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从台湾木版及龙马票说到台湾邮政光复纪念邮戳票

时间:2006-03-01 13:13   来源:中邮网
  自1940年后,世界各国邮政相继创立。而我国邮政也于1878年(清光绪四年)由海关开始办理。同时,清政府于1885年(光绪十一年)建台湾为省,巡抚刘铭传创设特别文报局。并于1888年3月22日(光绪十四年二月初十日),在台湾改革驿站,创办近代邮政。当时以台南、台北二地设邮政总局,另设分站和腰站。同年并发行邮票,用木版印制,分为官用和民用两种。官用加篆文“台湾邮票”四字,其余皆为扁形楷体字。这种邮票专为公文贴用,相当于现在公事用票,免费供各衙门官署公务之用。这种邮票为附有字“根”的双联票,用白色连史纸印制,前后分二版印刷,第一版票幅47×62mm,附联上印有楷体“根”字样;第二版票幅51×66mm,附联上印有篆体“邮票根”字样。在此期间,还另行使用公报票,即公事所用之公文票。这种邮票为电报票,与早年英、日、德、美、印度等地使用的电报票相类。但由于缺乏有关史料,故发行具体时间不详。这种公报票全套一枚,用楷体木版印制。据资料记载,该票于公元1888年之前发行。另一种民用则为楷体木版印制“邮政商票”四字,专供公众邮件贴用的邮票,全票三联,第一联为收条,第二联为邮票,票幅62×73mm,填上邮票号码和所收邮费后贴在邮件上,第三联为存根,由邮局存档备查。邮票无面值,使用时按邮程、邮件重量计费填写。一般民信重一两以内,每贴邮资20文,它与台湾官用邮票合称站票、木版邮票。
  
  上述邮票的印制均为木戳手印,每次印若干枚后,即将木戳销毁,待添印时,再刻木戳重印,所以每票所用之木戳不止一个,而字迹皆有不同。官用邮票的第一版“台湾邮票”,每印一枚为一全张,垒一百枚订成一册,线订于上端或左边之边纸上。第二版“台湾邮票”,则全张印五枚。公报票全张也只一枚,商票则不知其详。台湾邮政初期发行的木版票,为无水印、无齿孔、无面值。在变异方面,据资料记载,有官用邮票第一版与第二版复印现象,第二版全张五枚内一枚为倒印票。因印刷之先后,故墨色有浓淡差别,字迹有轻重,纸质有白色及黄色连史纸,有白色之横条或直条纹纸。惟公报票仅见薄白条纹纸一种。

  在台湾邮政初期,各种邮件递送,仍仿驿站之制度,辗转相递。各站传邮件,仅分早晚二班:晨定卯时,晚定未时。传递方式,概雇站夫步行送达,并限每时行19里,每日至少六时,即日行114里邮程。两站之间在40里以上,则另设腰站,专负接递之责,不收函件。信函所用邮票,统由总局印发,其时因无邮戳盖销,各票均由总局编列字号以分别,另盖各站站戳(篆文十公里方戳)于票之骑缝处,以作消讫。邮票之收费,凡各衙门官署用的“台湾邮票”,概不收费,惟限定非因公务不得擅用,并须按月结报总局备查;商票之收费,均系按站计算,凡信函重一两以内贴票一张,收费20钱,过重五钱以上,一两以下的照加20钱,并另贴商票一张,过重四钱以上、五钱以下的按五钱计费,加十钱也贴一张,四钱以下不计。惟寄递至函件稀少的旁站,则加收10钱,另递至台湾南北中部内山一带而无邮站设立地方,则另收力费10钱。由于按站计费,费用昂贵,故民众所寄函件甚少,致“台湾商票”邮票存世不多,尤以旁站字号的邮票更为稀罕,相反“台湾邮票”为官用往来公文较多,尚不难觅到。

  1888年在台湾邮政兴办初期,还曾以小龙无水印邮票加盖中英文“台湾邮票”字样的试印票,用厚纸印制,原定在台湾省发行贴用,后因故未发行。全张枚数40(2×4×5),加盖版式为左格票加盖英文“FORMOSA”,右格票加盖中文“台湾邮票”双行四字,分别以红字加盖于小龙邮票3分银(紫色)和5分银(橄黄色)邮票上,分有齿和无齿票,有齿票齿孔为11.5度(光齿)。在加盖小龙试印票中,有不同程度变异。其中,小龙5分银全张左格加盖“台湾邮票”时倒盖又移位现象,加盖的“台湾邮票”字样,向左移位3mm;右格加盖的“台湾邮票”字样向上移位8mm,向右移位5mm。左右两格加盖“台湾邮票”字样均超出邮票图案之外,成为变异票品。小龙加盖“台湾邮票”的3分银全张加盖试印票,属罕见品,全张上下二格,共40枚(2×4×5)。同时清代台湾邮政局用小龙3分银和5分银无齿票加盖“台湾邮票”时,试印票中产生2枚漏盖英文样票,形成罕见的双连变体即其中2枚有加盖中文“台湾邮票”字样,另两枚漏盖英文“FORMOSA”。小龙无水印邮票加盖中英文“台湾邮票”字样的试印票,为台湾加盖票之鼻祖。

  是年底,台湾邮政局第二次由英国伦敦维尔金生公司承印邮票,全套二枚,面值均为制钱20文,主图为飞龙奔马,龙在上,马在下,故通称龙马图邮票,四角均有阿拉伯数字的“20”,上中格印有英文“FORMOSA”,下中格印有英文“CHINA”,右中格中文“大清台湾邮政局”,左中格印有“制钱贰拾文”字样。两枚邮票分别刷红色和绿色,凹版雕刻。邮票用白色明薄纸印制,无水印,齿孔14度,图幅30.5×32mm,全张枚数为25(5×5)。此套票印成后,因故未正式发行。其中一部份曾作台北铁路火车票使用。在承印龙马图正式邮票之前,英国伦敦维尔金生公司曾先印制一套龙马图邮票试色样票,印在50×53mm白纸中央,图幅30.5×32mm。试色样票共有六种,分别为绿色、暗绿色、红色、兰色、棕色、栗棕色。

  1894年甲午战役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与日本,镇守在台南的爱国将领刘永福不甘于此,于1895年5月(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在台南建立抗日政权——“台湾民主国”,以武力抗击日军,并在7月31日(光绪二十一年六月初十日)创办邮政,同时发行有齿与无齿的独虎图邮票,共三组,至10月19日(光绪二十一年九月初二日)结束。

  邮票图案为溪流虎啸,上格印有篆体“台湾民主国”五字,左格印有楷书“士担纸”三字,“士担”为英文stamp(邮票)的音译,右格为面值“××钱”,全套三枚,面值分别30钱、50钱与100钱。前后分四版印制:

  第一版,于1895年7月31日(光绪二十一年六月初十日)发行,又称台南新版,全套三枚。分别30钱票绿色、50钱票红色、100钱票紫色,图幅23.5×25.5mm,用极薄白纸印制,银铸原模,无齿孔,无背胶。全张枚数30钱与50钱为100(10×10),100钱为176(11×16),有对倒双联和面值漏印票变异的发现。

  第二版,于1895年10月16日(光绪二十一年八月廿八日)开始发售,称广东版,图幅为24.5×25.5mm。全套三枚,分别30钱票兰绿色、50钱票红色、100钱票紫色。在广东铸成银模,用道林纸印制,无水印,齿孔12度,全张枚数为63(9×7)和144(16×9)。其中,100钱有面值漏盖票,50钱有盖虎爪戳信销票的发现。

  第三版,于1895年10月发行(光绪二十一年八月),在台南另铸新模,称台南新版,图幅24.5×25mm。全套四枚,分别30钱票翠绿色、50钱票红色、100钱票紫色和兰色,用厚白纸印制,无水印,齿孔11.5度、12度。全张枚数为63(9×7)和144(16×9),整版邮票四周边缘部分没有打齿,有无齿和面值漏印票,有盖1895年台南海关双圈大圆戳信销票。

  第四版未发行,其版模类似第三版,全套四枚,分别30钱票绿色、50钱票红色、100钱票紫色和兰色,银刻模,用白纸印制,齿孔12度。图幅为25×25mm,全张枚数100(10×10)。

  后刘永福兵败内渡,民主国就此取消,前后八十余天,邮票亦复停用。而台湾遂为日本兵占领,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日本太平洋海军日渐灭亡,运输能力大大减弱,本国邮票未能运到台湾,至1944年底,日本递信院第114号电令,令在台湾就地设计印制以阿拉伯数字为中心图案的邮票,此票由台湾出版社不得不采用厚薄和纸色不一的次劣纸印制,计有3钱红色、5钱绿色、10钱淡兰色、30钱兰色、40钱紫色、50钱淡褐色和1元、5元、10元等9种邮票。其中前7种均为数字图案,后5元和10元2种为日本发行的第三次昭和邮票,5元面值为大相像,10元面值为樱花;3钱、5钱面值于1945年10月21日发行,其余5种数字邮票于10月31日发行。图幅19×22.5mm,无背胶、无齿孔,全张仅印同色点线作票与票之间的分隔,胶版印制,全张由5×5枚的4块版拼成100枚,无印刷厂铭,其纸质粗劣,据资料已发现有土黄和白、光白、灰4种,在刷色上也有深浅之差异。1945年11月3日为使用的最后日期,也是日本统治台湾的末日。

  抗战胜利后,被日本侵占统治50年的台湾,终于回归国域。国民政府驻台行政长官于1945年10月25日进驻台湾。这一天,被定为台湾光复日。台北的原日本邮政也于11月4日由行政长官署下令,令中华邮政在台湾光复后成立的邮电管理委员会接收,并将日本占领时期在台湾售用的8种面值库存邮票,委托台湾照相印刷工场,用四号字体胶版浇制100枚全版,黑色加盖,黑色不甚鲜明,于当日发行。同年11月28日,又发售30钱一种面值(航空邮资)的加盖票。面值均为原票面值。因台湾生活指数远较国内为低,官定汇率为每一台币合法币30元,所以不能发售与国内面值一致的邮票,也不能使用国内法定资率,而只能使用照原资率贴用的邮票。

  这9种邮票在台湾光复后,使用将近一年,于1946年10日停止发售。台省各局在发行这套加盖邮票的首日,曾特制邮戳,为圆形,上行为“台湾省邮政光复纪念”,中行为“中华民国卅四年十一月四日”,下行为“台北”等邮局地名。邮人得此盖戳票与实寄封,无不感到一种自甲午以来,台湾被日本人侵占后的洗耻之喜悦。

  此后,至1947年10月25日,中华邮政总局发行纪念“台湾光复”二周年一套2枚邮票,以及后陆续将国内所用邮票加盖或加印“限台湾贴用”字样,在台湾各地发售使用。

  附识:此文系根据1948年先父、福州著名集邮家王谢燕先生撰写的登载自创的“邮 杌”月刊第一卷第二期的同名文章。并参阅有关资料及近代邮刊登载的澳门集邮家王炳辉先生撰述的,上海集邮家陈复祥先生校阅补充的“台湾初期邮政制度及邮票之根之分析”一文,重新撰成,仅此作为台湾邮史,供研究与商讨。
编辑:何建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