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台北盆地(一)

时间:2005-11-16 16:07   来源:
  
  台北盆地位于台湾岛北部,北以大屯山火山群为界,东部和南部被雪山山脉的余脉形成的丘陵所环绕,西有基隆竹南丘陵的观音山、林口台地等围绕,盆地形状完整。盆地周边长约70公里,面积约240平方公里。地势低平,除山麓与河边外,东南稍高,西北稍低。盆地周边多断层,平均坡度14-16度,最大达32度。对外有6条通道:东沿基隆河有铁路、公路通往基隆;西北沿淡水河有铁路、公路至出海口;南沿新店溪有公路通往宜兰;西南有三条通道通往桃园平原,其中,莺歌附近至桃园平原的通道,最窄处仅3公里左右,为重要门户。台北市位于盆地中央,还有台北县6座县辖市位居其内,人口最为稠密。淡水河下游地势低洼,高程仅5一10米,常有水患。  
  轮廓鲜明的台北盆地,外形并不十分圆,倒有点像一个不等边的三角形,其三个顶点分别为北面的北投、东面的南港和西南面的树林镇。三点连线的距离是:北投至南港为15公里,南港至树林为20里,树林至北投为17公里。境内地势低平,从东南向西北缓缓地倾斜,海拔高程一般为5-10米。东南部景美镇附近地势较高,海拔约14米。若以环绕盆地边缘的海拔20米等高线为界,测得面积达243平方公里,是台湾岛上的第二大盆地。伸入盆地的山脉有正北面的剑潭山,海拔153米;东面有南港山,海拔375米;东南面有景美山,海拔144米。淡水河自南而北穿贯台北盆地,另有三峡溪、新店溪和基隆河先后汇入淡水河,西北经关渡缺口注入台湾海峡。18世纪末因淡水河与大陆通航,成为北部经济中心,其后淡水河淤浅,而基隆港兴,铁路贯通南北,地位更显重要,今盆地除有人口超过200万的台北市外,并有台北县6座县辖市,为全省人口最密集地区,土地利用亦趋都市化。台北盆地是一个构造盆地,由地层断裂陷落而成。盆地四周有许多断层线,如东南侧的台北断层、新店断层、大坪顶断层等,这些断层大都循东北东至西南西的走向,呈规律排列;在西侧,则有山脚与新庄断层,大致作南北走向;而大屯火山群东南侧的嵌脚断层,则作东北至西南走向。这许许多多的断层是台北盆地成因的“见证人”。台北盆地原为干涸的湖盆,由基隆河、新店溪、大汉溪冲击而成,盆地内地势低缓平坦。台北盆地在形成初期,曾有大量的积水,地史上称之为“台北湖”。后来,淡水河、新店溪与基隆河带来的大量泥沙不断充填,久而久之,使得台北湖逐渐淤浅,露出大片的土地。台北市就坐落在台北盆地中央的淡水河畔,面积为270平方公里,依山傍水,景色十分壮丽。流经台北市的淡水河及其支流基隆河和新店溪,分别从西、北、南三面围绕市区,西侧的淡水河上,还坐落着台北、忠孝、中兴、华江等 9座大桥,给这座美丽的城市又增添了几分雄伟。距今四五百年前,台北市这块地方,还是一片沼泽地带,丛林茅草,风雨斜阳,显得异常冷落,惟有原来在此居住的高山族平埔人、驾着独木舟往来其间,过着悠闲自在的渔猎生活。当时平埔人将这块地方泛泛地称之为“大加蚋”,意思是“平坦而浸水的土地”。清朝人郁永河在1694年曾冒险进入台北盆地,并在其《采硫日记》(即《裨海游记》)中,记述当时盆地的西北部有大片的水面和沼泽区。沿着淡水河、基隆河、新店溪以及众多的支流而上,在台北盆地的边缘,可以看到被河溪的水力切割出来的关渡、南港、景美,树林等四个天然缺口,它们成为台北市联系台北县的主要交通线的必经通道,这些自然通道使台北盆地与台北市周围的丘陵山地联系起来。
  
   台北市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但市区位于盆地中央,四面环山,因而又具有某些大陆性气候的特征。另外,夏季气候受台风影响很大。台风过境,暴雨相伴袭来,当周围山区暴雨山洪顺着大小河溪直泻而下,汇集于台北市区时,常常造成洪水泛滥,市街尽成泽国,街道行舟,并非新鲜之事、近几年,各条溪流的河堤工程相继完成并加固后,虽然情况有所好转,但洪水仍是市民生活和经济建设的一大威胁。台北雨日甚多,能见度较低,一年之中,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也只不过间或地出现四五天而已。
  
  著名的大屯火山群,巍峨壮丽,屹立于台北市的北面。然而,人们却很少有机会见到它的真面目。近20年来,随着台北市工业的发展,市区周围的工厂增多,大气污染严重,雾日也明显增多。
 
  淡水河银光水色,与远山近峰互相辉映,构成一幅山青水绿的图画。这里就是昔日最古老的街区“艋(舟甲)”。“艋(舟甲)”一词,系当地土语地名音译,其大意是指“独木舟及独木舟的集聚之地”。当时,在淡水河上游一带,大汉溪与新店溪流域居住着一些少数民族,为了与福州、泉州等地移居来台北一带垦殖的汉人交往和贸易,他们时常携带山区的土特产品,驾驶着独木舟顺流而下,来到这里舍舟登岸,以物易物。天长日久,这个适宜停靠独木舟,也适宜货物集散的地方,即被习惯地称为“艋(舟甲)”。那个时候,山区少数民族带到市场来的土产中,以番薯为大宗,故艋(舟甲)的原始市街,亦称作“番薯市街”。后人认为其名不雅,曾一度取其谐音,改成“欢慈市街”。 
 
  距今250年以前,随着福建移民来到者渐渐增多,艋(舟甲)发展成 一个小集镇。清朝乾隆年间,地处艋(舟甲)外围的鼓亭(今“古亭”)、境尾(今“景美”)、六张犁、三张犁、锡口(今“松山”)、大龙峒、八芝兰(今“士林”)和新店等地均开辟成为垦区,相继有居民点和集镇出 现。不过它们在交通和贸易方面的重要性均不及艋(舟甲)。而艋(舟甲)则 因三水相会,水运条件好,加上沿岸地形有利于码头的设置和市街 的扩展,不仅为台北盆地的货物集散地,而且还发展成为台湾北部 的贸易港口之一。船舶沿着淡水河顺流而下,即可进入台湾海峡,抵达海峡对岸的大陆东南沿海诸港。而从大陆远航而来的帆船,也可以从海上进入淡水河口,上溯艋(舟甲)。当时的淡水河流域,森林茂密,水源充足,河床也较深,大型帆船出入十分便利。 
 
  在上述有利条件下,艋(舟甲)与祖国大陆之间的贸易一天比一天兴盛起来,通航的口岸,也由福建沿海地区扩大到福建、浙江、广东三省。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原设在淡水的“都司”移驻艋(舟甲),逐渐成为台湾北部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当时,台湾民众中流传着“一台二鹿三艋(舟甲)”的说法,“台”是指曾长期作为台湾全岛政治经济中心的古城台南;“鹿”是指位于台湾西海岸中央的鹿港,曾一度垄断了祖国大陆与台湾的海运交通。“一台二鹿三艋(舟甲)”之说,一方面反映了艋(舟甲)的兴起,已经发展到同台南、鹿港鼎足而立的程度;另一方面也说明“艋(舟甲)”是后来居上,颇有逐渐取代台南与鹿港的趋势。
  
  此时的艋(舟甲),商业鼎盛,市况繁荣,市街向东扩张到八甲庄一带,至清朝道光年间,号称铺户千家,居民达2万余人。与此同时,宗教文化也随之而入,修建了许多寺院和庙宇,其中龙山寺、清水岩祖师庙和大龙峒的保安宫,合称为台北市的三大庙门。在这些庙门附近,逐渐形成新的市街,对台北城市的形成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但是,艋(舟甲)的繁荣没有维持多久,便衰落下去了。其中主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大面积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远近高山与低丘的泥沙俱下,致使河床淤浅,大型帆船无法进港。只好退到艋(舟甲)以北的大稻埕。大稻埕位于艋(舟甲)以北2公里处,这里河面较窄,河水较深,通航便利,另外淡水河东岸有肥沃的土地,可以辟为良田,附近山水相间,在建设居民点及其发展前景上比艋(舟甲)更好一些,于是大稻埕迅速发展起来,其商业繁荣程度超过艋(舟甲)。19世纪下半叶,由于台湾北部广植茶树,那时节,茶叶商人汇集,茶行、茶厂和茶馆多达100余家,使大稻埕成为一大茶市。

                                                                                                                                编辑:秋日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