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台湾邮政业发展概况

时间:2005-11-09 13:06   来源:中国网
  台湾邮政由“交通部”下设的“邮政总局”经营管理。“邮政总局”下设北、中、南三区“邮政管理局”及“邮政储金汇业局”。在各区“邮政管理局”之下,设立各级邮局、支局等,另设有委托民间代办的邮政所和代售处等机构。到1997年底,台湾有邮政机构13961处(1996年最多,为14638处),平均每一局服务面积为30平方千米,平均服务人口1.7万人。 

  台湾邮政业务范围主要有信函、包裹收寄与投递、储金、汇兑与简易人寿保险等。
在信函、包裹等投递方面,台湾不断推动“邮务处理机械化”,实施快捷邮政服务编号网,加快邮递。1984年10月10日,台北市等20个地区创办省内邮件快递业务,此后逐渐扩大快递地区。同时,台湾积极发展国际邮件快递业务,先后与香港、荷兰、英国、法国、新加坡、美国、南非、韩国、澳大利亚、瑞士、日本、马来西亚、德国、加拿大、卢森堡、泰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互换快递邮件。
 
  1985年7月1日起,台湾实施五位数邮递快件邮政编号网。前三位为乡、镇、市、区的行政区编号,后两位数为投递区段编号。90年代始,台湾加速实现邮件处理自动化,积极推广传真邮件业务,自1991年1月起受理公众交寄传真邮件,同年6月29日起已在台湾全面展开。同时,1991年,台湾制订“邮递区号制度改进方案”,修订原五位数码邮递区号书写方式,并自同年2月1日起实施。 

  台湾邮政金融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并不断发展储汇业务电脑化。台湾已陆续开放以媒体转账方式代发劳保局各项保险支付、代发现金股利以及缴退综合所得税等,金融业务范围日趋势灵活与扩大。90年代初起,台湾陆续推动实施储汇电脑联线、邮件处理自动化、窗口服务设施自动化与邮务资讯自动化四大目标,建设现代化的邮政业务营运体系。 

  50多年来,台湾的信函与包裹邮递成倍增加,并没有因现化通信手段的发展而有所改变。1952年时,信函收寄业务量为6229万件,1981年增至10亿件,2002年达28.8亿件;同期,包裹业务量也从43万件分别增至921万件与2000年的1729万件,此后因大幅下降,2002年只有797万件。其中,信函与包裹收寄以水、陆投递为主,航空为辅。在包裹投递方面,1982年以后岛内不再使用航空投递;在国际包裹投递方面,1972年起,航空投递则超过水、陆投递,成为主要投递方式。

  邮政储金业务包括存簿储金、划拔储金、支票储金、储金邮票及悬账储金等5项活期储金以及整存整付、零存整付、分期付息、整存零付及定额存单等5项定期储金。1952年,邮政储金存款2.2亿元新台币,结存余额2976万元新台币;2002年分别达到7.5万亿元新台币与3.1万亿元新台币。 

  邮政部门在汇兑与保险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1952年,开出汇票金额与兑付金额均为2.5亿元新台币;2002年则分别达10353亿元新台币与5580亿元新台币。1952年,邮政简易人寿保险月保险费为7325新台币,投保额计399万新台币;2002年则分别达到81亿元新台币与6922亿元新台币。
编辑:何建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