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泉州考古揭开古人类“唐山过台湾”之谜

时间:2002-05-24 16:49   来源:
  福建泉州考古学者刘志成、林少川等人发现的一件沉睡在台湾海峡海底数万年的古人类化石,由厦门大学考古专家蔡保全副教授鉴定,并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振标研究员和中科院资深院士贾兰坡教授确认,日前被最终证实是近三万年前台湾海峡人类右肱骨化石,从而揭开了古人类“唐山过台湾”之谜。

  这件古人类右肱骨化石基本完整,仅缺失肱骨滑车和肱骨小头,保存长度三百一十一毫米,三角肌粗隆特别发达,骨干扭转度大,骨干下部横断面呈等腰三角形,显示为一晚期智人的男性个体。该肱骨化石呈棕褐色,石化程度相当高,上面留有海生无脊椎动物附着的痕迹。据测定,化石的绝对年代距今约有一点一万年至二点六万年。

  该化石的发现,得缘于《泉州晚报.海外版》一位热心读者蔡久芳去年十一月提供的新闻线索,说石狮祥芝渔民“从海底捞出许多变成石头的黑色骨头,有的像鹿角,有的叫不出名字,不知有没有用?”晚报记者林少川闻讯随即与泉州海交馆刘志成以及考古爱好者方志发、张和平,前往泉州湾沿海一带考古。终于在祥芝海边一处存放由海底打捞出来待焚化的动物骨骸的“小石厝”中发现了这件古人类肱骨化石。

  据悉,闽南一带风俗,渔民出海捕鱼时若捞到人或动物骨骸时,因崇拜“万物有灵”,不能再次抛入海中而应恭敬带上岸安置,待每年清明节集中焚化,以祈求出海平安。这件古人类肱骨本来是与其它动物骨骸掺杂堆放准备留待清明节焚化的,幸好在这次考古调查中被及时发现,实属万幸,弥足珍贵。

  后经蔡保全副教授与刘志成、该报记者等多次实地调查访问,查明这件人类化石确系石狮市祥芝渔民从台湾海峡中线以东,即北纬二十三度三十分至北纬二十五度、东经一百一十九度二十分至东经一百二十度三十分的海域范围内打捞的。陆续打捞出的还有哺乳动物化石:熊、鬣狗、狼、古菱齿象、野马、四不像、野猪、梅花鹿、水牛以及龟类和鸟类等。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在同一区域,还发现了一件留有多处人工刻痕的哺乳动物下颔骨,以及后来石狮文化馆王人秋发现的一件骨器,这些都是海峡原始人活动的物证。而有的动物化石连关节部份都存在,骨骼上未留有经过搬运磨损的迹象,说明这些动物和人类原来就生活在该区域,死后就地掩埋形成化石,证明此地曾是陆上环境,后来沦为海底。

  据蔡保全考证,这件人类右肱骨化石以及哺乳动物化石的出现,表明其生活的时期,刚好与晚更新世最后一次冰期的盛期相吻合,当时由于气温降低、海平面大幅度下降,黄海、东海包括台湾海峡绝大部分区域成为大陆架平原,也就是台湾与大陆连成一片陆地,使大陆的人类与哺乳动物可以方便进入台湾岛。

  这件化石送北京测试年代时,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教授肯定了厦门大学考古学者蔡保全提出的结论:一万年至三万年前,由于陆海变迁,在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谷地生活着晚期智人,他们是从大陆向台湾迁徙的早期人类。贾老高兴地说:“这是人类的肱骨化石,石化程度很高,年代较早。这个发现很有意义。”同时贾老建议,将其命名为“海峡人”。
  早期人类如何从大陆迁移台湾,一直是有关学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大陆与台湾的学者都普遍认为台湾早期人类来自祖国大陆。但迄今为止,多限于根据两岸考古发现进行文化考据和推测,以及海底动物化石的比较,缺乏人类自身及人类活动的物证。此次“海峡人”的重大发现,填补了海峡地域人类考古的空白,为研究“唐山过台湾”的历史渊源提供了最早、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

  据悉,台湾岛已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台南“左镇人”和最早的文化--台东“长滨文化”均未超过三万年。而十年前在福建漳州莲花池山找到了距今四万至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此次在台湾海峡又发现了近三万年前的人类化石与文化遗物,充分证明了台湾最早的人类和文化来自祖国大陆。他们是从福建经台湾海峡到达台湾的。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