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杜鲁门政府与中美之间台湾问题的由来

时间:2003-01-15 17:22   来源:
  《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指出:“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之所以又出现台湾问题,与随后中国国民党发动的反人民内战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外国势力的介入”。这外国势力是谁?最重要的是美国政府,而美国则是从杜鲁门政府开始的。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从《开罗宣言》至日本投降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了《开罗宣言》,宣言规定:“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从1895年清政府在日本威迫下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以来,五十年间在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下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受尽亡国奴痛苦的台湾同胞终于有希望重归祖国了。
  《开罗宣言》的规定,是台湾同胞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结果。五十年来,台湾人民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他们用火与血表明重返祖国的决心。正如美国国务院编的《中美关系》白皮书中描绘的,“台湾人民受异族管辖达五十年,因之欢迎中国解放。于日本占领期中,台湾人民最大的希望为重归祖国”。
  《开罗宣言》的规定,也是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向日本侵略者作战的目标之一。五十年来,中国人民无时无刻不惦念着受殖民之苦的台湾同胞。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马关条约》内容传出后,举国悲愤,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的情景。为了与台湾同胞共同抗日,他们结队赴台、捐输饷银。1937年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国政府在《中国对日宣战布告》中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关系者,一律废止。”《马关条约》当然在废止之列。这一布告还郑重宣布:“中国将收复台湾、澎湖、东北四省土地。”自那时起,台湾在法律上就已归还中国,只待战争结束时,再从日军手中收回。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与各同盟国并肩作战,息息相关。《开罗宣言》正确地反映了这种关系。它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目标,也是美英政府所承诺遵守的一种庄严的国际约束。这一庄严的国际约束成为1945年7月26日由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作为日本无条约投降的主要条款之一,后又有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了投降条款,《日本投降条款》第一条就是:“兹接受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1945年7月26日的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举行,陈仪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这种具有历史意义的事实,本人特报告中国全体同胞及全世界周知。”
  自那时以来,台湾无论从历史、法律或事实上已恢复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对此,当时没有一个国家公开表示过异议。
  1946年1月12日,国民政府颁发命令,称“查台湾人民原系我国人民,以受敌人侵略,致丧国籍。兹国土重光,其原有我国籍之人民,自三十四年(1945年)10月29日起,应一律恢复我国国籍”。由此,台湾居民绝大部分恢复为中国公民,并在此后的政治生活中行使权力。台湾人民国籍的恢复,是中国对台、澎主权再度确定的又一证明。1947年4月,台湾省行政长官署撤销,改为省政府。
  二、杜鲁门6.27声明与台湾问题的出现
  1945年4月12日下午,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因脑溢血而突然逝世。副总统哈里·杜鲁门接任总统。
  对罗斯福的外交遗产,杜鲁门基本上按既定方针办,台湾问题尤其是这样,请看:  1.1945年5月21日,美国国务院指示驻苏大使哈里曼在一份致苏联政府的备忘录中,专门提到台湾归还中国的问题,强调“《开罗宣言》关于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以及对日战争结束时在该岛确立中国主权之规定,应得到充分肯定”。
  2.1949年2月23日,为澄清美国对台政策上的混乱,美国国务院发出了题为《关于台湾的政策指示》的第28号密令,以统一在台湾问题上的宣传口径。其中的二点(丙)要求:“强调台湾从历史上、地理上和战略上都是中国的一部分,纯属中国的责任范围,与美国无关”。
  新中国成立后,杜鲁门政府的立场没有改变。
  3.1950年1月5日,杜鲁门代表美国政府发表了《关于台湾问题的声明》。该声明再次确认历次有关台湾问题的国际决议,表示不干涉中国内政,确认联合国大会于1949年12月8日通过决议中所重申的对中国的原则:尊重中国领土完整,要求一切国家避免在中国领土内获得势力范围或建立外力控制的政权,或谋求特权,并称上述原则“在目前局势下对台湾特别适用”。重申《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关于台湾归还中国的规定,并称:美国及其盟国尊重中国对该岛行使主权已经四年,美国对台将采取“三无二不”政策,即美国对台湾或其他中国领土没有掠夺性的意图,美国目前无意在台湾获取特权或建立基地。美国亦无意使用中国武装力量干预现在局势。美国政府将不对在台湾的中国军队提供军事援助或军事上的意见。这一声明是美国及其盟国表明遵守国际协议,不干涉台湾问题的一项最明确的表示。
  4.1950年1月联合国安理会开会,苏联代表提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并驱逐国民党代表,以六票对三票被否决。美国虽投反对票,但艾奇逊却公开声明:如果安理会多数国家赞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美国将不行使否决权。这表明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安理会席位,只是作象征性的反对。
  5.1月12日,艾奇逊又在“全国新闻俱乐部”发表了美国国务院称之为“美国基本立场”的著名讲话(又称《中国的危机———对美国政策的审查》),讲话声言:“谁破坏中国领土完整,谁就是美国的敌人。”
  6.同年2月9日,美国国务院就台湾问题答众议院外事委员会时,又重申这一立场。即“自1945年驻台日军向国民政府投降以来,台湾即由中国管理,它包括在中国之内,成为一省。”“参加对抗日战争的各同盟国对这些步骤并未质疑。美国政府对这些步骤也未质疑。因为这些步骤,明显地符合于在开罗所作的并在波茨坦重予确认的诺言。”换句话说,包括美国在内的各盟国在过去四年中认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7.同日,杜鲁门会见菲律宾总理季里诺时说他本人“并不认为福摩萨落在中共手里是对菲律宾的一种威胁”。
  但是,杜鲁门政府的这一立场从1950年6月27日起却来了个180°的大转弯。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
  6月25日晚,杜鲁门在布莱尔大厦召开紧急晚餐会议,讨论朝鲜局势。艾奇逊首先建议总统下令派海军和空军干涉朝鲜内政,扩大朝鲜战争,同时提出将第七舰队驶向台湾海峡以防止共党从大陆进攻台湾,同时也阻止国民党从台湾进攻大陆(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他还说,台湾地位应由联合国决定。艾奇逊的意见得到了杜鲁门及军方和国会代表的支持。杜鲁门补充了一句话:台湾地位也可能由对日和约决定。于是,6月27日杜鲁门发表声明,声明声称“朝鲜战争爆发说明共产主义已不限于使用颠覆手段来征服独立国家,而且立即会使用武装进攻,这种情况下共产党军队占领台湾,势将直接威胁太平洋区域的安全,并威胁在该地履行合法的必要活动之美国部队。”因此,他“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之任何攻击”,作为这一行动的应有结果,他也要求台湾停止对大陆的一切海空攻击。与此同时他提出“台湾未来的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考虑。”
  杜鲁门声明提出所谓“中立化政策”和“台湾地位未定论”是武装干涉中国内政,破坏中国的主权,完全违反《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以及战后中国事实上实现了对台湾主权的现实,而且也完全推翻了他自己上任以来特别是同年1月5日发表的关于承认中国对台湾主权的声明和艾奇逊屡次信誓旦旦的讲话。
  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杜鲁门在台湾问题立场上的巨大变化,看起来像是180°的大转弯,其实不然,这正是美国政策的内在连续性的表现。首先,在1月5日杜鲁门发表声明时,美国政府就埋下要武装干涉中国内政,侵占台湾的伏笔。即:“美国目前无意在台湾获取特别权利或特权”中的“目前”二字,国务卿艾奇逊在解释杜鲁门声明中就强调只是“目前无意”的含义。“万一不幸,我们在远东部队遭到攻击,美国必须完全有自由在任何地区采取任何必要的行动以保卫自己的安全。”其次,从根本上说,美国武装干涉中国内政,侵占台湾的政策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只不过是当时时机未到,并想离间中苏关系(当时《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正在谈判中)。第三,美国统治集团内部不断推动杜鲁门武装干涉中国内政和侵占台湾,朝鲜战争爆发只是提供给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分离台湾方案出笼的一个时机。
  杜鲁门声明发表后,立即遭到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6月28日,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布:“不管美国帝国主义者采取任何阻挠行动,台湾属于中国的事实,永远不能改变。这不仅是历史事实,且已为《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及日本投降后的现状所肯定,我国全体人民必将万众一心,为从美国侵略者手中解放台湾而奋斗到底。”
  杜鲁门6.27声明发表后,29日,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包括6艘驱逐舰、2艘巡洋舰驶入台湾海峡。8月4日,美国空军第十三航空队进驻台湾。接着,美国政府根据美国国会1949年通过的共同防务援助法,主动与台湾当局以换文形式签订了所谓《台美联防协定》。杜鲁门的“台湾地位未定论”,不仅在短期内为美军侵驻台湾海峡制造排除国际法上的技术障碍,使美国对中国内政干涉披上“合法”的外衣,而且从长远看,还可以随时为美国旨在使台湾与大陆分离的企图与活动提供“依据”。朝鲜停战后,19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的台湾省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此后,国际及台湾岛内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策划的“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台湾独立”、“台湾国际化”、“联合国托管”……等活动,都程度不等地将“台湾地位未定论”作为其法律依据。美国政府继续干涉中国内政的错误政策,造成了台湾海峡地区长期的紧张局势,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由此而来。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