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基隆市:新旧派系更替,政党竞争显现

时间:2006-09-21 16:19   来源:中国网

  基隆市位于台湾岛东北角,曾是台湾万商云集的重要港口。全市面积133平方公里,人口39.1万人(2001年底)。辖下仁爱、安乐、信义、七堵、中山、中正、暖暖等七个区。

  基隆市是台湾开发较早的工业城市,也是台湾最早的省辖市之一,曾以煤矿开发与港口运输而闻名。随着桃园国际机场的建成、中山高速公路的开通,台湾经济重心向台北县、市发展,基隆发展受到相当大的影响,人口增长呈现停滞状态,工商业发展已不如周边一些新兴市镇。其现代工业主要有造船、化工煤炭、水产加工等。

  基隆市历史变迁与都市化的发展,对地方政治生态也产生影响,地方派系的发展受到限制,但并未衰落,在旧派系式微的同时,新派系又生产,但政党政治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主流。

  基隆市社会结构也颇特殊,外来人口较多,形成一定的同乡势力,在基层选举中发挥一定作用。如闽南同乡会与宜兰同乡会均有一定实力。宜兰同乡会估计宜兰人占基隆市基层人口的三分之一。闽南人与宜兰人均有较强的党外及反国民党观念,多倾向支持党外与民进党。另外,也有相当数量的外省人与少量的原住民。这种人口结构对基隆市政治生态具有重要影响。

一、地方派系概况

  基隆市地方派系势力相对较弱,主要有谢派、苏派、陈派、张派四个派系。

  谢派。早期主要人物是连任第一至第三届的三届市长谢贯一、第二届省议员谢清云、先后任五次市议会议长的蔡火炮。谢贯一是基隆市早期有影响的政治人物,连任市长九年之久。在此时代并无明显的地方派系,但谢得到蔡火炮与谢清云等人的支持,逐渐形成一股势力,称为谢派。在谢贯一即将卸任第三届县长前,他支持同为谢姓的谢清云参选第二届省议员,并顺利当选。谢贯一卸任后退出政坛,谢清云成为谢派的头面人物,后来在省政府委员任内病故,儿子谢修平继承派系事业,成为谢派新的掌门人。谢修平后来曾担任省议员与基隆市第十届议会议长。

  谢派区域性联合独占经济主要在基隆市第二信用合作社、基隆市起卸运输劳动合作社、台湾省合作社联合社与合作金库,参与投资经营的企业主要有味全食品工业、台湾玻璃工业、三功投资与国扬建设等公司。其中,基隆市第二信用合作社是谢修平父子积聚经济力量、进入政坛发展的重要基础,谢家进而成为基隆市的政商家族。1987年,谢修平以三功兴业公司名义收购上市公司国扬建设公司,取得经营权,由其妻谢林曼丽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也显示出谢修平家族具有相当雄厚的经济实力。

  苏派与张派。苏派也称“文协派”,最初领导人为苏德良。由于苏德良得到日据时代成立的“文艺协会”的社会势力包括蔡炳煌、林金生等的支持而称为文协派。苏德良曾任第二届市议会副议长、第五届议长及第五、六届市长。目前主要代表人物有前“立法委员”张坚华、前省议员及第四、五届“立法委员”刘文雄等人。刘文雄曾是前市长张春熙的机要秘书,大陆浙江人,因此得到眷村票的支持。在1997年县长选举中,国民党提名刘文雄参选市长失败。在2000年台湾领导人选举中,刘文雄支持宋楚瑜,随后加入亲民党,于2001年当选第五届“立法委员”。

  苏派区域性联合独占经济主要在基隆市第一信用合作社、台湾省合作社联合社、台湾省住宅公用合作社、合作金库、第一银行、华南银行等机构,参与投资经营的企业主要有国际证券、信隆证券、白宫大饭店、大世界戏院及医疗事业等。

  张派早期代表人物为张振生。他在基隆市有相当声望,连续多年当选省议员,形成一股势力,有人称其为张派。后来连任第九、十届市长的张春熙形成一股政治势力,也称为张派,但与原张派有所不同。

  陈派与林派。陈派也称“主流派”,早期领导人为陈正雄。陈正雄曾是谢派干将,曾任“救国团基隆团委总干事”,在连任第七、八届市长后,发展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形成陈派。参与投资经营的企业主要是中国电器与南港轮胎等。代表人物还有前省议员、第二届“国大代表”柯水源与前市长林水木。

  林派主要是由林水木为核心形成的一股新兴地方势力。林水木曾是中学教师,后进入政界发展,在任两届市议员后当选省议员,在陈正雄的支持当选市长,而被归入陈派。林在县长任内多年,成为一政治力量,因此也有人称其为林派。林水木的妻子徐少萍连任第三、四届“立法委员”,显示林派也有较强实力。

  许派。这是一个新兴的地方派系,其领袖人物为无党籍的许财利,他已连任三届市议长。

  基隆市地方派系之间经常合纵连横,不断分化组合。如为对抗议新兴的陈派,谢派晚辈谢修平曾拜访苏派大老苏德良,化敌为友,进行苏、谢联合,相互支持。在1985年第十届市长选举中,苏、谢两派联合支持苏派的张春熙连任;到第十一届市长选举时,两派则共同支持谢修平,但却被陈派陈正雄利用行政资源支持的省议员林水木击败。随着80年代后期民进党在政坛的兴起,地方派系力量开始衰落,权力之争向政党斗争转移。不过,从过去历届“立法委员”选举看,地方派系一直有较高的得票率,是一只重要的力量。据研究,1972年到1992年七届“立法委员”选举,地方派系参选人的平均得票率为46.6%;2001年“立法委员”选举,地方派系参选人的得票率达62.3%,说明地方派系仍有很大的生存空间。

二、地方权力之争与政治生态的变化

  基隆市政治权力之争也以市长为核心。在过去14届市长选举中,国民党居于主导地位,一共当选11届;其他党派当选3届,即民社党2届,民进党1届。不同的是在第十届市长选举之前,基本上是国民党内派系与不同政治势力的之争;此后国民党内派系与政治势力之争虽然仍存在,但已不是主流,而转变为政党竞争。特别是第十三届市长选举中,民进党籍人士的当选,对基隆市政坛的冲击与影响更大。

  在第一届至第三届市长选举中,谢贯一连续当选三届市长。在第四届市长选举中,国民党提名的市党部主任李国俊与民社党的林番王竞争。结果,国民党不敌林番王而败北,失去基隆市执政权。在第五届市长选举中,林番王争取连任,再次击败国民党候选人而当选。但不久林番王病做,在补选时,市议会议长、国民党籍的苏德良当选,夺回政权。

  在第六届市长选举中,国民党提名苏德良竞选连任,而前市议会议长蔡火炮以无党籍身份参选。为避免再次丢失执政权,国民党加强派系整合,在谢派与张派的共同支持下,苏德良得以连任。在第七届市长选举中,陈正雄在谢派的支持下当选市长,并连任第八届市长。在第九、十届市长选举中,在国民党支持及地方派系整合下,苏派的张春熙连任两届。

  在1989年第十一届市长选举中,除国民党内的陈派林水木与谢派谢修平进行竞争外,民进党加入,派出知名作家王拓参选。结果,刚刚诞生不久的民进党不敌国民党籍的林水木而败北。在1993年第十二届市长选举中,民进党再次派王拓竞选,与国民党籍的林水木竞争。国民党为保卫政权,努力实现派系的整合,全力支持现任市长林水木得以连任。

  在1997年第十三届市长选举中,权力竞争更为激烈,共有3人出面角逐,分别是民进党提名的“立法委员”李进勇、国民党提名的刘文雄与自行参选而被国民党开除党籍的市议长许财利。结果,李进勇拿下7.3万张票当选县长,刘文雄得到6.5万张票落选,许财利得3.3万张票。民进党得票率达到42.7%,不仅首次超过国民党,而且创下基隆市民进党历年得票率最高纪录。国民党这次选举失败的关键除了大环境变化外,还在于党内未能有效整合,有两人参选,分散了票源,让民进党候选人渔翁得利,再次表明地方派系与势力虽不能主导选举,但对选举的胜败却有相当影响。在2001年市长选举中,国民党提名的许财利与民进党现任市长李进勇展开竞争,结果由于泛国民党没有内部之争,票源集中,终于以10万票战胜李进勇,夺回基隆市的执政权。

  在其他选举与权力争夺中,情况略有不同。在1976年以前省议员选举中,基隆市的两名省议员选举名额,均是不同派系的国民党成员。但在1977年11月第六届省议员选举中,党外政治人物周沧渊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1席。此后,在省议员的选举中,党外及后来的民进党与国民党平分秋色。在1989年省议员选举中,民进党籍的周沧渊获得3席中的1席,国民党获2席。

  自1989年“立法委员”实行全面直接选举后,也再现这种局面。在1992年第二届“立法委员”选举中,民进党与国民党对决,各有所获,民进党的程惠卿、国民党的刘文雄均当选;在1995年第三届“立法委员”选举中,民进党的李进勇(王拓也以不分区“立法委员”名义当选)与国民党籍的前市长林水木妻子徐少萍各当选1名。在1998年第四届“立法委员”选举中,国民党拿下3席名额中的2席,分别为刘文雄与徐少萍,得票数为6.9万人,得票率从上届的31.5%大幅上升为50.22%;民进党仍有1人(王拓)当选,得票数为3.6万人,得票率从上届的36.07%下降为26%。新党虽无党人当选,得两届得票率分别为19.3%与17.5%,约有2.5万人的支持群众。在2001年第五届“立法委员”选举中,国民党、民进党与亲民党各当选1席。

  在市议会选举中,国民党一直居主导地位,但党外与民进党势力一直在发展。在1968年元月举行的第七届市议员选举中,以党外名义加入选举的周沧源当选,揭开了基隆市党外势力的序幕;在1973年3月选举中,他又得以连任,并在仁爱区取得第一高票,但绝大多数当选议员均属国民党籍。在1994年市议会28名议员选举中,国民党取得23席,民进党只得到4席,无党籍等取得1席;到1998年第十四届市议会30名议员选举中,国民党降为21席,得票率仍达61%;民进党增加到7席,得票率为17.5%。在2002年第十五届市议会选举中,国民党为19席,民进党6席,亲民党5席,无党籍2席。

  从上述各项选举与权力结构的变化看,在市长、“立法委员”选举中,基本上形成国民党与民进党的竞争,力量不分伯仲;在县议员与基层区里长选举中,派系与家族等势力仍具影响,国民党长期统治形成的基本力量仍在,在选举中仍占绝对多数。不过,在2000年台湾领导人选举中,部分国民党籍的“立法委员”支持离开国民党的宋楚瑜,并加入随后成立的亲民党,国民党在基隆市的势力受损,亲民党拥有相当支持群众。宋楚瑜在这次重大选举中获得10.6万张选票,超过国民党与民进党的选票。但亲民党与国民党、新党的同质性高,如何互动,将会影响基隆市的政治生态与力量组合。

  从民进党执政后形成的蓝绿两大政治阵营看,泛蓝占优势。目前,泛蓝拥有3席“立法委员”中的2席,得票数为9.3万张,得票率为53.8%;市议员为为24人,占总数的75%。在2000年台湾领导人选举中,泛蓝得票为15.5万张,得票率为68.7%。相对的泛绿阵营仅拥有1席“立法委员”,得票数为5.6万,得票率为32.7%;5席市议员,占总数的25%;在2000年台湾领导人选举中,得票数近7万张,得票率为30.8%。由此观察,泛蓝阵营在基隆市有9至15万的票源,泛绿阵营有5至7万的票源。

  在未来基隆市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化上,地方派系与家族等因素的影响会越来越小,政党竞争更明确、更激烈,国民党与民进党仍是基隆市政坛的主导力量。

编辑:何建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