄镜锋的儿子黄健庭当选。

  县长这个行政大权除第五届为青年党掌握外,长期为国民党执政。在2001年县长选举中,国民党虽失败,但仍为泛蓝阵营的亲民党取得政权。在县议会,国民党优势更大。在1998年第十四届县议会选举中,国民党取得30席中的22席,较上届少1席,得票率从70.7%降为降为63.1%;在2002年议会选举中,虽然竞争激烈,国民党仍获得19席,加上亲民党的2席,计有21席,占了总数的70%。在1998年乡镇市长选举中,国民党更是拿下16席中的15席,较上届增加3席,得票率从64.8%降为55.6%;在2002年乡镇市长选举中,国民党取得10席,加上亲民党的1席,泛蓝合计为11席,占总数的68.8%。另外,在2000年,台湾领导人选举中,泛蓝获得92.7万票,得票率达76.5%

  以民进党为主体的泛绿阵营在台东县的势力不如其他县市大。在1992年的“国大代表”选举中,民进党夺得1席,加上不分区“国代”1名,占有两席。但在基层力量则相当弱,直到1998年乡镇市长与县议员选举中,才各获得1席;在2002年县议员选举中,未有人当选,乡镇市长也只有台东市长1席。

  在2001年县长选举中,民进党获得1.7万张选票,在“立法委员”选举中,获得2.2万张选票;在2000年台湾领导人选举中,民进党获得2.8万张选票,为最高得票数,最高得票率也只有30%。可见,民进党在台东县只有不足3万票的实力。

编辑:何建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