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国际机场,也称中正国际机场,
中正国际机场 Chiang Kai-shek International Airport | |||
---|---|---|---|
![]() | |||
机场类型 | 商用国际 | ||
管理机构 |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 | ||
启用日期 | 1979年2月26日 | ||
关闭日期 | {{{closed}}} | ||
服务城市 | 桃园县 | ||
市区距离 | 40公里 (台北市) | ||
海拔高度 | 33米 | ||
机场代码 | |||
IATA | ICAO | ||
TPE | RCTP | ||
地理位置 | |||
纬度 | 经度 | ||
25°04′39″N | 121°13′58″ | ||
跑道 | |||
方向 | 长度 | 表面 | |
英尺 | 米 | ||
05/23 | 12,008 | 3,660 | 混凝土 |
06/24 | 10,991 | 3,350 | 混凝土 |
代码与称呼
由于中正机场在1979年启用后就取代了位于台北市区的台北松山机场成为台北市的主要国际机场,因此其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机场代码(IATA Airport Code)使用的是象征台北市的TPE,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四字代码则为RCTP。
中正国际机场的命名,是纪念台湾“前总统”蒋介石(蒋中正),因此正式英文名称为Chiang Kai-shek International Airport(直译:蒋介石国际机场),基于这缘故,民航界常使用CKS来简称中正机场,虽然这缩写不具有任何官方标准上的意义。而由于它是台北市的主机场,因此在某些场合也会被称为台北国际机场,或以所在地的桃园县而称为桃园国际机场,但这两个称呼很容易被跟台北松山机场与桃园机场(桃园空军基地)这两个地区性机场混淆,应避免使用。
中正国际机场是1970年代台湾推动的“十大建设”“国家”基础建设计划里面的一项,于1979年2月26日首度启用(第一航厦),是当时亚洲最现代化的几个国际机场之一,也是台湾的国家航空公司(Flag Carrier)--中华航空的新主机场。1991年长荣航空成立后,也以中正机场为主场,由于两家公司的机队数量持续在扩张与台湾工商业的热络成长带来大量旅客进出,原有机坪与航厦设施已不敷使用,因此在2000年7月29日第二航厦正式启用,目前正在规划第三航厦中。
目前机场设施的配置是,第一航厦主要是由中华航空与其代操作的岛外航空公司使用,非华航或长荣合作伙伴也在第一航厦,而第二航厦则是由长荣航空与其代操作的岛外航空公司使用,二航厦北候机长廊(D区)完成后华航的部分航线也进驻第二航厦。两航厦之间有人行空桥与循环接驳巴士转运旅客,而免费的Skytrain自动电车系统已于2003年1月18日起正式启用。
目前正在兴建中正机场捷运线,预计2011年部分通车,2012年全线完工通车,届时机场捷运全线完工通车后,除普通车从台北到中坜、每站都停,全程约需六十八分钟外,直达车从台北到中正机场,全程只要三十五分钟。配合机场捷运线的完工,在台北车站还会提供直挂行李服务,出境旅客可直接在台北车站办理报到托运行李,不必一路拖着行李到机场。
基本数据
第一航厦启用日期: 1979年2月26日
第二航厦启用日期: 2000年7月29日
地理位置: 台湾桃园县大园乡
东经: 121度 13' 26"
北纬: 25度 4' 35"
总面积: 1,223公顷
标高: 平均海拔33公尺
交通: 距台北市中心车程40分钟
航空站办公室地址: 桃园县大园乡航站南路9号
航空站服务台电话: (03) 398-2036
电话语音查询系统: (03) 398-3728
跑道
北跑道: 3,660公尺长,60公尺宽
南跑道: 3,350公尺长,60公尺宽
停机坪
客运停机坪: 停机位55个(含岛内线)
远程停机坪: 停机位15个
货运停机坪: 停机位25个
修护停机坪: 停机位27个
登机门
第一航厦: 机坪登机门:18处
第二航厦: 机坪登机门:20处
岛内航线停机坪: 2处
远程停机坪: 15处
交通
公路
“国道”二号桃园环线
“国道”一号中山高速公路机场系统交流道
“国道”三号福尔摩沙高速公路莺歌系统交流道
铁路
中正机场捷运计划中,可连接台北车站及台湾高速铁路桃园车站
台湾铁路管理局林口线旅客化试办中
编辑: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